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合格辅导员要答好协同育人这道“开放题”

2025-09-23 来源:网络

  【一线探索】

  作者:吴晓玲(山东师范大学赫尔岑国际艺术学院直属党支部副书记)

  我刚刚在辅导员岗位度过了第19个教师节。每个教师节,我都会重新审视辅导员工作的价值——将爱与教育贯穿学生思想铸魂、能力提升、生涯发展以及健康成长的全过程,助推全链条人才培养,是我们的职责与使命。

  “说不来,偏劝我来!大门这么破,我要回去复读!”这是2012年新生报到现场的一幕,一个女生哭着要退学,原因竟然是“校门破”。我没有简单安抚,而是问道:“你已经成年了,这样冲动的决定是对自己负责吗?一个假期都没想清楚的事,十分钟就能决定?”这稍显严厉但不无道理的话劝住了她,也触动了她。入校后多次深谈让我了解到,从小被家长捧在手心的她第一次跨省读书,和大多数新生一样,既恐惧陌生的环境,也对专业学习感到迷茫。

  为尽快解决新生适应性问题,我深入调研,在全校开设“大学生生涯规划”课程。课程设置了“大学适应与自我认知、目标设定与路径规划、自我提升与职业发展、深入实践与调整适应”四大模块,具体包括专业认知、培养方案解读、专业竞赛介绍,乃至借书、选课等实用技能。

  2013年夏天,我组建“远行支教团”带学生赴贵州志愿服务,我们用几百个日夜的义务支教搭建了全方位的专业实践平台。支教课堂上,我和学生打破固有分科教学方案,利用所学专业知识,采用了全新领域课程授课模式。今天,当我问起收获,当时参加支教的一个学生回复我:“如今我已成长为一名硕士生导师,在课堂上,我总会讲起十多年前在赤水的支教经历——这段藏在群山间的时光,成了我向学生阐释教育本质最鲜活的经历。我想让他们提前触摸教育本真:教师与学生究竟是什么关系?教育的意义又该如何体现?”

  依托实践成果,搭建专业竞赛培育平台,辅导员还可以帮助学生达成从理论学习、实践转化到科研训练的全链条式提升。18年来,我带领学生15次站到“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国赛舞台上,在无数煎熬的日子里收获了灵感迸发的惊喜。“不能忘记一次次奋战到深夜,更不能忘记您全程参与,示范‘严谨’的内涵,让我知道细节的确可以决定成败、‘言之有据’多么重要。”这是学生获奖后对我说的话,也是他领略学术魅力后不断求知的开始。

  全链条育人是常做常新的时代课题。随着岗位调动,辅导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学生多了,我更能清晰感受到他们的迥异个性。显然,因循惯性、整齐划一的“标准答案”已经失效,这应当是一道“开放题”,而答好这道题的必由之路是守正创新。立足当下,我将思想引领与专业成长深度融合,按照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原则,探索符合学生特点的创造性成长路径。针对学生文化课功底薄,师范类公共课不及格率高的情况,我组织实施“学业提升计划”,制定学习规划书,整合画室、实验室、琴房作为自习场所,定期交流学习体会;针对俄语学习困难问题,打造立体的“链接课堂”,将第一课堂“学”、第二课堂“练”、第三课堂“比”有机结合,激发学习兴趣。

  在我看来,新时代辅导员的成功密码,在于探索学科交叉融合中的协同育人路径。通过携手专业课教师,共同打造特色融合课程,构建“技法训练、文化解读、价值塑造”三阶递进课程体系,以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

责任编辑:郑容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观察网,所有自采资讯(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4000123612

相关阅读

  【一线探索】  作者:吴晓玲(山东师范大学赫尔岑国际艺术学院直属党支部副书记)  我刚刚在辅导员岗位度过了第19个教师节。每个教师节,我都会重新审视辅导员工作的价值&m

2025-09-23

  【杏坛覃思】  作者:连中国(北京市特级教师、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语文教研员)  随着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AI“遇到”语文是必然的事情,讨论

2025-09-23

  【光明论坛】  作者:陈曦(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副教授)  光明日报推出的“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系列报道持续引发社会强烈反响。报道以独特视角勾勒出青年与

2025-09-23

  【光明时评】  作者:陈瑶(南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员)  不久前,国家卫生健康委等7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为解决“托育难&rdq

2025-09-23

  日前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获悉,2025年全国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秋季专场推出首批111场特色服务活动,包括72场面向先进制造、医疗卫生、人工智能、互联网等不同行业,以及

2025-09-23

  每到开学季,学校的“发型令”总会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一边是管理者眼中端正学风的重要抓手,一边是对学生个性表达的关切。围绕头发长短的争论,看似

2025-09-18

  手持巡检记录本,小钢紧随污水处理厂师傅检查设备运行。“我的大学专业是环境工程,上手快一些。”他蹲在生化池边,用专用仪器检测,及时标注数据。  小钢是广西师

2025-09-18

  打开科学教育的想象空间  当今中国,科学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作为人才培养的根基与路径,科学教育的潜力将变成参与国际竞争、争取国际话语权的实力。但科学教

2025-09-18

热门推荐

阅读排行

首页 | 新闻 | 财经 | 娱乐 | 房产 | 公益 | 时尚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环保 | 法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运营单位:北京竣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泥洼北路6号院9号楼二层203-1520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 京ICP备2025122738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554号

Copyright © 2025-2030 中国城乡观察网 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axlt6@qq.com    电话:4000123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