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垃圾分类处理惠民生
从“扔进一个筐”到“细分四个桶”,从“规定工作”到“自觉动作”,从“新时尚”到“好习惯”,过去几年,我市扎实做好垃圾分类处理,以“绣花功夫”提升了基层治理水平。
2022年,政协委员韩子军向市政协提交了《关于聊城市多措并举做好垃圾分类的建议》,被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确立为第1008号提案。提案从推广垃圾发电技术,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监督,建立垃圾分类长效机制;宣传教育先行,提高人民群众垃圾分类意识和能力等多个方面发出倡议,呼吁有关部门积极行动,广大市民积极配合,做好垃圾分类处理,美化我们身边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既能改善人居环境,又能促进资源回收利用。”韩子军说。
提案承办部门之一聊城市城市管理局主动听取委员建议,对提案内容仔细分析与梳理,开展实地调研。“在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中,一方面,我们进行专题研究,明确办理标准、时限与要求;另一方面,主动对接沟通,与委员共商解决方案,提升办理质效。同时,积极争取政协视察等机会,引导委员参与和了解城市管理工作,以此全面推动城市管理高质量发展。”聊城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长唐安强介绍。
2024年8月,市政协组织政协委员视察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对政协提案办理情况“回头看”,确保民生实事有效落地,惠及群众。在聊城市环科餐厨垃圾处理有限公司,城区产生的厨余垃圾在这里被“吃干榨净”,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进入厂区的厨余垃圾经过深度处理后,其固形物可送至垃圾焚烧发电厂用于发电;分离出的油脂可资源化利用,制备成生物柴油或肥皂等日用品;而产生的液体,既可送往污水处理厂作为碳源,也可作为厂内生产线的循环用水,有效节约了水资源。”公司工作人员王章杰介绍。
为规范居民小区垃圾分类设施、健全分类体系,市城市管理局通过指导各县(市、区)开展工作,持续推进收集设施的标准化建设。“近年来,我市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到目前,全市建成(垃圾)分类亭3000余个,配备各类运输车辆410辆,建成厨余垃圾焚烧发电厂2座、可回收物分拣中心5座,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三分类体系基本形成。”唐安强说。
在高新区九州新城小区,管理部门为了有效引导市民做好垃圾投放做足“绣花”功夫。
在小区的多个位置均设置有垃圾投放点位图,为了增加小区居民的互动参与性,管理部门还增设了一些人性化的服务设施,如遮雨、照明、手动拉环、净手等功能。高新区垃圾分类宣教中心通过丰富互动形式,提升居民参与热情,倡导文明新风尚。“我们看到的这片区域,正是从各小区收集的厨余垃圾。它们经分类密闭运输至分拣中心后,通过专用设备转化为有机肥,最终以积分兑换形式返还给居民。这一流程完整诠释了‘变废为宝’的循环理念。”高新区垃圾分类宣教中心刘胜亭说。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市的垃圾分类处理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在投放、收集、运输等环节还存在一些共性问题,我们将进一步推进垃圾分类更新区建设,在主城区划定部分区域,推进分类体系建设。同时,也希望广大市民能够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工作中,大家携手努力,建设我们美丽新聊城。”唐安强说。
责任编辑:郑容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观察网,所有自采资讯(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4000123612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阅读
2025-09-26
2025-09-26
2025-09-26
2025-09-26
2025-09-26
2025-09-26
2025-09-26
2025-09-26
热门推荐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