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邢台临城工业园再现污水偷排:六月伤疤未愈,环保警钟为谁再鸣?
仅仅在六月份,同样的问题已被揭露并反映。当时,或许有过短暂的排查,或许有过即时的“整改承诺”。但今天的景象无情地表明:曾经的“解决”可能只是敷衍塞责的表面文章,所谓的“教训”并未真正触及灵魂。这种“屡教不改”、“旧病复发”的现象,背后暴露的是企业环保主体责任的严重缺失,是部分园区“重发展、轻环保”的陈旧思维,更是环境监管可能存在的“宽松软”问题。当违法的成本远低于守法的成本,当监管的利剑未能时刻高悬,个别企业便心存侥幸,将江河湖海当作了自家免费的“排污池”。
我们脚下的土地,我们呼吸的空气,我们赖以生存的水源,是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更是子孙后代安身立命的根本。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利益,这种发展模式早已被证明是饮鸩止渴、不可持续。浑浊的污水,侵蚀的不仅是土壤和水体,更是社会公众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信任基础,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共同愿景。
此刻,我们不禁要追问:涉事企业,你们的环保良知与社会责任何在?追求利润绝不能成为污染环境的借口。工业园管委会,你们的监管职责是否落实到位?对园区内企业的环境行为是否做到了常态化的严格监督和有效约束?相关监管部门,六月问题的整改是如何验收的?为何未能阻止污染的再次发生?是否存在失职渎职行为?
我们强烈呼吁:
1. 立即彻查,严肃追责! 要求上级及本地环保部门成立专项调查组,迅速查明污水来源、性质及责任企业,依法依规从严从重处罚,并追究相关监管人员的责任。绝不能罚款了事,必须让违法者付出沉重代价。
2. 公开透明,接受监督!将调查过程、处理结果、整改方案及时向社会公开,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以公开倒逼公正。3. 系统整治,筑牢防线! 临城工业园乃至更大范围的管理部门,必须深刻反思,举一反三,对园区内所有企业进行拉网式环保排查,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运用技术手段强化实时监控,彻底堵住偷排漏排的漏洞。4. 全民参与,共护家园!鼓励和支持公众、媒体继续行使监督权利,积极举报环境违法行为,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生态环境的强大合力。
责任编辑:季含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观察网,所有自采资讯(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4000123612
下一篇:公开征求意见
相关阅读
2025-10-09
2025-10-08
2025-10-07
2025-10-05
2025-10-01
2025-09-30
2025-09-30
2025-09-28
热门推荐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