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经开区:“三项暖心服务”绘就唯美营商环境新图景
“过去办事自己来回跑,现在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服务,真是太省心了。”近日,内江经开区汉祥农贸市场的商户接过上门办理的营业执照时,对这样的政务服务赞不绝口。这暖心的一幕,是内江经开区今年推出“唯美营商环境十二条措施”后,以“硬核举措+温情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缩影。
从把政务服务窗口“搬”到企业门口,到精准匹配用工需求,再到快速响应民生诉求,内江经开区用一系列“接地气”的服务,让营商环境既有政策落实的“力度”,又有贴近企业、群众的“温度”。
政务服务窗口“上门办”,企业办事“零跑腿”
“我们正从‘最多跑一次’向‘一次都不跑’升级,让政务服务主动对接企业需求。”内江经开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该局已开展上门服务140余次,真正实现“服务送上门、证照快速达”。
7月25日,针对汉祥农贸市场7家商户因年龄大、不熟悉政策未办理营业执照的情况,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市场审批组4名工作人员带着设备,在市场商管公司办公室搭起“临时窗口”,集中办理业务,当天下午就将营业执照送到商户手中。此前,这一问题由区市场监管局排查发现后,第一时间联动帮办代办“服务团”推进解决。
8月14日,四川省恒航包装有限公司急需办理特种设备登记,帮办代办“服务团”接到求助后,两名工作人员立即上门,现场指导填报信息、线上提交材料,当天就把登记证送到企业人员手中,解了企业燃眉之急。
用工对接“点对点”,求职就业“双向赢”
“刚登记求职没几天,就找到了专业对口的工作。”应届大学毕业生小杨拿着车辆工程专业的简历,在内江经开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顺利找到满意的岗位,于9月4日正式入职。
这一高效匹配的背后,是该中心对求职端与用工端的精准服务。每周四,工作人员都会通过电话、网络摸排辖区企业用工需求,然后将岗位信息同步至内江市就业创业促进中心人力资源市场、3个市区微信公众号及镇(街道)社区群,让招聘信息直达求职者。
今年7月31日,内江经开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接到辖区一家物业服务公司急招10名工作人员(含项目经理、保安、保洁)的求助后,立即发布岗位信息,仅用3天就帮企业招满人员。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内江经开区已线上推送企业用工信息1070条,举办线上招聘会480场、线下招聘会23场,提供岗位2634个,760人达成就业意向,实现企业用工有保障、求职者就业有门路。
民生诉求“快响应”,打造“10分钟生活圈”
“车库监控设备坏了,垃圾也没及时清理。”8月6日,市民通过12345热线反映问题后,内江经开区迅速交办区建设局。该局当即督促物业服务公司提升监控覆盖率、更换损坏的灯具,并要求垃圾“日产日清”,很快便消除了群众的烦恼。
针对企业职工反映的“公交线路少、通勤不便”问题,区营商办牵头收集企业需求,不仅优化了111、202等9条现有公交线路,新增优化303路试运行,增设公交驾校训练场、内江六中经开区实验学校等站点,而且开通了覆盖金鸿曲轴、汇宇制药等企业及学校的4条定制公交专线,目前公交线路已实现辖区企业全覆盖。
“企业和群众的‘小事’,都是营商环境的‘大事’。”内江经开区营商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诉求直接关系企业生产经营和群众日常生活,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着力点。
当前,内江经开区正规划建设“10分钟生活圈”,在企业集聚区域打造集住宿、餐饮、购物、休闲娱乐、运动健身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配套设施,推动“产业+居住+生活”融合发展。
从“被动审批”到“主动服务”,从“企业跑”到“政府跑”,内江经开区以务实举措让企业办事更便捷、人才和群众生活更舒心。该区将持续深化营商环境建设,全力擦亮“川渝领先、西部示范、全国50强”的高质量发展园区名片。
责任编辑:郑容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观察网,所有自采资讯(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4000123612
相关阅读
2025-09-10
2025-09-10
2025-09-10
2025-09-10
2025-09-10
2025-09-10
2025-09-02
2025-09-02
热门推荐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