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 > 

海上新山东|山东海工,从海洋跃向星空

2025-09-01 来源:网络

  海洋,是山东发展的最大动能、最大优势和最大潜力所在。近年来,山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海洋作为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坚持陆海统筹,深入实施海洋强省建设“十大行动”,推动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加快跃升。8月28日起,大众日报·大众新闻推出“走在前、挑大梁——海上新山东”专栏,派出记者深入产业园区、重点企业等采访,从海洋科技、海洋产业、海洋粮仓等多个维度,展现海洋强省建设优势突出、创新引领、走在前列的亮点成效。敬请关注。

  发挥“链长制”优势,打造山东半岛高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聚集区

  山东海工,从海洋跃向星空

  你试过站在晃动的吊床上投飞镖吗?准确率是多少?

  某种程度上,这很像海上发射面临的情境:8月9日0时31分,捷龙三号遥六运载火箭在轰鸣声中腾空,当人们的心跳因那道升空轨迹加速时,它脚下的发射平台完成了第八次海上发射保障任务。

  这艘名为“东方航天港”号的海上专用发射船,是由山东海上商业航天发射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商发”)团队全球首创的全海域智能发射回收平台。正如董事长滕瑶所言,“我们的技术,是要让每一‘镖’都正中‘靶心’。”

  山东最大的优势和潜力在海洋,而耕海探洋的步伐快不快、稳不稳,同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发展直接相关。

  2024年,山东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达到469万、1187万、217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7%、64%、49%,全国排名分列第5、第3和第4位。当前,由SpaceX掀起的运载火箭海上回收复用技术革命成燎原之势,揭示出商业航天的演进方向:高效可持续的航天发展体系,必然向海而生。从火箭发射过程看,“东方航天港”号像是个沉默的“摆渡人”,但将这一“重器”放入“航天强国”版图中,它则是重塑竞争格局不可或缺的“海上支点”。

  海商发船舶管理部负责人于兆军介绍,“东方航天港”号,是陆海空协同,航天动力学、海洋工程、材料科学、人工智能等多学科技术系统化集成的结果。

  海况复杂,如何在与风暴、海浪等的“共舞”中满足对发射稳定性的超高要求?“东方航天港”号与自然力量进行“极限”磨合:海商发团队创新性地提出“动态补偿发射”理论,并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海基发射姿态实时调控系统”——借由这个系统,海上平台的运动状态被实时精准捕捉,再通过高精度算法对火箭发射姿态进行动态补偿,晃动幅值被控制在±0.1度以内,确保火箭在复杂海况下依然能够精准入轨。同时,“东方航天港”号采用特定设计,在全球范围内首次解决船箭接口装备问题,使得发射船和火箭实现高可靠稳定连接。

  在发射瞬间,火箭会产生极强的冲击声振,冲击力不亚于百余吨TNT爆炸当量。这种环境下,想靠人校准,既不稳定,也不现实。

  “东方航天港”号借由专业技术,确保能在发射窗口期附近“路况”最稳的一小段时间,获取发射船相关的所有重要数据,实现更安全可靠的发射。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智能化作业模式,海上发射周期得以实现里程碑式压缩,带来经济性、灵活性上的显著优势:在捷龙三号遥六发射任务中,从8月8日早晨7点火箭抵达预定海域算起,发射船姿态及艏向调整、起竖系统通信系统测试、无人化全自动起竖、无人化值守发射的全链条作业流程,用时仅17个半小时。

  从技术能力看,“东方航天港”号既能满足在役和在研各型号大中型固体运载火箭发射,未来也能服务于中型液体运载火箭的发射回收。滕瑶介绍,与多家头部火箭公司发射、系统级试车、回收试验等合作已进入海商发的项目执行排期,同时海商发还在推进新型液体火箭回收船建设。

  “以前说起海上火箭发射,大家觉得挺陌生,现在,一个‘天上有星、陆上有箭、海上有船’的产业格局正在形成。”东方航天港(山东)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张志国提到,以“东方航天港”号为代表,海上发射领域取得的进步牵动着一个高科技产业集群初具规模。沿着产业链向上看,直接带动复合新材料、新工艺等的研发和拓展应用;向下看,“卫星数据+人工智能”逐步实现遥感数据采集、标注、计算、大模型应用和数据交易一体化应用,为自然资源、智能交通、应急管理、智慧气象、数字孪生城市等场景进行全面赋能……

  重器之“重”,在于它往往是新产业落地的“入场券”,并且很可能不是一张入场券。

  1994年,在烟台造船厂基础上创办的烟台来福士船厂将新加坡海工基因带到中国,也开启了山东海工装备产业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持续迭代跨越的篇章。

  近年来,瞄准打造山东半岛高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聚集区,山东发挥“链长制”优势,抢抓行业景气周期机遇,加强新产品研发和国内外市场开拓,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明显提升,大型散货船、豪华客滚船建造优势持续巩固,海洋油气开发装备、深远海渔业养殖装备、海洋新能源装备、海上航天发射装备走在全国前列,初步建立船舶海工研发设计、总装建造、配套服务等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山东海工”品牌逐步打响。全球新一代风电安装船、全球首艘15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2-1”等一批海洋重器在浪涛里锤炼本领,所前进的每一步,其实都是在瞄准“产业升级”这个靶心射出那稳稳“一镖”。如今,山东海工装备产业正写下从海洋跃向星空的新“韵脚”。

责任编辑:郑容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观察网,所有自采资讯(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4000123612

相关阅读

  放眼鲁南大地,一个个特色鲜明、活力迸发的镇域经济发展样板正加速崛起。枣庄市立足资源禀赋与区位优势,以“镇域崛起、业兴富民”为主线,以产业升级为核心,以城乡

2025-09-01

  海洋,是山东发展的最大动能、最大优势和最大潜力所在。近年来,山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海洋作为高质量发展

2025-09-01

  编者按:海洋,是山东发展的最大动能、最大优势和最大潜力所在。近年来,山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海洋作为高质

2025-09-01

  2001年6月15日,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会议在上海举行。会后,六国元首共同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上海合作组织正式启幕。  2018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在黄海之

2025-09-01

  当人工智能(AI)产业进步的速度越来越取决于场景创新的速度,青岛也正在加速“出招”。这是记者从8月21日上午举行的青岛市人工智能场景创新联盟成立暨首批标杆场

2025-08-22

  今年以来,济南轨道交通6号线东段建设进展迅速,顺利完成长轨通、电通、冷滑、热滑等一系列关键节点任务。当前,轨交6号线东段动车调试已进入冲刺阶段,向着年底前开通运营目标

2025-08-22

  为全面夯实基层应急基础,山东省东营市创新开展“千村千企”专题专练活动,聚焦乡镇(街道)、村(社区)、企业等基层单元,广大群众和企业职工深度参与,通过实战化、场

2025-08-22

  8月21日,山东省统计局发布消息,今年1—7月,全省持续推动政策落地见效,通过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稳住外贸等举措,实现生产供给稳定增长、内外需求稳步扩张,经济运行总

2025-08-22

热门推荐

阅读排行

首页 | 新闻 | 财经 | 娱乐 | 房产 | 公益 | 时尚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环保 | 法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运营单位:北京竣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泥洼北路6号院9号楼二层203-1520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 京ICP备2025122738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554号

Copyright © 2025-2030 中国城乡观察网 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axlt6@qq.com    电话:4000123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