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 > 

山东让辽阔海洋变“蓝色粮仓”

2025-09-01 来源:网络

  编者按:海洋,是山东发展的最大动能、最大优势和最大潜力所在。近年来,山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海洋作为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坚持陆海统筹,深入实施海洋强省建设“十大行动”,推动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加快跃升。8月28日起,大众日报·大众新闻推出“走在前、挑大梁——海上新山东”专栏,派出记者深入产业园区、重点企业等采访,从海洋科技、海洋产业、海洋粮仓等多个维度,展现海洋强省建设优势突出、创新引领、走在前列的亮点成效。敬请关注。

  山东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

  让辽阔海洋变“蓝色粮仓”

  在山东,餐桌菜品离不开大海的馈赠:日照三文鱼、烟台鲍鱼、胶东刺参、乳山牡蛎……

  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山东纵深推进“蓝色粮仓”建设,2024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达到953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4904亿元。

  人们可能想不到,许多海味早已不单是来自传统捕捞或养殖,而是产自一片片精心打造的海上牧场——像在陆地放牧牛羊一样,在合适的海域里建起“生态圈”,对鱼、虾、贝、藻等进行“放养”。

  从“捕鱼”“养鱼”转向“牧鱼”,山东迈出坚实步伐。

  在荣成市的一处海上牧场,海水的上层养殖着海带、裙带菜、龙须菜等藻类;中层养殖牡蛎、扇贝等贝类;底层投放人工鱼礁、相当于搭建起一个“家”,养殖着鱼类、海参等。这样的立体养殖模式,利用养殖海域水体空间,相较于传统养殖模式,亩均收益提升30%以上。

  当近海渔业稳步发展,山东的目光又投向了更广阔的深蓝。

  在青岛,今年4月交付运营的全球首艘15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2-1”,将海上牧场升级为“移动渔场”。它是全球首艘10万吨级养殖工船“国信1号”的升级版,船长244.9米、型宽45米、养殖水体近10万立方米,将以“船载舱养”模式开展大黄鱼、鲑鳟鱼、黄条鰤等名优鱼种养殖,设计年产高品质鱼类约3600吨。

  向深远海进军的过程中,山东探索发展深远海养殖方式,形成一批具有山东特色的深远海养殖路径和模式。全省累计建成重力式深水网箱2800余个,大型深远海养殖装备37台(套),养殖水体达400万立方米,“国信”“经海”等系列首创型项目为全国发展深远海养殖探索经验。

  要让这片“深海沃土”实现丰产优质,光有“好房子”还不够,还需要“好种子”——正如陆地种植离不开优良作物品种,深远海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同样依赖于水产良种。

  山东建设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17家、居全国首位。省级遴选26家水产种业领军企业、30个科研团队、70家苗种繁育企业形成育种联合体,围绕牡蛎、海参、扇贝、对虾、海水鱼等重点产业,开展种业创新攻坚,培育抗逆、抗病、高产的优质新品种。截至目前,以山东科研院所或企业为主培育的65个水产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占全国的21%。

  若说种业创新解决“好鱼从哪来”的问题,那么精深加工则回答“好鱼如何更值钱”的问题。从“鲜货直供”到“多元加工”,从“初级产品”到“高附加值商品”,山东正以加工产业为纽带,让“蓝色粮仓”的价值实现倍增。

  小小牡蛎,价值能有几何?乳山牡蛎养殖海域面积达60万亩,年产量50万吨,鲜牡蛎销售去向中加工厂占65%、市场销售占30%、电商销售占5%,当地加工企业研发生产的单冻牡蛎肉、半壳牡蛎、牡蛎肽、牡蛎精华素等多种产品受到市场欢迎。这样一条集育苗、养殖、加工、销售等于一体的牡蛎全产业链产值达100亿元。

  以加工促增值、以产业谋长远,山东正以产业链思维,释放“蓝色粮仓”潜力。

责任编辑:郑容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观察网,所有自采资讯(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4000123612

相关阅读

  海洋,是山东发展的最大动能、最大优势和最大潜力所在。近年来,山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海洋作为高质量发展

2025-09-01

  编者按:海洋,是山东发展的最大动能、最大优势和最大潜力所在。近年来,山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海洋作为高质

2025-09-01

  2001年6月15日,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会议在上海举行。会后,六国元首共同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上海合作组织正式启幕。  2018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在黄海之

2025-09-01

  当人工智能(AI)产业进步的速度越来越取决于场景创新的速度,青岛也正在加速“出招”。这是记者从8月21日上午举行的青岛市人工智能场景创新联盟成立暨首批标杆场

2025-08-22

  今年以来,济南轨道交通6号线东段建设进展迅速,顺利完成长轨通、电通、冷滑、热滑等一系列关键节点任务。当前,轨交6号线东段动车调试已进入冲刺阶段,向着年底前开通运营目标

2025-08-22

  为全面夯实基层应急基础,山东省东营市创新开展“千村千企”专题专练活动,聚焦乡镇(街道)、村(社区)、企业等基层单元,广大群众和企业职工深度参与,通过实战化、场

2025-08-22

  8月21日,山东省统计局发布消息,今年1—7月,全省持续推动政策落地见效,通过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稳住外贸等举措,实现生产供给稳定增长、内外需求稳步扩张,经济运行总

2025-08-22

  记者从潍坊市工商联获悉,在8月19日举行的2025山东民营企业百强系列榜单发布会上,潍坊市多家企业入围榜单。  会上,我市有32家企业入围“2025山东民营企业200强&rdqu

2025-08-22

热门推荐

阅读排行

首页 | 新闻 | 财经 | 娱乐 | 房产 | 公益 | 时尚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环保 | 法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运营单位:北京竣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泥洼北路6号院9号楼二层203-1520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 京ICP备2025122738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554号

Copyright © 2025-2030 中国城乡观察网 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axlt6@qq.com    电话:4000123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