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 > 

格尔木大力发展枸杞产业 促进生态与经济实现共赢

2025-09-03 来源:网络

  格尔木枸杞产业以10.3万亩的种植规模、7.99亿元产值的亮眼数据,将昔日的沙漠荒滩转化为全国知名的枸杞产区之一,让“柴达木枸杞”成为中欧互认的地理标志产品,连续13年保持全省有机枸杞出口第一。为实现生态与经济共赢,格尔木多措并举助推枸杞产业发展。

  政策护航产业链完善。格尔木市通过《扶持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培育出17家涉农龙头企业,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3家,形成“亿林”“杞盛”等领军品牌集群。海关部门创新“农户+基地+海关+出口”模式,为产品出口扫清障碍。目前,全市已建成各类加工线63条,其中锁鲜生产线日产能1.78吨,原浆生产线日产能65.8吨,烘干线日产能162吨;配套建设2285座晾晒棚、4处总规模1.92万立方米的保鲜库及5处1.1785万立方米的冷藏库,为枸杞存储与冷链物流提供坚实保障;特色生物产业园正加速建设,已引进5家企业,预计今年年底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5000万元,为产业升级搭建新平台。

  生态与民生的双向奔赴。生态与乡村齐发力,实现枸杞产业的崛起。亿林万亩有机枸杞基地将4350亩荒漠变为绿洲,滴灌技术使水资源利用率提升60%;小岛村通过“以废治碱”技术改良盐碱地1600亩,红柳村“三色经济”示范基地让村民人均年收入从2800元跃升至3.2万元。2024年,全市枸杞干果产量达2.51万吨,平均亩产达248.7公斤,总产值突破7.99亿元。产业壮大带动就业增收效应凸显,从种植到加工再到销售的全链条,直接创造1000多个就业岗位,间接带动超1万人就业,农牧民人均年收入迈过1万元大关,4112户种植户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共享产业发展红利。

  监管防护拓宽市场空间。质量是枸杞产业的生命线。格尔木建成专业检测实验室,可开展38项检测项目,年定性检测超1000批次、定量检测200批次以上,流动检测车配备农残速测设备,实现快速检测常态化。市级财政投入77万元升级实验室,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检测及技术指导,同时制定《2025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计划》,联合执法部门开展10次农资打假检查,筑牢农产品质量安全防线。格尔木不仅持续强化产业监管,同时也注重市场空间的拓展,加速格尔木枸杞走向国内外大市场。投资4000余万元建成的枸杞交易中心,已入驻商户50余家,累计交易额达2.05亿元。全市16家加工销售主体中,不乏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8家具备出口资质的企业2024年出口枸杞393.1吨,出口额1779万元。品牌建设成果丰硕,“云朵”枸杞入选央视国货优选,“杞盛”等企业获高新技术企业认证,8家企业跻身“神奇柴达木”优品名录,120余种产品登陆“青藏优品”平台,25家线下体验店开门迎客。申请地理标志保护登记3个产品,累计组织14家优质涉农企业亮相各类展会,让格尔木枸杞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持续攀升。

责任编辑:郑容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观察网,所有自采资讯(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4000123612

相关阅读

  新学期,新起点,而平安是一切希望的保障!9月1日,西宁市各学校迎来秋季开学第一天,西宁公安准时“上线”站好“护学岗”,开启“护学”模式。 

2025-09-03

  格尔木枸杞产业以10.3万亩的种植规模、7.99亿元产值的亮眼数据,将昔日的沙漠荒滩转化为全国知名的枸杞产区之一,让“柴达木枸杞”成为中欧互认的地理标志产品,连

2025-09-03

  近年来,格尔木工业园(昆仑经济技术开发区)聚焦统筹区域空间、发挥“五个引领示范”作用两大核心任务,通过优化布局、完善配套、强化创新等举措,推动格尔木盐湖绿

2025-09-03

  8月31日,为期62天的2025年全国暑运落下帷幕。暑运期间,格尔木火车站围绕人员、设备、管理、环境等关键点,准确研判和把握安全风险点,完善管控措施,强化客运安全管理基础,高效

2025-09-03

  当初秋的骄阳照亮格尔木,乡村振兴的鲜活画卷徐徐铺展开来。在张氏原生态家庭农场里,10亩种植园生机盎然,卷心菜裹着晨露舒展叶片,西瓜藤下藏着饱满的果实,农场主张宝正清理杂

2025-09-03

  8月25日,2025格萨尔文化(果洛)论坛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启幕。本次论坛以“格萨尔文化生态保护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旨在深入挖掘格萨尔

2025-08-26

  截至8月19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紧扣枸杞产业发展需求,共培育21名农牧业贡献人才、致富带头人及“田秀才”“土专家”,辐射带动5万余

2025-08-26

  截至8月15日,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累计争取老旧小区改造资金3.9亿余元,推进130余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惠及3.25万余户群众。  针对老旧小区屋面漏水、管道破损

2025-08-26

热门推荐

阅读排行

首页 | 新闻 | 财经 | 娱乐 | 房产 | 公益 | 时尚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环保 | 法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运营单位:北京竣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泥洼北路6号院9号楼二层203-1520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 京ICP备2025122738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554号

Copyright © 2025-2030 中国城乡观察网 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axlt6@qq.com    电话:4000123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