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水特殊教育学校多方托举残障学子的职业梦想
8月15日7时30分,在陵水黎族自治县椰林镇文黎安居房小区里,园林绿化养护工人思思(化名)像往常一样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她手持水管,仔细地为绿化带浇水。
“思思,这棵树已经喝饱水了,我们去那边吧。”同事阿姐王丽荣亲切地提醒道。“好,马上来!”思思缓缓收起水管,跟着王丽荣走向下一片区域。尽管天气炎热,但她仍专注地完成着自己的工作。今年6月,从陵水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部毕业后,思思入职了海南丽景城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开启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残疾人就业问题始终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对于这群特殊孩子而言,走上职业之路的过程异常艰难,更离不开多方的托举。
作为全省率先实现特殊教育“两端延伸”的学校,陵水特校在职教阶段开设特色职业课程,以“快乐人、手艺人、阳光人”为目标,帮助学生掌握生存技能,培养能够自食其力、自力更生的特殊劳动者,为残疾学生融入社会找到出口。
“特殊孩子们无法远距离求职,我们根据本土实际用工需求,在职教阶段开设了烹饪面点、园林绿化、汽车保洁、手工艺、物业保洁等五大特色课程。”陵水特校校长王绍莹说,一切为了实现就业而努力。
从生活难以自理到掌握一技之长,背后是千万次的耐心教导和重复练习。
“因为心智障碍、身体残疾等原因,这些对于普通人而言相对简单的工作,特殊学生们学习起来却比想象中更加困难。”王绍莹说。
“就算是简单的擦玻璃和修剪绿化带,对特殊学生们来说也是一种挑战。不仅是理解能力比较欠缺,他们的忘性也很大,刚开始接触时,经常出现教完转眼就忘了的情况。”该校职教部三年级班主任廖薇说,特教教学没有捷径,就是用耐心带着孩子们重复数次实践,甚至形成“肌肉记忆”。
有时候,教师们还会面临另一个问题——有智力障碍的学生容易注意力分散,无法长时间专注课堂学习。“这些学生往往需要更明确的教学‘指令’以及更多关注。”廖薇说,通过耐心指导,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为特殊学生们带来了更多就业机会。
在2025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陵水特校举办了首届专场招聘会,职教部三年级的毕业生们和企业双向选择,包括思思、阿润在内的12名学生全员完成了就业签约,主要从事物业保洁、园林绿化、安保等工作。
“陵水县人社与就业局发挥资源优势开发了公益性岗位;县残联主动协调,在政策扶持、岗位开发等方面也给了我们指导;20余家爱心企业带着岗位前来,彰显着社会责任担当。”见到经过3年努力捧回的硕果,王绍莹感慨万千:是各方的协同配合、通力合作,才让这场特殊的招聘会得以顺利开展。
在文黎安居房小区的绿化带里,一丛丛兰草正茁壮生长——这是特教学生们在拓岗实践中亲手栽种的。看着这些生机盎然的绿植,海南丽景城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晓滢深有感触:“在与同学们的接触中,我们发现了他们身上独特的闪光点。公司希望通过搭建包容的工作平台,帮助特殊群体更好地融入社会。”据悉,此次该公司共招聘了4名特殊教育毕业生。
为帮助新员工适应工作环境,公司特别制定了“一对一”帮扶机制。从基础技能培训到生活关怀,处处体现着人性化管理。“我们不仅设置了专门的午休区,还计划为特殊员工提供餐补等福利。”胡晓滢补充道。
在这批新员工中,阿润(化名)的表现尤为突出。这个在校期间就以热心肠出名的年轻人,将勤恳踏实的工作作风带到了岗位上。“阿润特别能吃苦。”带教师傅张仲敏欣慰地说,“从最初分不清花草品种,到现在能独立完成养护任务,他的进步有目共睹。”
为了确保孩子能够稳定就业,陵水特校的教师们还在继续进行职业回访,建立跟踪保障机制。王绍莹常把终身服务意识挂在嘴边,“相信多做一点,再做一点,就能为他们的人生多助力一分。”
责任编辑:郑容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观察网,所有自采资讯(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4000123612
上一篇:儋州白马井南司码头“追鲜”忙
下一篇:海南首家琼剧博物馆在海口建成开馆
相关阅读
2025-08-22
2025-08-22
2025-08-22
2025-08-22
2025-08-22
2025-08-22
2025-08-22
2025-08-14
热门推荐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