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赤壁:无人矿车破局地下难题 低空经济引领前沿标杆
在人工智能与“低空经济”深度融合的背景下,2021年底,赤壁市成功牵手武汉大学,共建赤壁中试谷·智能无人系统测试基地。如今,一个集产学研用为一体的科创智谷徐徐铺展开来,赤壁创新动能更加澎湃,创新脉搏跳动不息,推动智能无人系统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应用。
近日,在赤壁万皇智能装备公司的模拟矿山巷道内,无人矿车样车正在进行无北斗信号环境测试。该系统通过激光点云导航与实时地图构建技术,实现了井下无人矿车的自主定位与导航,解决了在地下空间没有导航信号的无人驾驶难题。
赤壁万皇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前期主要为赤壁龙头企业维达力产业链提供专业配套服务。近两年转型成功后,将目标瞄准了智能化和数字化设备的生产制造。入驻赤壁中试谷的武汉大学测绘遥感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必军教授团队看中了该公司智能无人化的技术,与公司达成合作,共同研发将地下矿区群体车辆自动驾驶技术转化的智能无人矿车项目。
武汉大学龚健雅院士团队驻赤壁成员、赤壁市高质量发展研究院顾问周光文教授(博士)说:“现在在井下,这辆车不需要人操作,也能够实现矿山的采集运输工作,解决了安全生产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目前,我们正在对这辆车进行样车测试,预计到7月份可以逐步小批量生产。”
赤壁中试谷运营三年多来,已构建起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全链条转化体系,目前湖北热流新材料、湖北藻蓝生物和湖北时间种子生物科技等公司已在新材料、生物科技等领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目前有专门做电脑散热材料的,有通过红球藻养殖提取虾青素及叶黄素的,还有益生菌发酵技术,这些项目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周光文教授(博士)介绍。
随着建设进程的推进,目前赤壁中试谷内,北斗信号加强站、环形测试道路、无人机飞行员培训场等设施已形成基础测试能力。依托赤壁与武汉大学多年的合作基础,今年6月16日,武汉大学与咸宁市共建的武汉大学·咸宁低空经济创新研究院落户赤壁中试谷,正将这里推向国家低空经济战略的前沿阵地。
“我们主要做无人机的测试,做国家的低空经济试验区,把我们赤壁市170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的低空管起来,让无人机能够飞得好、看得见、管得住。”周光文教授(博士)表示。
从地下无人矿车到低空无人机应用,赤壁中试谷以“边建设边运营”模式,正将李德仁院士题字的“中国遥感小镇”愿景转化为现实,逐步成为中部地区智能无人系统领域的“创新极点”与产学研融合标杆,为国家低空经济战略及智能矿山建设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汪编辑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观察网,所有自采资讯(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4000123612
相关阅读
2025-07-14
2025-07-11
2025-07-11
2025-07-10
2025-07-07
2025-07-07
2025-07-07
2025-07-07
热门推荐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