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保

日媒:南极游客激增引发环保担忧

2025-09-15 来源:网络

  据日本《朝日新闻》网站9月10日报道,到访南极的游客数量正在急剧增加。30年前,每年前往南极的游客不足1万人次,但近年来每年到访南极的游客已超过10万人次。如今,旅游船只排放废气导致的污染,对南极造成的负面影响引发广泛担忧。目前国际社会也正就相关管制措施展开讨论。

  报道称,南极几乎完全被冰雪覆盖,被称为“世界上最寒冷的地方”。在南极圈里,栖息着企鹅、海豹、鲸鱼等多种生物,保留着原始的自然环境。

  正是这样充满魅力的自然景观,吸引着众多游客前往南极。

  报道说,国际南极旅游经营者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在20世纪90年代,游客人数为每年约8000人次;在2000年前后,年均游客数量超过1万人次。除新冠疫情期间外,游客数量持续增长,在2023至2024旅游季,登陆南极以及仅乘船观光的游客数量合计约为12万人次。

  来自美国的游客数量最多,其次是澳大利亚、东亚及欧洲等地。

  据日本环境省统计,2024至2025旅游季,来自日本的游客约为500人。旅游套餐费用起价为200万日元(约合1.4万美元)。若日本人打算登陆南极,还需获得日本环境大臣对行程计划的确认。

  报道还称,南极旅游活动日益多样化。除了观察企鹅群和欣赏极光,还有滑雪、登山等体验项目。虽然交通方式以乘船为主,但也有一些游客通过空路前往南极点。

  荷兰等国研究人员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于8月在科学期刊《自然-可持续发展》上发表论文指出,受游客人数激增等因素影响,南极地区面临严重的污染问题。

  据分析,由于游客激增和研究活动范围扩大,特别是在频繁有人造访的海域,南极表层雪中所含的微粒浓度正在上升。

  研究团队沿一条约2000公里长的横断线采集冰雪样本,并分析了其中所含的微小颗粒。结果显示,整体而言,含有重金属的微粒浓度已提高至约40年前的10倍以上。可以认为,这些微粒来自船只、直升机、发电机以及雪地车等。

  人为来源的物质集中分布在南极半岛顶端附近。这片区域离南美洲大陆较近,不仅游客众多,也是多个国家设立科考基地的地方。

  该团队曾于2022年采用类似方法,就燃烧化石燃料所产生的黑碳对雪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将结果发表在科学期刊《自然-通讯》上。

  研究显示,黑碳会使雪变黑并加快其融化速度,在南极半岛及附近岛屿,每到夏季最多可导致积雪厚度减少23毫米。据估算,每名游客可能导致南极地区夏季额外融化约83吨雪,而经常使用发动机的科研人员对雪加速融化的影响是游客的10倍以上。

  研究团队指出,禁止使用高污染的重油、推广旅游业使用混合动力船等措施是“有意义的进展”,并在此基础上警告说,“要减轻人类活动给南极带来的负担,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包括日本在内,签署《南极条约》的约60个国家也对当前状况表示担忧,并持续进行讨论。《南极条约》缔约国在今年6月和7月于意大利召开协商会议,就游客增加及旅游活动多样化背景下的管制方式等进行了探讨。

责任编辑:郑容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观察网,所有自采资讯(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4000123612

相关阅读

  为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推动环保理念深入人心,营造绿色、可持续的生活环境,近日,重庆两江新区鸳鸯街道联合左岸环境公司在金岭社区会议室召开“垃圾分类,环保先行”培

2025-09-15

  据日本《朝日新闻》网站9月10日报道,到访南极的游客数量正在急剧增加。30年前,每年前往南极的游客不足1万人次,但近年来每年到访南极的游客已超过10万人次。如今,旅游船只排

2025-09-15

2025年9月13日,中央中央第六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被督察企业反馈督察情况,提到有的企业虚假标记在线监测设备运行状态,人为制造超标数据无效假象。 在线监测的数据标记,尤其是

2025-09-14

第一步,稳住阵脚,快速摸清家底 了解企业最基本的环保状况。可以从以下途径开展: 第一,找到公司的环评报告及其批复文件、竣工环保验收资料。这里面详细记录

2025-09-13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有关要求,指导各地开展扬尘源遥感监测,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我部组织编制了

2025-09-12

随着VOCs管控的不断加严,近年来水性漆的使用量逐年增高,那么对于企业产生的水性漆渣、水性漆桶是不是危险废物,成为了企业关心的一个话题。 在危险废名录HW12 染料

2025-09-12

近期,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公布化工园区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三级防控体系建设暨“一园一策一图”试点园区(第二批)名单的通知》,确定天津南港工业区等46个

2025-09-12

近日,华兆住工(运城)资源综合利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正酣,一系列先进设备高速运转,将原本可能造成环境负担的尾矿矿浆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奏响了绿色发展的新篇 走进位

2025-09-12

热门推荐

阅读排行

首页 | 新闻 | 财经 | 娱乐 | 房产 | 公益 | 时尚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环保 | 法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运营单位:北京竣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泥洼北路6号院9号楼二层203-1520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 京ICP备2025122738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554号

Copyright © 2025-2030 中国城乡观察网 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axlt6@qq.com    电话:4000123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