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保

生态环境保护任重而道远:曝光才想起来解决问题,不曝光就等于没有问题?

2025-09-02 来源:网络新闻
       近日,网络博主“渔猎齐哥”发布了一条关于湖北“云梦黑水河”的视频,又一次引起了我的注意,第一次知道“渔猎齐哥”这位博主是在8月中旬他发布的一条关于“淮北黑水河”的视频,看完后,我反手就是一个关注,时代呼唤英雄,英雄引领时代,我们需要的就是“渔猎齐哥”这种敢于挺膺担当、敢于动真碰硬、敢于针砭时弊、敢于为民请命的英雄。但第一次直面如此触目惊心的水污染问题,第一次直观地感受到老百姓的强烈不满而又无可奈何……心里却是五味杂陈,只能感叹我国的环境保护任重而道远。 

        一、基层环保问题实在是整个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痛点、难点、堵点、盲点 
        从长潭河的水体污染,到溶洞里面的垃圾成山;从屡见不鲜的黑水河,到随意填埋堆放的垃圾场,一幕幕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画面,无不诉说着基层环境治理的苦与痛。由于基层环保治理人手不够、资金不足、能力有限、顾虑太多,环保部门要么对隐性问题难以发现,要么对显性问题视而不见,从而导致事前监管不到位、事中查处不到位、事后整改不到位。面对相关部门的视若无睹、心慈手软甚至网开一面,老百姓向上投诉无门、反映无果,只得求助于媒体,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主体责任缺位,舆论监督补位的局面。
     
       在渔猎齐哥的这期“云梦黑水河”的视频中,一位农民大爷坦言:“你能下来就不错了。”,实在是令人心酸,针对基层环保治理过程中罔顾民生、官官相护、政商联盟的问题,希望上级主管部门多下基层走走看看,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一以贯之坚持“四不两直”调研方式,微服私访,明察暗访,多到群众意见集中、污染企业广布的区县、乡镇、社区开展调研,听真话、看真相、察真情,把主阵地搬到山水林田湖草沙等生态环境薄弱地点,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扎根基层,深挖环境污染问题、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还人民群众一片宜居宜业的碧水、蓝天、净土。 
     
         二、曝光才想起来解决问题,不曝光就等于没有问题? 
       试问相关部门为什么只怕网络曝光,不怕群众意见?为什么群众反映就甩手,网络曝光就出手?关键在于官僚主义思想作祟,唯上而非唯下,做秀而非做事,重显绩轻潜绩、重面子轻里子,造势一时而非造福一方,专注升迁而非一心为民。

       官僚主义脱胎于官僚制度,植根于公卿百吏。回首秦朝行郡县、废分封,立三公、设九卿,奠定了中国封建官僚制度的基础,对后世影响深远,谭嗣同坦言两千年之政皆秦政也,教员也强调百代皆行秦政制。然千百年一脉相承,官僚主义流毒甚深,封建残余根深蒂固,惯性思维挥之不去,在痛陈郡县之弊时,西晋陆机一针见血地指出:“郡县之长,为吏图物”“夫进取之情锐,而安民之誉迟,是故侵百姓以利己者,在位所不惮;损实事以养民者,官长所夙慕也。君无卒岁之图,臣挟一时之志。”,今天的官僚主义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不怕群众有意见,就怕领导不满意。环境问题一经曝光,上级必然追究问责,下级必然有所行动,这种“领导鞭子不抽,下属磨子不转,群众咋叫都不管用”的现象,实在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大阻碍。长此以往,环境问题积重难返不说,政府的公信力还将大打折扣。为此,真心希望把实实在在解决了多少人民群众提出的问题作为衡量政绩重要标准,设立问题收集清单,人民群众有多少问题就收集多少问题,先审查、后整理、列清单,相关部门照单办事,上级部门照单监督,照单考核,其中的关键在于“实实在在解决”与“人民群众提出”,不“实实在在解决”就容易走过场,不是“人民群众提出的”就容易主观臆断,但愿如此能让人民群众的声音更有分量、更被在乎。同时建议在省一级设立问政节目,收集群众举报线索,派遣各路“大军”明察暗访,充分发挥新闻记者的“瞭望者”作用,通过采访发现问题,通过问政督促整改,确保“事事有监督、件件有落实”,真正让群众的声音被听见,让群众的问题被解决。 

      三、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关键在真抓,靠的是严管。 

       据报道,2015年12月以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已完成两轮全覆盖,第三轮完成3个批次督察任务。督察累计受理转办的群众生态环境信访举报34万多件,绝大多数已办结或阶段性办结,坚决查处一批破坏生态环境的重大典型案件、解决一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是好,但毕竟只是例行纵向督察,无法面面俱到,难免有“照顾不周”的地方,全国环境治理还得靠各级生态环境部门一层一层压实主体法律责任。 

     《环境保护法》第五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统筹城乡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固体废物的收集、运输和处置等环境卫生设施,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场所以及其他环境保护公共设施,并保障其正常运行。 

     《环境保护法》第63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三)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的。 

     《水污染防治法》第83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或者责令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并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三)利用渗井、渗坑、裂隙、溶洞,私设暗管,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水污染防治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的; 

     “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不是一句空话,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环保法律体系初步形成,生态环保法律制度实现了从量到质的全面提升,逐步建立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四梁八柱”。但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得不到执行的制度就算设计得再好也是个摆设,无济于生态环境保护。由于怕麻烦、怕影响仕途、怕耽误经济社会发展,相关部门在环境治理上畏手畏脚甚至停滞不前。据《半月谈》报道: 

      一些基层干部表示,一些环保问题处理流程长、涉及人员多,问题得不到彻底解决干部调动将会比较困难;而环保问题一旦查实,会对领导干部造成较大影响。这也导致许多典型的环保问题往往是上级督查、督导发现,少有基层自查发现。 

      慈利长潭河污染事件、溶洞污染事件就是典型例证,据《人民日报》报道,根据慈利县发布的通报,其实今年3月以来的检查中,就已经发现了相关养殖场的问题,并下达了整改通知书。但饶是如此,相关部门似乎未进一步深究排污地点,也未及时组织清运,以至于5月22日,当地受暴雨影响,垃圾污水外溢,问题的严重性终于展现,引发舆论密集关注。对相关通报表示的水华现象,网友更是戏称“指粪为藻”。

      本次云梦县西大渠水污染事件更是如此。根据“渔猎齐哥”的调查,西大渠河水漆黑发臭,完全不能用于农业灌溉,严重影响当地群众生产生活。8月29日,云梦县联合工作组发布调查结果称,西大渠中上游水质不达标主因是受持续干旱影响,上游无来水、水体自净能力受限,加上部分县城生活污水混入所致。目前,云梦县已启动清漂清杂、新增水处理设施、修复损坏泵站等应急措施。


      调查结果是否准确真实先不谈,当地村民表示河水污染问题“一直都这样”,有的村民甚至说“几十年了”,直到这几天曝光,相关部门才想起来调查解决,可见我们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四梁八柱”在某些人眼里就是一纸空文。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一年前《湖北日报》官方刊文《三级检察院联动促进治理,云梦西大渠重现水清岸绿》,表示: 在省检察院的指导下,孝感市、云梦县两级检察院协力推动当地制定方案对西大渠进行治理,包括污水管网改造升级、泵站改造、清淤修复等。截至目前,相关治理工程已陆续完工,整个治理工作有望在年底结束。

        去年的“水清岸绿”,今年的“水黑岸臭”,只有村民表示“一直都这样”,那真相到底是什么?当地检察院是否立了案?是否进行了调查?是否发出了检查建议?是否对行政机关履职整改情况进行了跟进调查?这都要打一个问号,如果行政机关经检察建议督促仍然没有依法履行职责,人民法院应当提起公益诉讼。可是现实情况就是,2025年了,还是老样子,那《检察建议书》中的整改期限究竟有多长呢?2年还是3年?但愿三级检察院确实联动了,只不过“云梦西大渠重现水清岸绿”还在进行时,不然只是单纯走过场、装样子的话,不仅让官媒沦为了相关部门的政治“秀场”,连环境治理也无从谈起。 

       《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规则》第七十七条: 提出检察建议后,人民检察院应当对行政机关履行职责的情况和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情况跟进调查,收集相关证据材料。 

      《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规则》第七十九条:经过跟进调查,检察官应当制作《审查终结报告》,区分情况提出以下处理意见: (一)终结案件; (二)提起行政公益诉讼; (三)移送其他人民检察院处理。 

      《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规则》第八十一条:行政机关经检察建议督促仍然没有依法履行职责,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处于受侵害状态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提起行政公益诉讼。 

        四、都是污水管网惹的祸 

        观看“渔猎齐哥”的视频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由于之前某些情况通报经常会把河水污染归因于“污水汇入雨水管道”“污水管网破裂”,所以一些网友以为自己摸清了官方的统一话术,在“渔猎齐哥”曝光后,当地发出情况通报之前,一些网友就提前为当地拟好了情况通报。


      虽然很离谱,但确实反映了我国污水管网“历史欠账多,埋设在地下,情况复杂”的现实问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生态市政院院长王家卓指出,目前一些城市的污水管网还存在总量不足、质量和效能不高,管理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尤其是雨污分流不到位,“不少在轰轰烈烈的城市雨污分流运动后,管理并没有跟上,理想中的雨水管和污水管这两套排水管网,在实际运行中变成了两套合流制管网,因为雨水管里混接了污水管,污水管里也混接了雨水管。”  王家卓:当前城市污水管网存在的一些问题与建议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中就曾明确提出: 

     (二)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加快补齐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尽快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 

       可见,“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但污水管网建设仍然存在短板,污水直排现象仍然时有发生,还是希望相关部门能够一改“重地上、轻地下”“重厂轻网”的思想误区,将污水管网建设好、管理好、维护好,尽快消除城镇黑臭水体,让河流多一点清澈见底、让城镇多一点新鲜空气、让农村多一点灌溉水源。 

      五、结语 

      《环境保护法》第九条第三款明确规定:新闻媒体应当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舆论监督。但是单靠媒体舆论监督是远远不够的,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相关部门绝不能“曝光才想起来解决问题,不曝光就等于没有问题”,必须压实主体责任,拿出“蝮蛇螫手,壮士断腕”的勇气、“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担当,坚持刮骨疗毒、猛药去疴,毫不动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人民生活更幸福。

责任编辑:季含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观察网,所有自采资讯(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4000123612

相关阅读

8月29日,省生态环境厅召开厅党组第七轮巡察工作动员部署会议,受厅党组书记、厅长、厅党组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梅世彤委托,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厅党组巡察工作领导小组

2025-09-03

近日,网络博主“渔猎齐哥”发布了一条关于湖北“云梦黑水河”的视频,又一次引起了我的注意,第一次知道“渔猎齐哥”这位博主是在8月中旬

2025-09-02

  据宁波晚报报道,8月28日傍晚,浙江慈溪市三北环卫中转站站长接到电话,某小区一业主误将婚戒倒入垃圾桶,价值超10万元。  站长华柏万表示,得知情况后,马上组织人员封锁现场,6名

2025-09-01

  近年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聚焦城市精细化管理提质增效,以“绣花”般的精耕细作,全力构建干净清爽、舒适宜居的城市人居空间,让城市管理更显精准度,让民生

2025-09-01

  近日,永清环保创始人刘正军与灵伴科技创始人、CEO祝铭明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永清环保与AR领域独角兽Rokid(灵伴科技)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推进增强现实技术(AR)

2025-09-01

  9月1日,永清环保与灵伴科技(Rokid)宣布,永清环保创始人刘正军与灵伴科技创始人、CEO祝铭明于近日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推进增强现实技

2025-09-01

  荣晟环保8月30日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6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5亿元。公司始终锚定发展坐标,以主业深耕为破局之钥,从总部经济项目

2025-09-01

漓江的碧波倒映着猫儿山的苍翠,这幅山水画卷正被隐秘的排污暗管悄然撕裂。生活污水裹挟着厨余油污,工业废水暗藏重金属隐患,这些来源复杂、成分多元的污染物,正以看不见

2025-09-01

热门推荐

阅读排行

首页 | 新闻 | 财经 | 娱乐 | 房产 | 公益 | 时尚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环保 | 法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运营单位:北京竣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泥洼北路6号院9号楼二层203-1520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 京ICP备2025122738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554号

Copyright © 2025-2030 中国城乡观察网 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axlt6@qq.com    电话:4000123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