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绿水不再,谁还醴陵以安宁?—-板杉镇生态破坏之忧思
青山“剃头”,生态功能丧失殆尽 在板杉镇,大规模的山体开采活动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改变着当地的地貌。轰鸣的机械取代了鸟语虫鸣,巨大的矿坑吞噬了茂密的森林。大面积的山体被“开膛破肚”,植被遭到毁灭性破坏,原本稳固的土壤和岩石裸露在外,犹如一道道刺眼的伤疤。这不仅彻底破坏了自然的景观美感,更导致山体原有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气候调节等至关重要的生态功能基本丧失。一旦遭遇强降雨,极易引发严重的水土流失甚至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直接威胁周边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废料“裸奔”,源头活水遭受荼毒更为严峻的是,关联的矿产企业的环境管理状况同样令人忧心。其开采出的物料被随意露天堆放,堆积如山,却未见任何有效的遮蔽和雨水防护措施。每逢雨季,雨水肆意冲刷这些露天堆放的矿料,将其中的重金属、悬浮物及其他可能的有害物质裹挟而下,汇入周边的溪流与水塘,最终污染下游的水源。
水,是生命之源。这些被污染的水体不仅破坏了农田的灌溉系统,影响农作物安全,更可能渗入地下,危及当地居民的饮用水安全。潺潺清溪变成“黄龙”或“牛奶溪”的现象时有发生,百姓们守着山水却为水忧,这对他们的健康和生活构成了长期且隐蔽的威胁。
我们呼吁:发展绝不能再以环境为代价 板杉镇的现状并非孤例,它是粗放式发展模式的一个缩影。我们充分理解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重要性,但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更不能以牺牲几代人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为代价去换取短暂的经济利益。
为此,我们郑重呼吁:
1. 当地政府及相关监管部门应立即采取行动,对板杉镇的山体开采活动进行全面的生态评估与严格监管。责令相关企业限期整改,对裸露山体进行科学复绿,对露天堆放的物料实施全覆盖、建围挡、挖沟渠等有效的防雨、防渗、防尘措施。
2. 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矿产企业必须承担起环境保护的法定责任,加大环保投入,采用先进的工艺和技术,实现绿色开采和规范堆存,彻底杜绝污染源,并对已经造成的生态损害进行修复和赔偿。
3. 建立公开透明的监督机制。鼓励公众和媒体参与监督,及时公开环境监测数据,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4. 转变发展理念,探索绿色之路。当地应积极探索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路径,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绿色农业等可持续产业,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板杉镇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就是守护子孙后代的未来。我们期盼着醴陵市的青山重现翠绿,绿水重归清澈,让发展与美丽同行,还百姓以安宁、健康与可持续的繁荣。
责任编辑:季含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观察网,所有自采资讯(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4000123612
相关阅读
2025-08-29
2025-08-29
2025-08-29
2025-08-29
2025-08-29
2025-08-29
2025-08-29
2025-08-28
热门推荐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