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益

为了“海底草原”更繁茂

2025-06-17 来源:网络

  核心阅读

  自然资源部近日发布2025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海草床生态保护修复案例入选。

  曹妃甸海草床是我国现存单种连片面积最大的海草床。近年来,河北系统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采取差异化分类修复方法修复海草床,海草盖度提升,生态效益持续显现。

  从高空俯瞰渤海湾近岸水域,一片片蓝绿交织的区域格外醒目。这里的“绿色”,正是海草床。

  海草床,又被称为“海底草原”,是海草大面积聚集生长而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海草床是我国现存单种连片面积最大的海草床,总面积达4427公顷。

  近年来,河北系统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构建起海草床全流程多要素修复技术体系,海草盖度提升,生态效益持续显现。

  清理网具,改善水质,保护海草生长环境

  从曹妃甸区中心渔港附近乘坐快艇向东南方向行驶约半小时,便来到了矗立在海上的曹妃甸海草床智能监测平台。不远处的一片海域,便是曹妃甸海草床修复工程(一期)项目所在地。

  随着潮水渐渐退去,海草床“真容”显露,成片油绿的海草在浅水中不断摇曳。这些海草叶片细长,短则几十厘米,长的超过1米。

  “构成曹妃甸海草床的就是这种鳗草。”河北省自然资源厅生态修复处二级调研员于立峰说。

  海草床对于整个海洋生态系统有着重要作用,它不仅能稳固海底泥沙,还能为海洋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和繁殖环境,维持海洋生物多样性。

  前些年,曹妃甸海草床呈局部退化趋势,海草床部分区域出现稀疏区和裸斑区。“拖网捕捞、赶海挖掘等频繁的渔业活动,会破坏海草床植被和生态环境,挤占海草的生存空间,也给海草床的底栖动物群落与生态系统带来负面影响。”曹妃甸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施志军说。

  为了保护海草床,河北自2019年起实施曹妃甸海草床修复项目,清理地笼和废弃渔网等渔业网具,修复区内,渔船不得随意驶入,最大限度减少渔业活动对海草床的影响。同时,唐山市积极推动改善近岸海域水质,探索制定入海排污口排查技术规范和溯源监测要点,完成海湾内283个排污口整治。

  精准修复,分类施策,退化区域长出新海草

  从修复前后的航拍图片可以看出,曹妃甸海草床的稀疏区和裸斑区如今海草日益繁茂。“这些新长出的海草都是人工种植的。”河北省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高级工程师牛世豪说。

  海下种草,如何操作?

  “首先必须摸清楚潮汐涨退的规律,每次只有两三个小时可以种。”牛世豪说,施工队需要赶在最低潮前两个小时左右抵达作业现场,做准备工作,比如,把一箱箱海草按计划分配到指定位置,为后续工作节省时间。待海水退到合适位置,海草移栽随即开始。

  “一开始没经验,草种到海里没过两天就被冲走了,后来我们摸索发现在海草根部加上泥坯,能把草固定住。”施志军说。

  种海草,除了栽苗,还有播种。海下播种怎么播?

  参与施工的曹妃甸区柳赞镇柳赞一村村民何荣达说:“在技术人员指导下,我们先配出类似海泥的土,然后把土搓成乒乓球大小的丸子,把海草种子放在泥丸中。然后,用播种器将泥丸埋进海底泥土里,种子就能萌发,并且不容易被冲走。”

  修复过程中,当地采取差异化的分类修复方法:对恢复力较强区域,以自然恢复为主、辅以人工巡护;对恢复力较弱区域,则需运用综合措施,如底质修复、播种、种苗移栽、植株移植等方式进行保护修复。

  随着经验积累和技术进步,曹妃甸海草的栽培方法更加高效、科学,退化的海洋生态系统逐步恢复生机。

  智能监测,实地巡逻,强化海草床后期管护

  历时6年,曹妃甸海草床修复项目取得积极成效。自然资源部北海生态中心通过调查取样、数据分析等方法,记录下了治理修复前后差异。

  “通过系统性生态修复工程,海草床植被不断恢复,为大量海洋生物提供了栖息地、迁徙地和生长繁衍场所。大型底栖生物种类从60种增加到111种,生物多样性指数同比提升42.3%。”自然资源部北海生态中心副主任温国义说。

  成果来之不易,强化后期管护尤为重要。

  跟随技术人员,记者登上海草床智能监测平台。“海草床监测系统是修复工程(二期)项目的重要成果。该系统由1套海草床智能监测平台、2套海草床监测站点和6个电子界桩组成。”施志军说,监测系统采用智能化监测,依托水下摄像机、水下传感器、雷达光电探测等技术,将水文、水质、水上水下视频等海域信息,通过高速无线数据传输系统传至岸上接收部门。

  记者在监测屏幕上看到,监测系统要记录的指标非常丰富,包括温度、盐度、溶解氧、pH值、浊度等。“如果数据异常,经过分析研判,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施志军说。

  除智能监测外,曹妃甸区还加强了实地巡逻。项目管护单位配置了一条巡逻船和若干快艇,每天对900多公顷修复区进行机动式巡逻,对可能破坏海草床的行为进行制止,或及时移交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海警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共同处置。

  聚焦海草床的保护,近年来,河北坚持规划引领,通过《河北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河北省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等,系统构建海草床保护修复长效机制。如今,曹妃甸海草床区域已被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实施更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

  “下一步,河北将继续强化日常监管和长效管护机制,开展海草床综合成效评估,进一步巩固海草床保护修复成果。”河北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说。

责任编辑:郑容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观察网,所有自采资讯(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4000123612

相关阅读

  在北京市平谷区的田间地头,一座座“科技小院”正悄然改变传统农业的面貌,来自不同高校的农业学生们带着课题走进乡村,在田间地头完成论文。  在平谷区金海湖镇

2025-06-17

  核心阅读  自然资源部近日发布2025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海草床生态保护修复案例入选。  曹妃甸海草床是我国现存单种连片面积最大的海草床

2025-06-17

  “一绣一只船,船在江岸边……”伴随着悠扬的二胡乐曲,民歌《绣荷包》的歌声从一间小屋中飘出。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泗水镇上四坝村村民王大发今年71

2025-06-17

  各位好心人,我是邱立敏,一个在医院走廊里彻夜难眠的父亲。此刻,我的儿子邱超正躺在吉大一院的病床上,与急性髓系白血病M5型殊死搏斗。作为父亲,我第一次感到如此绝望——我掏光了所有积蓄,借遍了所

2025-06-16

  高考期间,滕州市社会各界联合发起“高考清凉护航”公益行动,在全市多个高考考点设立爱心服务点,为执勤交警、考务人员及陪考家长免费发放矿泉水,以贴心服务为炎炎

2025-06-10

  记者近日从重庆福利彩票发行中心获悉,该中心积极服务国家战略,持续投入专项公益金支持乡村振兴。“点亮乡村”项目自启动以来,已累计使用福彩公益金超900万元,惠

2025-06-10

  6月7日至9日,山西爱织梦学生公益社团在山西省实验中学、太原十八中和平民中学等考点同步开展了为期3天的高考志愿服务活动。  山西爱织梦学生公益社团于2012年3月5日在

2025-06-10

  “一为哥,博物馆是什么样子的?”  “书中说城市里有个会飞的青铜凤凰,是真的吗?”  在山西晋中太谷区任村乡的田埂上,孩子们的问题像一颗颗石子投入

2025-06-10

热门推荐

阅读排行

首页 | 新闻 | 财经 | 娱乐 | 房产 | 公益 | 时尚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环保 | 法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运营单位:北京竣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泥洼北路6号院9号楼二层203-1520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 京ICP备2025122738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554号

Copyright © 2025-2030 中国城乡观察网 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axlt6@qq.com    电话:4000123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