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乌岩岭跻身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9月2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杭州开幕。泰顺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参会并获颁2025年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证书,系本次全省唯一一个入选的保护区。
山城泰顺为何能亮相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与世界共此青绿?泰顺县乌岩岭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浙南生态屏障,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高达93.48%,是典型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保护区内高等植物、脊椎动物种类占浙江省总量50%以上,生物多样性富集度居全省前列,黄腹角雉、穿山甲、南方红豆杉、中华水韭等濒危动植物在此安然栖息。同时,这里还是全球唯一的黄腹角雉保种与科研基地,其野外种群已达520多只。凭借独特生态价值,被誉为“天然生物基因库”与“绿色生态博物馆”。
长期以来,乌岩岭以“生态管护、科研驱动、项目融合”三维发力,蹚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共赢的特色路径。
织密生态管护“立体网络”。以创新机制与科技赋能构建全链条防护体系,创新“跨部门联合执法+司法提前介入”模式,搭配“日常巡查+专项督查+智慧监控”三重管护,推动管护从“人力密集”转向“科技集约”。
提升生态保护“科学效能”。从人才、技术、科普三端强化保护能力,设立全省首个生物多样性保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率全市之先启动卫星样地研究,成功绘制全国首张黄腹角雉适宜栖息地分布图,年均接待研学、考察群体超1万人次,让生态保护理念深度传播。
推动生态经济“双赢发展”。推动生态与经济、民生深度融合,引导生态敏感区群众搬迁,依托“权随人走”权益保障机制,每亩60元公益林补偿标准惠及超1.1万名群众,并通过完善交通路网、培育林下经济,实现生态资源向经济价值的跨越。
从生态守护到科研突破,再到社区协同发展,乌岩岭的实践成果在本届大会赢得广泛认同,这不仅彰显了其在生态领域的探索价值,更将推动保护区进一步对接国际生物圈保护区建设标准,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廊道构建、可持续发展模式探索等领域贡献“泰顺样本”。
责任编辑:郑容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观察网,所有自采资讯(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4000123612
上一篇:温州小微企业园建设提速增效
下一篇:浙江积极开展“中华慈善日”活动
相关阅读
2025-09-25
2025-09-25
2025-09-25
2025-09-25
2025-09-25
2025-09-17
2025-09-17
2025-09-17
热门推荐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