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 > 

昭通市深化“四个一体化”改革 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5-08-15 来源:网络

  近年来,昭通市持续深化职业教育办学综合改革,通过发展规划、办学布局、市县职中办学、中高本贯通培养“四个一体化”举措,统筹推进班子建设、学校管理、教学资源、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发展、产教融合,着力破解县级职中“空、小、散、弱”和实训设备不足、招生困难、学生流失率高的困境,全面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昭通市坚持发展规划“一体化”,市级层面制定出台了《昭通市推进“教育强市”建设实施方案》,系统规划了昭通教育未来十年发展蓝图,并把职业教育发展纳入“教育强市”10个方面26项具体任务进行推进落实,细化明确了2027年、2030年和2035年三个阶段发展目标。同时,印发了《昭通市提级管理县级职中推动一体化办学实施方案》,从工作任务、工作措施、工作机制三个方面对职业教育发展进行了“一盘棋”规划。

  为构建“院校集群”布局生态,昭通市坚持职业教育办学布局“一体化”,整合市属财校、农校、体校、职业技术学校4所中职学校组建市职教中心,规划用地1745亩,规划建筑面积94.2万平方米,规划总投资47.2亿元,3所院校在此集中办学,形成“两高一中”的办学集群。目前,昭通职业教育园区在园学生达2.5万人,全部建成后将满足5万人的就学需求。全力支持镇雄县、彝良县、巧家县完成新职校搬迁建设,推进中职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县级职中办学条件大幅改善,办学能力明显增强。

  在市县职中办学“一体化”方面,昭通市按照“资源整合、彰显特色、一体发展”原则,充分整合办学资源,根据学校办学性质、管辖权属、投入渠道、师生身份性质“四不变”原则,将不足千人的昭阳、鲁甸、威信、盐津、大关职中5所县级职中纳入市职教中心统筹管理,采取统筹专业建设、实训建设、招生就业、师资建设、技能培训方式整合市县两级职教资源实施“一体化”办学。2023年、2024年,招生人数同比分别增加2000多人、4000多人。昭通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入选2024年云南省“十种办学好模式及实践案例”。

  此外,昭通市探索中高本“一体化”贯通培养机制,在强化中等职业教育基础地位的同时,稳步推进中高本一体衔接贯通,促进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的相互融通、协同发展。2024年,在全省各州市率先开展普职贯通试点,单列800个普高计划,在鲁甸职业技术高级中学等4所学校开设普高班,学生第一年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第二年根据学生意愿和考试结果进行分流,让学生自主选择就读普通高中或职业高中。昭通卫生职业学院与昆明医科大学开展“3+2”高本贯通培养,绥江县职业高级中学与昭通学院开展“3+4”中本贯通培养,两个办学试点项目实现首批招生办学。目前,昭通已在全市9所职中开设综合高中班,有序扩大普通高中招生规模。

责任编辑:郑容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观察网,所有自采资讯(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4000123612

相关阅读

  近日,昭通市针对当前严峻的防汛形势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在全市范围内迅速组织开展汛期安全隐患集中排查整治,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进入汛期以来,昭通市已连续遭

2025-08-25

  近年来,昭通市持续深化职业教育办学综合改革,通过发展规划、办学布局、市县职中办学、中高本贯通培养“四个一体化”举措,统筹推进班子建设、学校管理、教学资源

2025-08-15

  “假期集中托管留守儿童1.6万人,比去年增加6000人。”近日召开的中共昭通市委五届十次全体会议传来喜讯,继2024年全市留守儿童暑假集中托管近万人、服务保障举

2025-08-15

  近日,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的民间工艺及民间文学专题调研组走进丽江市。  丽江古城深处,天青阁内氤氲着青稞面的清香。“东巴”年若指尖翻飞,面团在揉捏塑

2025-08-15

  “肉多皮薄还多汁”——在雪域高原,这句话形容的不是包子,而是车厘子。在位于香格里拉市郊的果园里,19℃的风吹着果树林,挂满车厘子的枝叶不停发出沙沙

2025-08-15

  近日,楚雄彝族自治州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出炉”,全州实现生产总值987.60亿元,同比增长5.7%,增速居全省第一。  从产业结构上看,楚雄州第一产业同比增长3.4%,第二

2025-08-15

  今年上半年,文山州园区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多项关键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列,成为拉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1月至6月,全州园区实现营业收入805.77亿元,同比增长26.4%,增速排全

2025-08-15

  在数字浪潮席卷田野的新时代,传统的农资生态正在被互联网重构。从“面朝黄土背朝天”到“指尖轻点云管理”,曲靖市积极探索让传统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2025-08-15

热门推荐

阅读排行

首页 | 新闻 | 财经 | 娱乐 | 房产 | 公益 | 时尚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环保 | 法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运营单位:北京竣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泥洼北路6号院9号楼二层203-1520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 京ICP备2025122738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554号

Copyright © 2025-2030 中国城乡观察网 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axlt6@qq.com    电话:4000123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