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远县新店镇:火红七星椒“长”成大产业
眼下,在威远县新店镇一品村,田间地头尽是忙碌的身影。一簇簇红艳艳的七星椒挂满枝头,空气中氤氲着馥郁辛辣的香气,村民们穿梭其间,麻利地进行采摘、装筐。
另一边,威远县志兴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胡林正带领村民打包快递,将这些清晨采摘的辣椒通过冷链物流,送到全国各地消费者的餐桌上。
有口碑,有市场。如今,新店七星椒是成渝多家火锅店的原料,成为村民增收的“金钥匙”,也是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今年,新店镇七星椒预计总产量达35万斤,年产值突破500万元。
小辣椒“链”动乡村振兴大产业
“这个七星椒尖尖5毫米内是甜的,越往下越辣、有七个层次。”种植大户钟德付指尖轻抚椒身,簇生的七椒结构在阳光下泛着油光。独特的“七层辣”风味,正是新店镇红砂土孕育的味觉奇迹。
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新店七星椒以“簇生七椒、辣分七层”的特色,被誉为“中国第一香辣”。今年是种植户钟德付种植七星椒的第四个年头,他告诉记者,曾经有一名重庆客商带走椒种试种,虽然辣椒外形、色泽相似,却缺失了关键的回甘香气。
土壤检测报告显示,新店镇的土质pH值达8.0左右,富含丰富的矿物质,是七星椒最爱的“专属土壤”,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共同构建了七星椒的“风味基因库”。
这片红砂土不仅孕育了七星椒的独特风味,更催生出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今年春天,新店镇人民政府组织了一场新农人现场会,带大家看现场、讲解“有关七星椒产业发展规划”。新店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金平透露了最新科研进展:已联合四川省农科院、重庆农业科研机构,研发适配本地特色的辣椒新品种,将采摘期提前,有效破解成熟期天气炎热、用工短缺等难题。
与此同时,种植大户胡林现场签订保底价+市场溢价浮动收购协议,为农户吃下定心丸。这种“技术保障+市场托底”的双重机制,让传统椒农黄建明当场决定转型种植七星椒。
通过“政府+科研+企业”的创新模式,新店镇构建起龙头企业技术研发、合作社标准生产、农户规模种植的产业生态。
目前,合作社统一提供抗病秧苗并签订保底收购协议,农户种植规模逐年扩大,已辐射带动190余户农户加入种植大军,今年七星椒种植面积达500亩,预计产鲜椒35万斤,实现产值500万元。
据悉,除售卖鲜椒外,七星椒经过色选、去蒂、研磨等工序,被制成辣椒面、辣椒酱等产品,远销海内外市场,真正实现小辣椒撬动“大经济”的转型之路。
电商赋能辣椒产业新路径
日前,在新店镇永政村的辣椒种植基地里,一场别开生面的采摘比赛火热进行。30余位“采摘能手”躬身穿梭在辣椒丛中,快速精准地采摘鲜红的辣椒,现场加油声与欢笑声此起彼伏,丰收的喜悦在椒香中升腾。
通过采摘比赛和直播推介,扩大辣椒特色农产品知名度的同时,成功探索电商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为新店镇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依托线上电商平台,椒农们化身“主播”将当地辣椒销往全国各地。在采摘地里,以镜头为载体,向网友们热情推介:“家人们看过来,咱们的辣椒现摘现发,新鲜直达……”饱满鲜亮的辣椒引得网友纷纷留言询价。
“每年,七星椒鲜椒线上销量占总产量的20%,靠冷链物流保鲜,全国各地都能尝到这份新鲜辣味。”在采摘现场,胡林单场直播售出200单,这种“田间直发”的模式,不仅缩短了从枝头到餐桌的距离,更让新店七星椒突破地域限制,被更多人认识并喜爱。
持续擦亮“中国七星椒之乡”金字招牌
受限于7-8月高温采摘期储运损耗大及“用工荒”等难题,当前,“中国七星椒之乡”金字招牌还未实现向“金链产业”完全跨越。
今年以来,为促进七星椒产业高质量发展,当地坚持“科技引领、市场为王、建园补链”工作思路,依托省、市农科院科技支撑,实施品种改良工程,引育19个朝天椒系列品种开展适应性种植试验,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选择推广适销对路的品种。
7月23日,一场有关七星椒的“争艳提质”现场会在新店镇召开。省、市农技专家对当地七星椒新品种引进与示范项目的品种进行一一评比,最终,5个适配威远生态的优质品种脱颖而出,进入品质评价阶段。
依托全国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试点项目,四川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辣椒育种团队进驻威远,重点针对气候适应、病虫害防控等产业问题开展品种改良和科学研究。
据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研究员宋占锋介绍,新店七星椒作为地方特色资源,其皮薄肉厚、辣而不燥的特性,是川菜加工的重要原料。通过现代育种技术,团队将目标产量提升至每亩200斤以上,为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种植户钟德付对辣椒天骄60和天玉11号充满期待:这两个品种抗病性强、果实美观,辣度、香味接近传统七星椒。期待通过规模化种植,这两个品种成为带动椒农增收的新选择。
评选现场,永红村8组村民袁良知将一个个七星椒穿成一束辣椒花戴在脖颈上,指尖摩挲着油亮的椒身:种了十几年七星椒,头回见到这么多专家来帮我们选品种。在他身后,天骄60和天玉11号的试验田里,簇簇红椒压弯枝头,似乎预示着这个传统产业正在迸发新芽。
从簇生七星椒的独特风味到全产业链的生态布局,政府主导的品种改良工程正突破储运与用工瓶颈。我们相信,随着“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持续深化,“中国七星椒之乡”的金字招牌必将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责任编辑:郑容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观察网,所有自采资讯(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4000123612
相关阅读
2025-09-19
2025-09-19
2025-09-19
2025-09-19
2025-09-19
2025-09-19
2025-09-19
2025-09-19
热门推荐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