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昌乐:联络站一个金点子 村企社三方笑开颜
闲置老宅变身“致富车间”,“居家办公”盘活闲散劳力,精准服务破解“用工荒”与“就业难”……潍坊市昌乐县在产业链上建设人大代表联络站,引导“专业代表”发挥“专业优势”,破解“专业难题”,探索出一条“人才聚、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鄌郚镇是中国电声乐器产业基地,拥有乐器加工企业108家,上下游配套企业完备,产业链条完整度高,昌乐县人大常委会组建了“乐器产业人大代表联络站”,组织市县镇三级共14名人大代表进站履职,多次组织人大代表深入企业现场调研,开展乐器产业发展分析会,了解到乐器产业存在着“用工荒”与“就业难”的矛盾。昌乐昌韵达乐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建军说到:乐器行业普遍存在劳动力密集、纯手工打磨等特点,由于受场地、熟练工人等因素的制约,部分乐器企业出现“大订单来了,怕违约,不敢接”的现象。鄌郚镇人大主席路文峰了解到:企业周围的村里有很多房屋闲置、许多留守村里的劳动力农余之时无活可干,致富无门。联络站的代表们提出建议:由党委政府出面协调,一是协调乐器企业将手工打磨乐器部件的订单派发到各村,并提供一定的设备和技术指导。二是协调村两委牵头成立乐器加工合作社,整合村内的闲置房屋作为厂房,组织闲散劳动力搞计件加工。
鄌郚镇党委、政府对代表们提出的建议高度重视,组织部分乐器企业主和村党支部书记召开了座谈会,进一步征求意见、听取建议,受到企业主和村党支部书记的一致赞同。会后,立即在交通区位优势明显的王家河洼村进行试点,村两委牵头成立乐器加工合作社,利用村委大院空闲的房屋作为加工车间,吸纳周边村民20多人从业。昌韵达乐器有限公司、鑫韵乐器有限公司等企业派发订单,并提供加工设备和技术人员,对村民进行技术培训。王家河洼村党支部书记王红磊说到:村民们的工作积极性很高,不仅在车间里集中上班“打卡”,有的村民还把配件带回家中,随时进行打磨加工。目前,每名村民每天能加工乐器面板80把,年收入4万余元,村两委通过经营合作社每年能增加集体收入10万多元,村民们的钱包鼓了,笑容多了,曾经的“空心村”正焕发出勃勃生机。实现了“企业促生产、群众能致富、集体有收入”的惠企惠民惠集体的三赢目标。
昌乐县本着因地制宜、务实管用、特色鲜明的原则,选定部分领军企业、行业翘楚、特色园区、骨干协会作为人大代表联络站的领办单位,先后建立了企业家人大代表联络站、农村电商人大代表联络站、火山农业人大代表联络站、乐器行业代表联络站、教育领域人大代表联络站等7个专业代表联络站。通过召开代表联络站建设现场推进会、组织各镇街人大观摩学习等方式,按照“一镇街一品牌,一镇街一特色”的要求,辐射带动各具特色的代表联络站“全面开花”。代表联络站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学习交流活动,通过各种渠道倾听群众诉求、代表建议,征集社会民生事业发展的“金点子”“新路子”,并进行广泛探讨研究,持续推动落实。
“人大代表联络站建在产业链上,发挥了代表专业优势,提高了代表履职质效,引领了产业高质量发展。”昌乐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金涛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探索丰富人大代表联络站赋能产业发展特色模式,深化和拓展人大代表助力产业发展的能力,更好助力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更好推动经济发展、群众增收,奋力把人大制度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效能!
责任编辑:郑容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观察网,所有自采资讯(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4000123612
上一篇:阳谷:紫汇湖畔书卷香
相关阅读
2025-05-14
2025-05-14
2025-05-14
2025-05-14
2025-05-14
2025-05-14
2025-05-06
2025-05-06
热门推荐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