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 > 

潍坊健全六项机制 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

2025-05-06 来源:网络

  大国小农、人多地少、家庭经营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把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之策、必由路径。

  近年来,潍坊市始终把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作为持续拓展创新“三个模式”、奋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的探索实践方向,不断完善连结机制,将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现代农业优势更加凸显,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跃居全省第一,达到1358.7亿元,城乡发展更加均衡。2024年,潍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212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21年1.94:1逐步缩小到2024年的1.84:1。

  推动小农户与先进生产要素紧密连接

  产业要振兴,要素来支撑。近年来,潍坊市聚焦乡村振兴的要素供给,搭平台、建园区、落项目,集聚科技、人才、资本、标准、信息、服务、管理等要素资源,先后建成北大现代农业研究院、国家蔬菜种业创新创业基地、中国农科院寿光蔬菜研发中心等一批产学研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全国畜禽屠宰质量标准创新中心、山东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乡村振兴普惠金融服务平台等一批要素配置供给平台。

  潍坊建设起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产业强镇、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等一批要素聚集平台。招引落户了正大360万只蛋鸡、新希望六和年出栏300万头生猪、伊利10万头奶牛牧场、仙坛1亿只白羽肉鸡等一批全产业链龙头项目。平台、园区、项目有效吸纳了现代科技、金融、人才、管理等产业要素,成为优化要素配置、赋能带动小农户的有力支撑。

  同时,注重用好农村改革这一“法宝”,激活农村资源,实现“资源资产化、资产股份化、产权金融化”,增强农村吸附先进生产要素的能力。在全省率先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成山东省唯一的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完成大棚、承包地等产权交易1.3万笔、交易额200多亿元。把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完善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累计整合投入涉农资金302亿元,撬动400亿元各类资金投入乡村,涉农贷款余额达到5136亿元,推动更多金融资源投向农业农村。

  推动小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紧密连接

  新型经营主体是农业现代化的生力军。潍坊市通过订单契约、股份合作、利润返还、入企就工等形式,将新型经营主体与小农户结为规范化、紧密型产业联合体、利益共同体,做到种养有指导、生产有服务、销售有门路、价格有保障。

  探索推广“党建统领、四社共建”模式,培育示范点140个、示范社区(村)471个,共建主体实现经营收入7.3亿元,带动农民增收1.7亿元。完善契约式、分红式、股权式等联农带农机制,推行“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等共享模式,全市70%以上的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3.6万家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农户增收290亿元,628个村集体收入过百万、21个村过千万。

  推动小农户与社会化服务组织紧密连接

  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载体。潍坊发展壮大各类社会化专业化为农服务组织,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办起来不划算的事情,让土地变股份、农民变股东、股份生红利,保障农民离地不失地、离地不失权、离地不失利。积极推动社会化服务由产中向产前、产后等环节及金融保险等配套服务延伸,重点开展农资供应、农机作业、土壤深耕深松、病虫害统防统治、农牧副产物资源化利用、冷链仓储、粮食烘干以及托管服务、产销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等环节领域的服务,降低经营管理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拓展增收空间。

  潍坊推广“服务主体+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等组织形式,创新“农资+服务”“科技+服务”“互联网+服务”方式,因地制宜发展单环节、多环节、全流程生产托管等服务模式,有效满足多样化服务需求。全市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达到1.68万家,带动120万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组建全省首家土地托管社会化服务产业联盟,集成式提供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流程服务、农业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等一体化服务解决方案。

  推动小农户与现代生产经营方式紧密连接

  现代生产经营方式集聚现代农业生产要素。潍坊市推动家庭经营、合作经营、集体经营、企业经营、委托经营等各类经营方式共同发展,着力构建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农民合作社为纽带、专业户和家庭农场为基础、社会化服务组织为支撑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将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连结成为合舟共济的产业共同体。诸城外贸、得利斯、亚太中慧等百亿级企业加速壮大,伊利、新希望、正大等行业龙头相继落户,29家企业、112家合作社入围全国500强,827家龙头企业辐射带动52万农户就业增收,人均月收入5000元以上。

  依托产业园区、农业强镇,集成政策、集聚要素、集合服务,重点培育8大优势产业集群,全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达到4个,蔬菜、畜禽、花卉、农机4个全产业链规模过千亿,带动更多农户“入链进群”,充分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

  推动小农户与高素质农民培训紧密连接

  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民现代化。坚持把发挥政府作用和市场作用结合起来,聚合政府、院校、社会“三方资源”,凝聚起农民教育的整体合力,构建农民教育大培训格局。目前,潍坊市建有国家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3处,中央农广校现代农业开放发展培训基地1处,全国首批共享农民田间学校1处,全国县级优质农民田间学校4处,省级农民培训基地12处,省级农民田间学校7处,市级农民培训基地25处,市级农民田间学校59处。用好田间、网络、展会“三大课堂”,突出开放式、菜单式实用性培训,满足农民教育多元化需求,增强培训实效;培养领头雁、带头人、新农人“三支队伍”,提升创业就业能力,提高带头致富本领,锻造乡村振兴的骨干力量。

  打造“建设更好潍坊,勇当强农先锋”品牌,培育百名“爱潍有为新农人”,引领16万“青字辈”新农人逐梦沃野绘“丰”景。全市累计培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农业经理人等3.6万多人,培训高素质农民7.72万人次,全市农村实用人才达33.7万余人,“两院”院士、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等高层次人才达到2300人。

  推动脱贫农户与乡村振兴紧密连接

  潍坊毫不放松持续抓好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拓展,周密做好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坚持以推进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成果,以乡村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严格落实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机制,从强化动态监测、提升帮扶效能、抓好项目管理等方面加强衔接。

  通过技术帮扶、技能培训,提高脱贫户增收致富能力,全力保障脱贫农户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不掉队、赶上来,生活更上一层楼。目前,全市3.8万户、6.7万名脱贫人口脱贫质量持续巩固提升。扶贫项目形成的18.3亿元资产,全部纳入农村“三资”管理平台管理,规范化登记运营,确保资产持续“造血”、保值增值。

责任编辑:郑容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观察网,所有自采资讯(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4000123612

相关阅读

  日前,威海南海新区各部门的青年志愿者携手山东铝业职业学院的学生志愿者,一同走进小观镇敬老院,开展了一场温馨且意义非凡的志愿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传承五四精神,展现新时代

2025-05-06

  大国小农、人多地少、家庭经营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把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之策、必由路径。  近年来,潍坊市

2025-05-06

  5月6日清晨6时,莒南县团林镇春秋茶博园里已是一派繁忙景象。50余名采茶工穿梭于茶垄之间,指尖轻舞,嫩芽簌簌入篓。“今年芽头冒得齐,一天能采四五斤,挣个百八十块不成问

2025-05-06

  “小邓啊,婚期定在什么时候?我们来给你送祝福,咱年轻人现在都流行婚事新办啦!”近日,潍坊市坊子区凤凰街道虞舜社区工作人员来到即将举办婚礼的新人家中,为新人送

2025-05-06

  春回大地,在莒县田间地头,农机闹春耕,农人忙农事,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勾勒出一幅“人勤春早”的生动画面。  抓宣传强服务 打好春耕“保卫战”  近

2025-04-24

  为充分发挥公共法律服务职能作用,切实保障广大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日前,山东省司法厅联合省残联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法律服务工作的若干措施》。  完善残疾人公共法

2025-04-24

  “十四五”期间,潍坊市积极争取中央、省级资源环境财政资金共计23.7亿元。其中,大气、水、土壤等生态环境保护资金11.9亿元,林业、自然资源和矿产等保护资金8.3

2025-04-24

  为强化医保基金监管,营造全社会共护医保基金安全的良好氛围,2025年4月23日-25日,曲阜市口腔医院开展“医保基金安全靠大家”集中宣传月活动,以多渠道、多形式宣传

2025-04-24

热门推荐

阅读排行

首页 | 新闻 | 财经 | 娱乐 | 房产 | 公益 | 时尚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环保 | 法治 | 人员查询

运营单位:北京竣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泥洼北路6号院9号楼二层203-1520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 京ICP备2025122738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554号

Copyright © 2025-2030 中国城乡观察网 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axlt6@qq.com    电话:4000123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