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 > 

三代人砥砺奋斗 深山里茶茂鱼跃

2025-06-30 来源:人民日报

  今年5月,两岔河冷水鱼三产融合示范园一期项目建成投产。  仲夏的商洛,绿满山梁。山阳县延坪镇的深山谷壑间,茶香氤氲,鱼跃清波。这幅产业兴旺的画卷并非天赐,而是三代人接续奋斗,用汗水在这“九山半水半分田”里实现的彻底改写。

茶香漫山 从两株野茶到万亩金叶

  1974年,余美才甫任枫树村党支部书记,肩挑重担上山垦荒。汗水浸透泛黄的背心,担子两端一头是家徒四壁的至亲,一头是“深山野洼吃到荒”的深度贫困村。党旗下的誓言灼心,而现实如扁担磨破肩头,隐痛难消。

  劳作间隙,两株油亮墨绿的野生茶树蓦然映入眼帘。“野茶既可存活,村中能否引种?”此念一生,余美才迅即行动:日间遍访专家实地调研,夜晚苦读资料潜心钻研……经不懈求索,终为枫树村觅得破局良方——茶产业。

  “当年我还年幼,只记得父亲为种活茶树,披星戴月,带领300多名乡亲昼夜奋战,硬是凭双手垦出第一片茶园。”余美才的儿子余毕福忆及父亲拓荒场景,感慨良多。

  茶园初成,余美才未敢稍歇,忙着攻关技术。日行茶垄间,察长势、录数据;夜伏油灯下,研典籍、求精艺。功夫不负有心人,自紫阳引种的茶苗终于在枫树村试种成功。5年后,他远赴长沙、杭州购进制茶设备,创办村办企业“枫树茶厂”。截至1994年,茶园面积已达2000亩,仅茶叶一项,村民人均年增收200元。

  此后,“茶二代”余毕福接棒父亲产业重担。在其引领下,创立“延丰”等知名品牌,推广技术“传帮带”,建成茶园2万多亩、标准化茶厂7座、生产线9条,拥有专卖店9家,年产茶叶逾2万公斤。茶产业年带动全链收益近亿元,实现户均年增收8000多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30万元。

  如今,“茶三代”余忠成已深耕茶树科管与制茶技艺十余载。他坦言:“枫树村茶产业规模逐年提升,种、产、销一体化模式已经成熟。”对于产业升级,他的父亲余毕福寄希望于年轻一代:“我的思路或许显得保守,然而传承父辈信念矢志不移。相信不久,后辈一定能引领茶产业再攀新高。”看着儿子带领企业前行,他满怀希冀。

  茶香氤氲,产业长青。枫树村的蜕变,凝结着三代茶农的坚守与汗水,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鱼跃深谷 变恶水穷山为金山银山

  同时期的两岔河村,虽地处枫树村上游,却无种茶地利。“野猪绕道”的险峻山势,曾将两岔河人牢牢困于贫困,目睹枫树村靠茶兴业的热潮,时任两岔河村党支部书记的陈家全坐立难安。

  陈家全率领群众日翻山岭测绘,夜里共同研讨。经过一年多考察,他做出改写全村命运的决定:开山、改河、造田。全村男女以铁锤、洋镐、铁锹、竹篮为工具,一锤一镐砸向铁硬岩石,一笼一筐运走废石渣土,誓以一代人之力,凿穿161米泄水洞。1995年,泄水洞贯通,至2016年,时任村党支部书记朱忠宝积极争取项目,将泄水洞拓宽至50年一遇泄洪口径。“水从他途走,良田自然生”,当地人硬是从穷山恶水中夺回50多亩耕地。与两岔河同赴开山壮举的西河、中节二村,因工程量小,早已贯通天堑两处,共拓田地40多亩。

  土地虽得,困境未消。两山夹一川的地形,乱石遍地的土质,致使作物日照不足、养分匮乏,产量难以提升。如何盘活新增耕地,成为三村发展的新挑战。

  2011年,中节村率先破局。深挖本地水资源禀赋,组织骨干远赴山东等地考察,立足村情市况,确立冷水鱼为主导产业,成功招商山阳县恒远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投资380万元,建成鱼池46口,养殖鲟鱼20万尾,年销30万斤,年产值达600万元。

  西河村看见成效,不甘人后。采取“两步走”策略:先招商引进鱼场两座,再自建鱼场一座,与中节村鱼场串珠成链,形成年产128万斤冷水鱼的养殖集群。依托“好山好水养好鱼”的生态优势,积极开拓西安、广州、北京、郑州等市场,40亩鱼场年产值逾3200万元。

  2024年,两岔河村厚积薄发,后来居上。在现任村党支部书记邓付宏的坚持下,三代人合力开凿的泄洪洞被拓宽至100年一遇泄洪口径,凭借50亩集中连片土地优势,总投资5500万元,分两期建设年出栏量超160万斤的冷水鱼养殖基地,并配套建设鱼子酱精深加工厂一座。更联动周边景区,以“养鱼、品鱼、游鱼、钓趣”及高端鱼主题民宿为特色,着力打造集产业养殖、休闲餐饮、文旅观光于一体的三产融合示范园。届时,又一个产值超亿元的产业链,将在延坪人勤劳的双手中拔地而起。

  鱼跃清波,山水相依。冷水鱼产业无中生有,凝聚着大山儿女的不屈奋斗。

  如今,延坪百姓待客的香椿炒腊肉、豆豉焖肉飘香,杯中茶汤透绿,其背后,是延坪人代代赓续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责任编辑:汪编辑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观察网,所有自采资讯(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4000123612

相关阅读

  6月24日,记者走进西安市阎良区关山街道北冯村、樊家村、关山村,深入了解这三个村庄以党建为引领、以产业为支撑、以民生为根本,从“环境整治”到“产业升级”再到“治理创新”,绘就新时代乡村振

2025-06-30

  今年5月,两岔河冷水鱼三产融合示范园一期项目建成投产。  仲夏的商洛,绿满山梁。山阳县延坪镇的深山谷壑间,茶香氤氲,鱼跃清波。这幅产业兴旺的画卷并非天赐,而是三代人接续奋斗,用汗水在这“九

2025-06-30

 6月16日,记者从宝鸡市农业农村局获悉:广州市农业农村局日前公布第十四批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认定名单,扶风县九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蔬菜基地入选,为本批次陕西省唯一入选基地。至此,宝

2025-06-30

  仲夏时节,青山如黛,溪水潺潺。在丹凤县竹林关镇桃花谷景区里,昔日游人观赏的千亩桃花林,如今已是硕果累累、红艳满枝。采摘园内,游客们挎着篮子,穿行在挂满沉甸甸夏桃的树下,欢声笑语在山谷间回荡,空

2025-06-30

  6月22日,商州区三岔河镇闫坪村田园综合体热闹非凡,由民进商洛市委员会和商州区农业农村局、区文旅局等部门联合主办的“稻香田园・乐享农耕”插秧大赛在此举行,村民、游客及农业爱好者齐聚田间,

2025-06-30

  6月26日,记者从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为贯彻落实《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陕西省市场监管局会同陕西省发改委、陕西省工信厅、陕西省商务厅、陕西省文旅厅等24个厅局,制定

2025-06-30

  6月23日,记者从铜川市林业局获悉:近日,该局探索建立“保险+古树名木”新模式,与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铜川中心支公司签订了古树名木责任保险,将市域内30株重要古树名木纳入保险范围,积极

2025-06-30

  “拐枣树栽下后,树下可以套种石斛、柴胡等药材。”6月10日,旬阳市关口镇群众胡昌胜在自家拐枣地里仔细查看拐枣树的长势。去年,他种植的5亩拐枣树为他带来了5万

2025-06-24

热门推荐

阅读排行

首页 | 新闻 | 财经 | 娱乐 | 房产 | 公益 | 时尚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环保 | 法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运营单位:北京竣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泥洼北路6号院9号楼二层203-1520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 京ICP备2025122738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554号

Copyright © 2025-2030 中国城乡观察网 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axlt6@qq.com    电话:4000123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