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市农业农村局:有效推进“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
聚焦“两清”攻坚,激活乡村颜值焕新引擎。对农村残垣断壁、乱堆乱放情况进行全面排查摸底,建立分类动态管理台账,按照“先重点后一般、先易后难”原则,制定“一处一方案”,实现清理修复工作靶向发力。同时,常态化组织大规模卫生大扫除行动,聚焦村庄内外、道路河道等关键区域,集中攻克乱堆乱放、残垣断壁等“顽疾”,同步建立长效管护机制,防止问题反弹。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开展大规模卫生大扫除342次,清理乱堆乱放点位21736个;建立残垣断壁清理台账,共罗列应清理、修复点848处,已完成清理30处、修缮698处,综合清理率达85%。
推进“两改”治理,全面提升环境质效。结合乡村实际需求与发展定位,制定农村卫生厕所、畜禽圈舍改造专项规划,明确年度任务清单与时间节点,确保改造工作与乡村风貌提升、产业发展相协调。针对不同农户家庭情况建立个性化改造台账,并实行全流程监管,聘请专业人员现场指导,确保改造项目符合标准、经久耐用。同时,通过政策宣讲、典型示范等方式,引导群众主动参与改造,让“两改”成果真正惠及于民。截至目前,已完成农村卫生厕所新(改)建2326户,完成年度任务的77.53%;完成畜禽圈舍改造73户。
深化“两治理”行动,筑牢乡村生态保护屏障。立足各村自然条件与污染实际,推广低成本、易维护的生态治污技术,统筹推进污水管网建设与分散式治理,分类施策破解农村污水治理难题。借助贵州省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数字化监测平台,构建“网格化”管理模式,实现垃圾清运、污水管控实时追踪与动态监管,提升治理效率与智能化水平。同时,持续增配环卫设施,加快垃圾转运站、收集点建设,扩大设施覆盖范围,构建“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同步推进黑臭水体治理,净化乡村生态环境。截至目前,建成垃圾转运站12座、垃圾收集点1788个,配备分类垃圾桶7800个、清运车17辆,实现30户以上自然村寨垃圾收运设施覆盖率超95%,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行政村设施正常运行率达100%,累计处理垃圾11.1667万吨,垃圾清运率100%。
开展“卫生家庭建设行动”,厚植乡风文明根基。以“巾帼家政进农村(社区)”为载体,整合家政公司、专业机构等资源,组建专业服务团队,通过技能培训、入户宣讲等形式,普及卫生健康知识与家政服务技能。建立卫生示范村、“绿色家庭”等评选制度,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与主动性,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同时,以卫生家庭建设为抓手,将文明卫生理念融入乡村治理全过程,通过典型示范引领,推动形成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精神支撑与文明保障。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开展卫生家庭建设暨巾帼家政技能普及培训230余场,惠及群众2.3万余人,成功打造卫生家庭建设示范点14个、卫生示范村20个,评选各类示范典型超7万个,创建国家级、省州级卫生镇村60余个。
责任编辑:郑容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观察网,所有自采资讯(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4000123612
相关阅读
2025-09-19
2025-09-19
2025-09-19
2025-09-19
2025-09-19
2025-09-19
2025-09-19
2025-09-11
热门推荐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