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 > 

广西探索离岸深水区白蝶贝养殖技术

2025-09-23 来源:网络

  日前,广西虾类贝类创新团队传出喜讯,由该团队联合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钦州综合试验站在北海市银海区海域离岸8公里、水深15米处投放的首批白蝶贝幼苗喜获成功,经过2个多月的精心管护,2—3毫米的白蝶贝苗种平均规格已达2厘米。监测表明,白蝶贝幼苗成活率高、生长均匀。这标志着广西在离岸深水区探索养殖白蝶贝取得阶段性成功。

  史料记载,产于古代合浦(今属北海市)附近海域的南珠,因其晶莹剔透、玉润浑圆,有“天下第一珠”之美誉。1958年马氏珍珠贝人工插核育珠试验获得成功,1959年中国第一颗海水珍珠养殖成功,结束了合浦乃至全国海水珍珠纯天然采集的历史。从20世纪60年代起,有关单位开始对白蝶贝及其珍珠养殖进行研究,但未见成熟的技术应用于生产。

  据广西虾类贝类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江林源介绍,白蝶贝是被誉为“珍稀瑰宝”的大型珍珠贝类,其孕育的珍珠颗粒硕大、光泽冷艳,直径可达18毫米,兼具珠宝与药材双重价值。然而,白蝶贝对水质、水温、饵料的要求苛刻,传统滩涂与内湾珍珠养殖海域因污染和过度捕捞,造成白蝶贝野生种群几近灭绝,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探索离岸深水区白蝶贝养殖技术就成了广西贝类创新团队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

  2025年6月,创新团队同时联合广西海洋科学院、北海金不换水产有限公司和南宁龙钰珠宝有限公司,在北海市银海区海域离岸离岸深水区,采用“浮排吊养+海底沉养”双模式开展白蝶贝试养。

  与近岸水域相比,离岸海区水体交换多、污染物少,天然饵料充足,温度受陆地影响小,为白蝶贝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使白蝶贝幼苗在两个月内平均壳高达2厘米且成活率高。“白蝶贝壳高一般为25—28厘米,是马氏珠母贝的4—5倍,所产珍珠直径超过12毫米,远胜马氏珠母贝的6—7毫米,售价更高。”江林源说。

  相关专家称,离岸深水区成功养殖白蝶贝,表明北部湾离岸海域水质、温度及饵料条件均能满足白蝶贝早期生长需求,此举打破了以往只能在内湾传统养殖珍珠的局限,攻克了深远海养殖珍珠的难题,为科技赋能振兴南珠奠定了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郑容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观察网,所有自采资讯(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4000123612

相关阅读

  近日,自治区审计厅与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联合印发《广西资源环境审计与生态环境执法工作协作机制》,构建资源环境审计监督与生态环境执法贯通协同、资源共享、效能提升的现代

2025-09-23

  日前,广西虾类贝类创新团队传出喜讯,由该团队联合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钦州综合试验站在北海市银海区海域离岸8公里、水深15米处投放的首批白蝶贝幼苗喜获成功,经过2个多月

2025-09-23

  近日,在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古城镇桂洪村,只见压路机正将昔日泥泞狭窄的村道平整拓宽;村民们齐心协力,将老旧窄桥翻新加固;废弃破旧的学堂也在村干部带头筹款筹劳下,变身成

2025-09-15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壮阔实践中,如何以细微之处撬动人居环境的蝶变?西林县古障镇古障村三卡屯给出了生动答案。这个村寨以家家户户的庭院为支点,将“户户行动自觉&rd

2025-09-15

  今年以来,玉林市陆川县温泉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党员亮身份、当先锋、作表率,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切实增强群众获得

2025-09-15

  总投资5亿元的铝精深加工重点项目落地建设,为广西田林县铝产业迭代升级注入强劲动能——这背后,是一场跨越粤桂两地的“三顾茅庐”式招商“长跑

2025-09-15

  9月4日下午,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消费者协会换届大会暨第五届理事会一次会议在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召开。会议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领导机构,审议通过协会章程修订案和财务管

2025-09-15

  近日,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洛阳镇永权村才腊屯、永权村地脉屯以及地蒙村才花屯分别组织召开“新风环江”村情民意恳谈会。村民们围坐一堂、踊跃发言,围绕村规

2025-09-15

热门推荐

阅读排行

首页 | 新闻 | 财经 | 娱乐 | 房产 | 公益 | 时尚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环保 | 法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运营单位:北京竣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泥洼北路6号院9号楼二层203-1520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 京ICP备2025122738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554号

Copyright © 2025-2030 中国城乡观察网 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axlt6@qq.com    电话:4000123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