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 > 

安徽铜陵:一朵花“开”出亿元产业链

2025-07-04 来源:人民日报

  夏日里,安徽铜陵凤凰山下的数千亩凤丹繁花落尽,但围绕凤丹的“花事”却在火热延续:凤凰山村的凤丹种植基地里,一棵棵凤丹苗茁壮成长,生机勃勃;凤丹加工车间里机器运转声此起彼伏,牡丹籽油、牡丹花茶等产品不断下线;凤凰山景区的游客络绎不绝,农家乐里飘出阵阵菜香……在今年“五一”假期,凤凰山景区接待游客11万人次,同比增长240%;2024年,凤凰山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54万元;全市凤丹产业链产值达3.5亿元。

  凤丹是铜陵市市花之一,也是铜陵市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其种植历史已有1600多年。在千百年的传承中,这个以花为美、以根入药的独特牡丹品种,已延伸出一条“花可赏、根入药、籽榨油、蕊制茶、瓣提露”的全产业链条。如今,铜陵凤丹正以产业升级和文化赋能的崭新姿态,在铜都大地上书写着“花样”文章。

  “花开四季”的转型密码

  “过去只在凤丹花开时忙活一个月,现在是灶火四季不熄,比以前当矿工强多了!”正午时分,凤凰山景区相思树旁的必胜饭庄里,62岁的村民凤必胜将铁锅颠得铿锵作响,满脸笑意。

  凤凰山景区群山环绕,空气清新,景色迷人。

  凤丹因产于凤凰山一带而得名,是和洛阳、菏泽牡丹齐名的国内三大名贵牡丹之一。每年4月,凤凰山景区的牡丹园内,包括凤丹在内的200多个品种10万余株牡丹竞相绽放,吸引八方游客踏春赏玩。景区内外的村民也在“赏花经济”的带动下,纷纷开设农家乐,以地道土菜招揽游客。

  然而,凤丹花期不过一月,“凤丹花开游客如织,花谢过后人走园空”的现象长期困扰着当地40余家农家乐的发展,更是景区一直以来亟需解决的难题。

  如何打破“赏花经济”的季节性瓶颈,让“一季火”带动“全年热”?凤凰山景区深入谋划,以花为媒,丰富业态,打造了滴水崖下咖啡屋、凤栖坪观景平台等多个网红打卡点,还打造了萌宠乐园、露营基地等游乐场所,将“赏花经济”延伸为全年体验。今年“五一”假期,景区还利用凤丹花开时节,策划组织了少儿足球邀请赛、凤仪湖飞天表演、凤凰山下弹唱会等精彩活动,带来43万元的景区门票收入和116万元的营业收入。

  安徽金凤投资集团公司总经理张震告诉记者,当前,凤凰山景区正围绕亲水、夜游等消费热点,不断丰富旅游业态,创新消费场景。

  更深层的融合体现在空间重构上。总投资7423万元的凤凰山村精品示范村建设,将凤凰山景区提升纳入重点建设范围;义安区重点打造的文旅品牌工程江南铜谷风景道,串联起凤凰山、永泉小镇、梧桐花谷等5大精品旅游景区,并连续三年在凤丹旅游月举办江南铜谷风景道徒步大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市民游客参与。

  千年文化的基因传承

  凤丹不仅是经济作物,更是承载千年文化的“活化石”。其种植历史可追溯至1600多年前,相传为东晋医药学家葛洪所植。凤丹皮与白芍、菊花、茯苓并称为安徽四大名药,也是全国34种名贵中药材之一。《中药大辞典》曾记载:“安徽省铜陵凤凰山所产丹皮质量最佳。”其制作技艺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凤丹栽培系统更成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游客在牡丹园赏花游玩。

  据义安区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胡桂飞介绍,早在清朝,凤凰山地区就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牡丹皮产区。鼎盛时期的铜陵药用牡丹种植面积达6000亩。然而,受战乱影响,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凤丹产业不断衰落,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凤丹种植面积才开始回升。

  作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和全国闻名的中国南方牡丹商品生产基地,义安区顺安镇凤凰山村的发展与凤丹紧密相连。凤凰山村党委书记张斌介绍,为了发展凤丹产业,凤凰山村成立了牡丹种植专业合作社和丹皮协会,积极传承凤丹种植加工技艺,目前已种植凤丹2000余亩,生产加工的丹皮不仅销往全国各大中型药材市场,还出口至韩国、日本等地。

  “在凤丹产业的引领带动下,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40余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到3.54万元。”张斌表示,该村目前已引入凤丹科技、禾田药业、丰霖农业等企业和部分种植大户组成“凤丹产业联盟”,参与凤丹种植与加工销售,计划用5年时间打造万亩凤丹种植基地。

  亿元产业的科技赋能

  牡丹籽油、牡丹花茶、凤丹花蕊茶、面膜、牙膏……在位于铜陵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铜陵凤丹种植科技开发公司产品展区,各种凤丹产品琳琅满目。在这里,科技的力量正为凤丹这一古老药材源源不断地注入全新的活力与生机。

  “通过对凤丹各个部位的提取加工,我们已开发出药用、食用、日化3个系列30多款产品。”公司董事长聂荣京介绍,该公司已建成2000多亩凤丹良种培育基地、40多亩凤丹精深加工基地,并在全国各地建立了20多万亩牡丹合作种植基地。去年,仅牡丹籽油就生产100吨,产值达3000万元。

  铜陵凤丹种植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工人在生产牡丹籽油。

  凤丹产业的发展需要科技的赋能,也需要政策的引领护航。近年来,铜陵市出台油用牡丹产业发展规划、凤丹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及三年行动方案,推动凤丹产业由传统药用向观赏、油用、精深加工等综合开发利用转变。目前,全市凤丹种植面积达3000余亩,现有凤丹精深加工企业6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2家。其中,去年新成立的安徽荣创牡丹药业公司投资5050万元建设凤丹种植基地,培育的牡丹盆栽有望今年上市销售,芍药鲜切花也将在明年供应市场;安徽凤丹源生物科技公司与合肥工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合作研发的功能性创新产品牡丹口服乳、牡丹系列洗护产品中试已经完成,预计今年7月上市销售。

  “目前已形成了从凤丹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及良种繁育,到凤丹产品精深加工、技术服务和销售的完整产业链。2024年,凤丹全产业链产值约3.5亿元。”铜陵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市将立足凤丹产业基础,全力打造全国南方牡丹传承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全国南方牡丹种质资源保护基地、全国南方牡丹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全国南方牡丹产业融合示范基地、全国南方牡丹文化交流示范基地,力争全产业链产值在2035年突破50亿元。

责任编辑:汪编辑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观察网,所有自采资讯(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4000123612

相关阅读

  一袋袋黄豆被流水线吃进去,经过蒸煮、磨浆、点膏、放花等程序,一张张层厚薄如纸,色泽微淡黄,咀嚼筋而香的千张从机器里吐出,经过工人称重后,打包送往冷库降温并临时储存,当天即通过冷链物流车发往上

2025-07-04

  夏日里,安徽铜陵凤凰山下的数千亩凤丹繁花落尽,但围绕凤丹的“花事”却在火热延续:凤凰山村的凤丹种植基地里,一棵棵凤丹苗茁壮成长,生机勃勃;凤丹加工车间里机器运转声此起彼伏,牡丹籽油、牡丹花

2025-07-04

  为深入推进工贸行业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进一步加强工贸行业安全监管,近期以来,广德市全面加强工贸小微企业安全监管。  精准指导,强化基层基础建设。今年5月,该市出

2025-06-30

  为切实回应农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方位提升乡村生活品质,绩溪县农业农村局积极践行使命担当,以人大代表建议为重要抓手,统筹推进和美乡村建设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聚焦

2025-06-30

  近年来,旌德县兴隆镇三山村坚持绿色发展不动摇,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抓治理促提升,立生态转发展,以“美丽乡村+”助力乡村振兴,

2025-06-30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泾县持续深化“一制度两窗口”工作机制,通过整合多元服务渠道、创新服务响应模式,为企业群众提供更便捷、高效、贴心的政

2025-06-30

  今年以来,绩溪县全面推进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创新推行“零材料、零跑动、零接触”的“三零”极简审批服务模式,推动审批服务实现从“能办”向

2025-06-30

  为切实提升医药服务水平,减轻群众就医负担,近年来,郎溪县医保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通过执行基金专项预付、强化集采监测督促、落实激励机制等

2025-06-30

热门推荐

阅读排行

首页 | 新闻 | 财经 | 娱乐 | 房产 | 公益 | 时尚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环保 | 法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运营单位:北京竣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泥洼北路6号院9号楼二层203-1520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 京ICP备2025122738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554号

Copyright © 2025-2030 中国城乡观察网 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axlt6@qq.com    电话:4000123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