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中长期资金入市制度逐步完善 “长钱长投”稳步推进

2025-06-24 来源:网络

  中长期资金是维护市场平稳健康运行的“压舱石”“稳定器”。今年年初,中央金融办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围绕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卡点、堵点,在长期投资考核制度、投资政策、市场生态建设等方面作出一系列制度安排。

  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实施方案》旨在通过系统性的制度设计和资金引导,推动商业保险资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公募基金等中长期资金持续进入A股市场,提升市场的内在稳定性。政策实施以来,中长期资金入市的速度和规模显著提升,为资本市场注入了长期稳定的新鲜血液,“长钱长投”的市场生态正逐步走向成熟。

  “长钱长投”正逐步形成

  《实施方案》从三方面推动了资本市场“长钱长投”投资风格的形成。

  其一,重点引导商业保险资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职)业年金基金、公募基金等中长期资金进一步加大入市力度,明确稳步提高中长期资金投资A股规模和比例的具体安排。

  从政策效果来看,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正加速落地。今年1月份、3月份,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复开展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第二批试点项目,规模共计1120亿元。5月份,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复同意开展第三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随着第三批试点600亿元资金落地,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总规模将累计达2220亿元。

  其二,《实施方案》突出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对此,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延长投资周期,优化长周期考核机制,有助于淡化市场短期波动,强化长期投资逻辑。

  《实施方案》印发以来,公募基金长期投资改革稳步推进。5月7日,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对基金投资收益全面实施长周期考核机制,其中三年以上中长期收益考核权重不低于80%”。

  与此同时,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也已经推广至企业年金等长线资金。6月13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披露《2025年一季度全国企业年金基金业务数据摘要》,在投资管理情况部分新增“近三年累计收益率”一项。

  “全国企业年金基金首次公布了近三年累计收益率,表明全国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考核导向正向长期转变,预计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将逐步落实。”陈雳说。

  在董忠云看来,《实施方案》建立了与长期资金特性相匹配的长周期考核机制,使得长期资金能无惧短期波动干扰,更专注于长期稳健发展,有效缓解了长期资金因短期业绩压力,过度关注短期趋势的“投资期限错位”困境,显著提高了资金对权益资产波动的容忍度,使“长钱长投”更具可行性。

  “考核机制改革将降低短期业绩压力,推动险资、企业年金、养老基金等逐步转向长期投资。”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表示,险资、养老基金等中长期资金通过权益投资比例上限放宽、考核周期拉长、产品创新等举措,为A股市场注入超万亿元增量资金,推动市场从“规模导向”转向“价值导向”。

  其三,《实施方案》提出,“优化资本市场投资生态。引导上市公司加大股份回购力度,落实一年多次分红政策。推动上市公司加大股份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的运用。”

  董忠云表示,《实施方案》优化资本市场投资生态,在资产端可以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在交易端可以丰富适合中长期资金投资的产品并熨平市场波动,显著降低了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制度障碍。

  陈雳认为,政策松绑下,保险资金权益投资比例上限提高,个人养老金制度扩围,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RQFII)准入简化,同时,产品创新升级,科创板主题基金、REITs扩容等,为中长期资金提供更多投资选择,满足其多样化的风险收益偏好和资产配置需求。

  疏通堵点优化市场生态

  《实施方案》印发以来,推动中长期资金加速入市、构建“长钱长投”市场生态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目前,中长期资金入市在投资范围、产品供给与需求匹配度以及考核与激励机制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亟待完善的问题。

  对此,陈雳分析称,在投资范围方面,部分中长期资金在投资私募股权基金、另类投资等领域受到准入或投资比例的限制,难以充分参与一些新兴市场或特定领域的投资,不利于其进行多元化的资产配置和获取更高的长期收益。

  董忠云认为,目前A股市场机构投资者占比仍然偏低,市场长期存在波动性较大问题,导致机构短期业绩压力增大,中长期资金不得不采取短期化操作,与长期资金特性产生冲突,影响其稳定性。同时,A股上市公司质量及治理水平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长期资金缺乏稳定的现金流回报,降低了其配置A股的动力。

  在产品供给与需求匹配度方面,陈雳认为,市场上适配中长期资金的产品种类和数量仍相对有限,难以满足不同中长期资金的风险偏好和收益目标。董忠云表示,市场产品供给与投资者需求存在错配。权益类产品供给仍显不足,特别是适合中长期资金持有的低波动、高分红产品较为缺乏,影响了长期资金的入市意愿和投资效率。

  此外,陈雳表示,目前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处于探索建立中,部分机构的考核指标仍不够科学合理,对长期投资业绩的考核权重有待进一步提高,且与短期业绩考核的平衡仍需优化,对投资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与长期投资业绩考核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针对以上问题,陈雳认为,下一步,可以从两方面进一步优化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引导:一方面,扩大投资范围与品种,逐步放宽中长期资金的投资范围限制,允许其参与更多元化的投资品种和领域,如增加对私募股权基金、风险投资、绿色金融产品等的投资比例,同时可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开发适合中长期资金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中长期资金的配置需求;另一方面,加强市场培育与生态建设,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的基础制度,提高市场透明度和效率,增强市场的吸引力和稳定性,鼓励上市公司提高质量,加强分红和回购力度,为中长期资金提供更好的投资标的。

  董忠云表示,针对当前中长期资金入市存在的堵点卡点,需要进一步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第一,进一步完善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细化具体标准,避免“一刀切”,完善机构管理人的薪酬制度和激励措施,使其与长期业绩表现更加紧密地挂钩,从而能够真正发挥引导长期投资的作用;第二,继续丰富金融产品创新,加大权益类产品创新力度,开发更多适合中长期资金持有的产品。同时,鼓励指数基金、ETF等被动投资产品发展,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投资效率。

  在田利辉看来,优化政策引导“长钱长投”机制需多端协同发力。在拓宽REITs、并购等退出渠道,可以丰富衍生品工具,也可以动态调整监管规则,逐步提高险资股票投资上限,强化跨部门协作,配套税收优惠与风险补偿政策,降低长期资金入市成本,最终形成“稳定器”与“压舱石”效应。

责任编辑:郑容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观察网,所有自采资讯(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4000123612

相关阅读

  首批民营创投机构科技创新债券(简称“科创债”)成功发行。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简称“交易商协会”)近日披露,交易商协会组织中债信用增进公司

2025-06-24

  中长期资金是维护市场平稳健康运行的“压舱石”“稳定器”。今年年初,中央金融办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

2025-06-24

  近一段时间以来,伴随着稳增长政策的落地,中国经济展现出巨大韧性,多家外资机构也纷纷上调了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与此同时,较低的估值水平,以及仍在持续中的价格重估叙事

2025-06-24

6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2205亿元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维持1.4%不变。鉴于当日有2420亿元逆回购到期,以逆回购口径计算,

2025-06-24

  个人养老金投资收益部分需要按照3%纳税吗?人社部24日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作出解答。  按照《关于在全国范围实施个人养老金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公告》政策规定,个人养

2025-06-24

  6月17日至20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招商团队以“特种兵”式姿态密集转战四川、深圳、山西、陕西等地,成功签约光热发电一体化、清洁能源装备制造、绿电制氢、生物基乙二醇及天然气液

2025-06-23

  今年“618”期间,林州市石板岩镇有了自己的“空中邮路”。6月17日,一架无人机如同翱翔天际的飞鸟,稳稳落在海拔1300米的石板岩镇上坪村。

2025-06-21

  近日,市发改委印发《关于开展重点领域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贷款贴息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与研发等八大重点领域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贷款贴息的支持力度,预计获支持的项目在贴息期内融

2025-06-20

热门推荐

阅读排行

首页 | 新闻 | 财经 | 娱乐 | 房产 | 公益 | 时尚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环保 | 法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运营单位:北京竣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泥洼北路6号院9号楼二层203-1520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 京ICP备2025122738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554号

Copyright © 2025-2030 中国城乡观察网 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axlt6@qq.com    电话:4000123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