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时代报告剧《在一起》还原十个真实的抗疫故事

2020-10-09 来源:光明日报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从春节假期的至暗时刻、人心惶惶,到国庆假期的熙熙攘攘,一切如常,抗疫题材时代报告剧《在一起》应运而生。该剧由国家广电总局全程组织指导,国家卫健委和上海市委宣传部、湖北省委宣传部、武汉市委宣传部大力支持,上海广播电视台和耀客传媒、尚世影业共同出品,从2月份筹备到9月底播出,再到10月8日收官,无论是热度还是口碑均表现不俗。

  1 以小见大,致敬无名英雄的无私奉献

  电视剧《在一起》由《生命的拐点》《摆渡人》《同行》《救护者》《搜索:24小时》《火神山》《方舱》《我叫大连》《口罩》《武汉人》等十个单元故事组成,全部取材于抗疫期间的真人真事,从普通人的视角,以克制内敛、真实还原的镜头风格复刻了“虽熟悉但又陌生”地发生在抗疫过程中的故事。

  作为一部时代报告剧,《在一起》整体风格以小见大,每个单元故事的主角和其他角色群像包括了武汉本地医护工作者、各地援鄂医疗队、外卖小哥、志愿者、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解放军医疗队、广大武汉居民等。很多角色并不是在疫情期间做出了丰功伟绩,他们只是在履行着本职工作,但他们就是涓滴汇海的中国力量,他们既是小人物又是大英雄。

抗疫题材时代报告剧《在一起》剧照 资料图片

  《在一起》制片人孙昊介绍:“写普通人、写真人、写小事、写真事是《在一起》的创作原则。剧中绝大多数故事均有原型参照,取材于疫情期间各行各业的真实人物和真实事件。”《生命的拐点》单元中张汉清的原型为患有渐冻症依然战斗在一线的抗疫英雄张定宇;《同行》单元中乐彬的原型为曲线回鄂参与救援的感染科医生朱彬;《摆渡人》单元中辜勇的原型为疫情暴发初期无数选择贡献自己微薄力量的普通人,他们是奔走在城市里的外卖小哥、快递小哥、志愿者的合体;《火神山》中陈如的原型是曾在火神山医院奋战过的陈静护士长,源自真实的力量,震撼且有温度。

  其他角色的故事也同样是我们曾在新闻报道中听闻过的感人事迹。《生命的拐点》中,谭松林和柳小可夫妇,原型是金银潭医院的涂盛锦和曹珊夫妇,他们为了方便工作,避免传染家人,曾在车里住了23天;儿子救治期间,一直陪护在侧,得知儿子去世后,提出捐赠遗体供医学解剖的老母亲;还有为方便工作剪去长发的女性医护人员……

  《在一起》通过一个个真实又感人的故事,讴歌了疫情期间无数普通人牺牲小我、牺牲小家、成全他人、成全大家的奉献精神,致敬了他们为抗击疫情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拍摄期间,《在一起》剧组曾举办主创交流座谈会,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朱咏雷在会上表示:“这次创作虽都是聚焦小人物,但不影响呈现一个重大现实主题。从某种层面上说,小人物也是大英雄。”

  2 样态新颖,纪实风格下呈现丰富的类型特色

  “时代报告剧”是国家广电总局提出的一个概念,即以较快速度创作、以真实故事为原型、以纪实风格为特色的电视剧作品,以反映现实生活为己任,以表现社会生活中的真善美为创作目标。

  《在一起》作为时代报告剧接力的第一棒,全剧十个单元均由国内现实主义创作领域最优秀的编剧、导演担任主创,汇集了张黎、沈严、曹盾、杨文军、杨阳等导演,六六、高璇、任宝茹、徐速、梁振华等编剧,张嘉益、雷佳音、朱亚文、海清、刘敏涛等数位实力派演员。回顾过去的7个月,从策划剧本、邀请幕后主创、组织演员到多个剧组同时“反季节”拍摄,都是在“时间紧、任务重”的压力下推进,尤其是十个单元故事既彼此独立又要各自精彩,并不容易。

  首先,作为电视剧的叙事方式,两集为一个单元的短篇幅很难叙述出一个完整、跌宕起伏又打动人心的故事;其次,突出不同单元故事之间的风格与特色,避免带来观看疲劳,也成为一个难题。因此,全剧统一在纪实风格的基础上,又力求呈现出丰富的类型特色和鲜明的风格。有相对冰冷客观的《救护者》和《生命的拐点》,也有非常接地气、充满烟火气的《摆渡人》和《武汉人》,还有相对温暖明亮的《我叫大连》和《方舱》……尤其是《救护者》,长镜头之流畅、医疗细节之严谨、现实环境之还原都备受好评。

  谈及拍摄感受,导演曹盾说:“这次拍摄《救护者》,需要我们在很短的时间里学习大量的专业知识,参考医生给我们提的建议,哪怕一个细小的动作、一个操作流程都必须符合专业标准。我觉得这是比较难的,但是最终我们都克服了。”整部剧呈现出的纪实风格,也源于主创们在前期进行了大量的采访调研。在剧本集中创作的三、四月份,编剧六六冒险进入武汉采访并收集素材,其他编剧也通过远程采访等方式对大量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进行访谈;主演靳东、陈数等都与原型人物进行了面对面交流,最直观的感触成为他们在塑造角色时的珍贵情感体验。

抗疫题材时代报告剧《在一起》剧照 资料图片

  3 快速创作,反映现实展现社会生活中的真善美

  时代报告剧《在一起》的创作,是一场中国影视力量与时间的赛跑。创作团队从今年2月的火速成军,到4月第一个故事开机、5月与6月的集中拍摄,再到8月的全剧杀青——历经了7个月艰苦而又充满激情的创作。《在一起》从一个创意,到如今呈现的十个丰满、催人泪下的故事,不仅是对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实践,也是影视工作者对抗疫英雄的致敬。

  尤其是在拍摄《我叫大连》和《武汉人》单元时,正值北京疫情反弹,在严峻的防控形势下,剧组一方面要克服防控工作带来的种种限制;另一方面要做好剧组内的疫情防控。这种排除万难的精神,凸显了影视行业的使命与担当,展现了影视从业人员的精神风貌。

  《在一起》是现实与艺术的高度融合,通过镜头展现真实、平凡与感动,还原了一个又一个朴实而感人的抗疫故事,“真实”成为被观众讨论最多的共识。《武汉人》《摆渡人》等单元选择以基层社区工作者与外卖小哥这些最普通的人为主角,在疫情期间他们可能并不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但这份特殊时期的无私坚守、互爱互助,恰恰展现了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注重用细节塑造人物,打动观众,也是《在一起》的另一大特色。

  倪妮在采访中说:“医护人员在一线工作需要长期穿防护服、戴口罩和护目镜,一戴可能就是6到8个小时,脸上会有压痕,长期往复几个月都是这个状态。当时我们参考了很多图片,我和蒋欣在不拍戏的时候,也会戴上护目镜,希望尽量真实地展现一线医护工作者的样子。”

  孙昊介绍:“为符合抗疫期间医护人员的真实状态,剧中饰演医护人员的演员选择素颜出镜,脸上的口罩和护目镜痕迹甚至清晰可见,不刻意煽情,却又能让人潸然泪下。”

  除展示剧中人物勇敢、善良的一面,《在一起》还通过镜头语言展现了他们作为普通人面对疫情,会害怕、想逃离、有情绪、有脾气的真实一面,人物更加鲜活立体。

  作为一部“短平快”的时代报告剧,在创作推进过程中,《在一起》也不断根据疫情的发展和最新的情况进行调整。《我叫大连》单元,原型人物在近期大连出现零星病例时再次加入到抗疫一线的战斗中,剧组为此专门在关机后又加拍了“重当志愿者”的情节;《口罩》单元,将全剧的故事线延伸到“复工复产”的阶段,最大化体现了抗疫的实时进展。

责任编辑:admin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观察网,所有自采资讯(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4000123612

相关阅读

北京日报记者获悉,曾主演电影《海囚》,参演《小花》《霸王别姬》等电影的著名演员隋永清日前在北京去世。

2025-05-19

电影《心理有秘密》以小家困境展现心理健康的家庭群像
聚焦于三位不同年龄段女性心理健康的家庭群像电影《心理有秘密》由导演闯闯执导,郑昊、张民监制,郑昌明担任总策划,叶文龙担任出品人,韩新军、曾妍担任编剧,郑昊、刘园媛

2025-05-19

儿童剧《缇娜托尼·星星的秘密》北京启动驻演
  日前,由大麦旗下酷小麦亲子厂牌自制的互动冒险音乐儿童剧《缇娜托尼·星星的秘密》在北京奋逗剧场正式开启驻场演出。这是继《钢铁飞龙》《小狼乐宾之我的伙伴》后

2025-05-19

《妻子的浪漫旅行2025》收官 卢靖姗韩庚体验宋代婚俗共饮合卺酒
  5月16日,由湖南卫视、芒果TV打造的创新型家庭关系成长类真人秀《妻子的浪漫旅行2025》正式收官。本季15天的国际研学之旅,四组夫妻带观众们一起走过6国10城,在不同文化背景

2025-05-19

  近期,一些聚焦亲情叙事的影视作品引发观众情感共鸣,如《六姊妹》《北上》《青山是故乡》《180天重启计划》《水饺皇后》等。亲情是萦绕人们一生的生命体验和情感联接。影

2025-05-19

《以美之名》呈现出医疗剧的新样态
  医疗剧是职场剧经久不衰的类型,从上世纪90年代的港剧《妙手仁心》到新世纪之初的日剧《白色巨塔》、美剧《实习医生格蕾》,不知有多少80、90后的电视儿童是因为看了这些作

2025-05-19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袤的土地上,有着一朵朵“白云”,这些“白云”小巧精致,是当地农民的收入来源。这就是棉花。近日,一部名为《地上的云朵》的纪录电影登陆全国院线,向人们展示着新疆棉花背后的动人

2025-05-16

第7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13日至24日在法国南部举行,包括《狂野时代》《风林火山》《花漾女子杀人事件》等多部华语片入围,同时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名导大师新作,也将在接下来的十多天与全世界的媒体和观

2025-05-13

热门推荐

阅读排行

首页 | 新闻 | 财经 | 娱乐 | 房产 | 公益 | 时尚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环保 | 法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运营单位:北京竣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泥洼北路6号院9号楼二层203-1520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 京ICP备2025122738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554号

Copyright © 2025-2030 中国城乡观察网 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axlt6@qq.com    电话:4000123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