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

美国加征关税重创德国汽车业

2025-08-07 来源:网络

  2025年以来,美国总统特朗普重返白宫后推行的激进关税政策对全球汽车产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其中,德国汽车制造商成为这一关税政策的“重灾区”。近日,美国与欧盟达成贸易协议,将关税税率下调至15%,对德国车企的压力有所缓解,但仍高于2024年底2.5%的水平。在全球汽车行业面临制造成本上升、销量下滑和电动汽车转型压力的背景下,新协议虽避免了全面贸易战,却未能完全消除德国车企的困境。

  美国加征关税举措不仅针对德国车企,还涵盖了日本、韩国等其他主要汽车制造商。德国作为欧洲最大的乘用车出口国,受到的冲击尤为显著。德国汽车制造商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度较高,2024年德国对美出口的汽车和零部件占其总出口的近20%。美国加征关税举措直接推高了德国车企的出口成本,迫使企业重新评估其全球供应链和生产布局。

  经过数月紧张谈判,7月27日,美国与欧盟达成新贸易协议。协议将大多数欧盟商品的关税降至15%。协议还包括欧盟承诺在2028年前购买7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产品、追加6000亿美元对美投资,以及对部分商品(如飞机及零部件、某些化学品和农产品)实现“零关税”。德国总理默茨表示,协议避免了“全面贸易战”,但德国工业界认为15%的关税仍对德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构成“巨大负面影响”。

  德国汽车行业因其高度全球化的生产模式和对美国市场的依赖,成为美欧贸易战的主要受害者。

  首先,美国加征关税举措对德国车企的财务状况造成重创。有媒体分析,受美国关税影响,预计德国三大车企(即梅赛德斯-奔驰、大众和宝马)今年的现金流减少超过100亿美元。具体来看,梅赛德斯-奔驰今年的现金流预计将从110亿美元骤降至约30亿美元;大众的现金流预计下降至38亿美元,不足去年95亿美元的一半;宝马的现金流则预计小幅下降至50亿美元。

  关税直接推高了出口至美国的汽车和零部件成本,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德国多家车企近来发布的财务数据显示,奥迪今年上半年税后利润同比下降37.5%,保时捷二季度营业利润同比暴跌91%,而梅赛德斯-奔驰二季度净利润同比暴跌69%。这些数据反映了美国关税政策对德国车企财务状况的沉重打击。

  其次,德国汽车行业近年来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能源危机和电动汽车转型的高成本,美国关税政策进一步推高了出口和供应链成本。德国车企在美国销售的高端车型多依赖欧洲生产的零部件,15%的关税虽低于此前水平,但仍显著增加了成本。此外,美国对钢铝维持50%的关税,对汽车供应链造成额外压力。美欧贸易协议虽提出以配额制替换高关税,但具体细节尚未明确,短期内难以缓解供应链紧张局面。

  最后,高关税推高了德国汽车在美国市场的价格,削弱其竞争力。关税从2.5%升至27.5%后,德国对美出口汽车销量已出现下滑。新协议将关税降至15%,缓解了部分压力,但仍高于历史水平,消费者购车成本上升可能进一步抑制需求。今年3月,美国关税政策宣布后,德国车企股价暴跌,宝马、大众和保时捷跌幅为13%至25%。美欧贸易协议公布后,车企股价短暂上涨,但随后回落,反映了市场对车企长期盈利能力的担忧。

  美欧贸易协议将汽车关税从27.5%降至15%,让德国车企短暂地喘了口气。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表示,协议为行业带来了“急需的确定性”,避免了30%关税的最糟糕后果。默茨称协议“保住了核心利益”,防止报复性关税对跨大西洋贸易的进一步破坏。此外,协议为部分零部件设立“零关税”,可能间接降低供应链成本。

  然而,尽管关税税率下调,15%的税率仍远高于此前关税税率,对德国车企的利润空间构成较大压力。德国工业联合会董事尼德马克称协议为“痛苦的妥协”,指出其对出口导向型产业的“巨大负面影响”。此外,美国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生产的汽车维持25%的关税,而欧盟车辆享受15%的关税,可能使德国车企在美国市场获得相对竞争优势,但供应链复杂性可能抵消部分好处。

  此外,美欧贸易协议对德国就业与生产转移构成潜在风险。德国汽车研究中心主任杜登霍夫表示,15%的关税可能导致欧洲车企及其供应商损失高达7万个就业岗位,因为企业可能将生产转移至美国以规避关税。例如,大众正考虑在美国新建奥迪工厂,宝马和梅赛德斯-奔驰也可能扩大在美产能。然而,建厂需要耗费数年时间并进行高额投资,短期内难以弥补损失。

  美国加征关税举措并非德国汽车行业面临的唯一挑战。近年来,全球汽车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德国车企在多重危机中艰难生存。一方面,德国车企正投入巨资推动电动汽车转型,以应对全球碳中和目标。大众汽车计划到2030年投资1800亿欧元,但美国关税政策导致的现金流减少可能迫使企业削减研发预算,延缓转型。美欧贸易协议虽缓解了部分压力,但高关税仍可能限制企业在电动汽车领域的竞争力。

  另一方面,俄乌冲突引发的能源危机和芯片短缺已对德国车企造成冲击。美国加征关税举措及美欧贸易紧张进一步扰乱了供应链稳定。美国对钢铝加征50%的关税和对墨西哥加征25%的关税,增加了德国车企的零部件成本。美欧贸易协议中的配额制谈判可能为供应链带来一定缓解,但不确定性依然存在。

  总之,美欧贸易协议为德国汽车行业提供了一定缓解,避免了更严重的贸易战。然而,15%的关税仍对利润、销量和供应链构成压力,叠加电动汽车转型和地缘政治风险,德国车企面临多重挑战。未来,德国汽车行业必须在危机中寻找机遇,通过创新和战略调整重获竞争力,同时警惕贸易保护主义对全球经济的潜在反噬。

责任编辑:郑容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观察网,所有自采资讯(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4000123612

相关阅读

  2025年以来,美国总统特朗普重返白宫后推行的激进关税政策对全球汽车产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其中,德国汽车制造商成为这一关税政策的“重灾区”。近日,美国与

2025-08-07

  今年年初,巴雅拉格发现,村里新建的车棚并网发电了。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吉日嘎朗图镇格更召嘎查(村),电动汽车、三轮车整齐停放在一座充电车棚里,电流从棚顶的光伏

2025-08-07

  载着乘客的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在城市中心自如穿梭,装满新能源汽车的汽车运输滚装船接连起航,更多自主品牌不断加强产业链协同……“十四五”

2025-08-07

  7月30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以下简称“长安”)首次媒体沟通会上,董事长朱华荣感叹:“我看到了满满的机会”,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从公告到成立56天的极速

2025-08-07

奕派科技 东风的最后一张牌?
  新央企长安汽车集团(以下简称“长安”)成立大会三天后,8月1日,东风汽车集团(以下简称“东风”)在大本营武汉举办了东风奕派科技成立战略发布会。东风与长

2025-08-07

  为摆脱在中国市场表现不佳的态势,多家德日外资车企近期调整中国业务,通过牵手中国软件厂商,快速切入智能化应用赛道,在纯电动业务方面降速,转向发挥既有燃油车优势。业内人士

2025-07-30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前6个月,全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双突破1500万辆大关。虽然中国汽车产业增长势头强劲,但无序竞争、虚假宣传、利润下滑等问题也随之而来,还出现

2025-07-30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加速“出海”。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出口308.3万辆,同比增长10.4%,汽车产业活力持续释放。  对于中国车企

2025-07-30

热门推荐

阅读排行

首页 | 新闻 | 财经 | 娱乐 | 房产 | 公益 | 时尚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环保 | 法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运营单位:北京竣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泥洼北路6号院9号楼二层203-1520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 京ICP备2025122738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554号

Copyright © 2025-2030 中国城乡观察网 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axlt6@qq.com    电话:4000123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