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乡观察网走访柏乡赵上京村 共探文化与农业融合发展之路
近日,中国城乡观察网一行走进邢台市柏乡县内步乡赵上京村,与该村“80后”党支部书记赵现涛、河北籍资深演员宋宫葵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发展构建幸福乡村”展开深入交流,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与产业融合的新思路。
赵现涛:以农为基,用文化激活乡村内生动力
赵现涛自2014年担任赵上京村村委会负责人并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来,始终将“产业兴村、文化润村”作为发展核心。在产业发展上,他聚焦村内荒地资源盘活,计划通过高标准出租或规模化种植中药材等经济作物,夯实村集体经济根基,让土地“生金”。“农业是乡村的本,只有让地种出好收益,村民才有底气谈幸福。”赵现涛说。
与此同时,他深知文化对凝聚人心的重要性。近年来,赵现涛积极推进婚俗改革,通过宣讲传统家风、组织青年婚恋观座谈会等形式,破除高价彩礼等陋习;借助“文化进万家”活动,邀请文艺团体下乡演出,丰富村民精神生活。“咱农民种地讲‘春耕秋收’,文化建设也一样,得慢慢滋养,才能长出和谐的果子。”他用朴实的比喻诠释着文化与农业的共生关系。
宋宫葵:以艺为桥,让传统文化赋能农业发展
作为土生土长的河北人,宋宫葵对家乡乡村发展有着深厚情感。这位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从防化文工团走出的资深演员,自2000年凭借《年代》踏入演艺圈后,在《末代皇帝传奇》《长河落日》《蓝军出击》等作品中塑造了多个经典角色,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与呈现有着丰富经验。
座谈中,宋宫葵结合自身演艺经历提出:“乡村的根在土地,魂在文化,农业生产本身就蕴含着‘天人合一’‘勤劳质朴’的传统智慧。”他建议,可将当地农耕故事、节气习俗等融入农业发展——比如在中药材种植基地打造“农耕文化长廊”,用壁画、实物展示种植历史;结合影视作品创作经验,拍摄短视频记录村民劳作场景与传统技艺,让农产品不仅有“品质”,更有“故事”。
针对替身行业的观察,宋宫葵还延伸谈到基层文化建设的“务实性”:“就像替身演员默默支撑起精彩镜头,乡村文化也不必追求‘高大上’,能融入田间地头、走进村民日常,才是最有生命力的。”
共话融合:让文化与农业结出“幸福果”
交流中,双方一致认为,构建幸福乡村需让文化与农业“同频共振”。赵现涛计划在中药材种植项目中融入“二十四节气”科普,让劳作更具文化内涵;宋宫葵则表示愿发挥自身资源,协助挖掘赵上京村的农耕故事,通过文艺创作扩大影响。
此次走访为柏乡乡村发展提供了“产业+文化”的融合范本。正如赵现涛所说:“地里种出的是粮食,文化种出的是精神,两者都丰收,才是真幸福。”而这份对“双丰收”的追求,正成为赵上京村迈向幸福未来的生动注脚。编辑(李钰)摄影(宋黎黎)审计(王涛)
责任编辑:郑容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观察网,所有自采资讯(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4000123612
上一篇:诗歌《雪落长空》
下一篇:“发现身边的公益”走进江苏常州
相关阅读
2025-07-24
2025-07-23
2025-07-23
2025-07-23
2025-07-23
2025-07-23
2025-07-23
热门推荐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