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西南基地成功举办“七一”党建联办活动 探索红色文旅融合新路径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深化红色资源与生态康养产业融合,6月30日至7月2日,“七一”党建联办暨考察调研活动在冀西南基地(内丘县獐么乡黄岔村汉霖苑、临城县赵庄乡驾游村)成功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教育基地主办,国史教育西柏坡红色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协办,国史教育冀西南基地承办,以“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精神血脉 挖掘红绿资源 感悟信仰力量 助力老区发展”为主题,吸引了众多领导嘉宾参与。
6月30日下午,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北京的领导嘉宾阵容多元,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教育基地党组书记、纪念毛泽东主席系列活动组委会主任、毛氏宗亲交流促进会会长毛云东,武警工程大学原分院政委苏云明,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保健科主任杜立财等;还有8341部队、中央警卫局一中队副中队长(毛主席警卫员)刘纪春,人民大会堂原服务处处长、毛主席118厅专职服务员侯桂珍,流动的中南海毛泽东主席专列列车长(曾服务国家五代领导人)李建新等红色历史关联工作者;大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大漆王张宝君,毛体书法家工委会副主席、河北省劳动模范王维俊,廊坊市职工书画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于宝华也受邀出席;企业界代表方面,北京新鸿基地产董事长吴尚建、天津盛宇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姜恩来、廊坊市金林龙河公司董事长郑春来等齐聚现场。此外,河北30位国史教育基地核心团队成员及特邀领导嘉宾也同期抵达冀西南基地(内丘县獐么乡黄岔村汉霖苑)完成报到。多元的嘉宾阵容为活动搭建起跨领域交流平台,冀西南基地工作人员高效完成食宿安排,为活动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7月1日,石家庄方向的嘉宾赶赴基地汇合,一场全方位的参观考察、实地调研与项目对接正式启动。上午9时起,嘉宾们深入基地红色遗址与生态康养项目,在红色遗址中追寻革命先辈历史记忆,感受峥嵘岁月;在生态康养项目里领略绿色生态魅力,切身体会“红色资源+生态康养”模式的潜力,进一步探寻产业融合方向。
当日下午,活动进入研讨环节。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邢洪儒主持会议,国史教育基地主任李全军率先致辞,表达对活动的期待与未来发展展望。随后,田爱民、董崇照、李茂林等围绕基地发展深入交流,分享见解与经验。10名特邀嘉宾结合“七一”党建联办主题,从不同角度为党史国史教育与基地发展建言献策。国史教育基地党组书记毛云东回顾党的104年奋斗历程,深刻阐述传承红色基因的现实意义,总结活动成果,并明确提出以产业融合助力老区振兴、以基础保障提升服务水平的发展方向,呼吁各方携手推动红色文旅融合。与会嘉宾围绕红色文化传承、产业融合路径、项目合作模式等话题热烈讨论,企业代表与地方积极对接,达成多项初步合作意向,为老区发展凝聚动能。
7月2日,全体人员前往临城县赵庄乡驾游村,考察抗日冀西政府旧址,深入挖掘红色资源价值,开展座谈交流与项目对接,在溯源历史中锚定发展方向,为老区未来规划清晰蓝图。活动尾声,嘉宾们有序返程,为本次党建联办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此次活动依托328省道“红色力量国防动员长廊”与绿色生态资源,进一步深化“红色资源+生态康养”模式,推动国史教育与文旅产业融合。活动不仅让参与者回顾党史、弘扬建党精神,更为红色基因传承与生态康养产业协同发展注入动力,助力老区向“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目标迈进,为城乡红色文旅融合提供了宝贵实践样本。
主办方表示,未来将持续挖掘红色资源潜力,深化产业融合路径,以红色引擎驱动老区发展。相信在各方努力下,红色基因将在新时代绽放更耀眼的光彩,书写传承与创新交融的新篇章。
编辑(牛玉娟)
摄影(木子)
审计(王涛)
责任编辑:汪编辑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观察网,所有自采资讯(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4000123612
相关阅读
2025-07-13
2025-07-13
2025-07-12
2025-07-12
2025-07-11
2025-07-11
2025-07-11
热门推荐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