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锚定制度创新航向 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

2020-09-28 来源:安徽日报

  9月24日上午,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隆重揭牌,安徽自贸试验区建设全面启动。这在我省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大的里程碑意义。

  站上改革开放新起点,迎来安徽发展“最大红利”。广大干部群众备受鼓舞,精神振奋,一致表示,将立足各自工作岗位,牢牢把握制度创新这个核心,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锚定航向、拼搏实干,把自贸试验区方案绘制的宏伟蓝图转化为改革发展实践中的创新成果,敢闯敢试、善作善成,为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贡献力量。

勇于探索,争创更具竞争力制度创新成果

  《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提出,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深入开展差别化探索。对标国际先进规则,加大开放力度,开展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经过三年至五年改革探索,形成更多有国际竞争力的制度创新成果。

  “如何服务和支持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对市场监管部门赋予了新使命、提出了新课题。”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张志宏表示,对标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我省将进一步深化企业开办、企业注销、市场监管、知识产权应用与保护提升行动,着力优化企业开办服务,建设“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次采集、一套材料、一档管理、一日办结”制度体系。畅通市场退出通道,实现企业注销“一网”服务。

  “政务服务是营商环境建设的主战场,自贸试验区芜湖片区的政务服务水平将代表芜湖市营商环境最高水平。”芜湖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局长翁明表示,自贸试验区芜湖片区将打造新型政务服务大厅,积极探索“区块链+综窗通办”模式,运用区块链技术赋能综合窗口,为企业和群众创造一次办成、就近可办的良好服务体验。

  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是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硬核”任务。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安徽省分局副局长张燕表示,将按照安徽自贸试验区建设任务分工和有关要求,等高对接其他自贸试验区成熟经验,探索研究更为优化的自贸试验区外汇便利化措施。同时,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安徽自贸试验区支持力度,推动合肥市资本项目外汇管理改革试点政策向自贸试验区延伸扩展。秉承包容审慎的态度对待新业态、新产品、新业务模式,围绕企业市场需求,为安徽自贸试验区企业推出特色产品和特色服务。

  省银行业协会副会长徐光亚表示,将积极引导银行金融机构在自贸试验区内持续推出特色产品和服务,支持条件成熟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探索多样化的科技金融服务模式,把握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机遇,通过政策倾斜、产品创新等手段,全面服务自贸试验区业务发展,为实现更高层次的金融开放创造条件,为安徽不断发展壮大注入全新动能。

深度融合,打造新兴产业集聚地

  安徽自贸试验区方案明确提出,推动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形成内陆开放新高地。

  大富科技公司是一家5G核心零部件供应链上的上市公司。今年将总部迁入蚌埠市,安徽自贸试验区的挂牌让该企业总裁肖竞欣喜不已。“自贸试验区成立为我们在安徽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赋予更加充足的动能。无论是政策支持、产业生态、产业链上下游集聚,还是创新引导、协同发展、人才吸引等方面,对自贸试验区内的企业都是利好。”肖竞表示。大富科技希望基于安徽自贸试验区蚌埠片区的定位和发展战略,把更多的外向型业务集中在自贸试验区内,与区内外贸服务相关企业协同发展,不断提升安徽5G产业链的发展水平。

  自贸试验区方案支持将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纳入新一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鼓励国家产业投资基金对自贸试验区内新能源汽车等先进制造业进行投资。“这对推动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具有重大意义。”江淮汽车新能源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汪光玉表示,处于快速发展期的新能源汽车是经济全球化的代表性产业。自贸试验区的设立将使得整个产业链更加多元化、融合化、竞争化与国际化。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目前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安徽自贸试验区的设立有望让安徽新能源车企和供应链企业在更加广阔的国际、国内市场引领,助力合肥建设新能源汽车之都,“对此我们信心百倍。”

  自贸试验区方案把推动创新驱动作为主要任务,激励着企业锐意创新的前进动力。“将坚持创新驱动,一手抓新项目开工,一手抓新材料研究,加大攻关PVA光学薄膜、PVB汽车玻璃胶片等‘卡脖子’技术,加快转型发展步伐,奋力打造行业世界一流企业。”皖维集团党委工作部负责人罗守斌表示。

  中国农业银行蚌埠分行第一时间全面启动自贸试验区金融网点入驻工作,并与自贸试验区入驻企业对接。“我们将持续加大金融支持硅基、生物基、新能源等关键领域建设和发展,深入研究自贸试验区的金融改革政策,分析自贸试验区市场和客户需求,通过综合金融服务创新更好地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该行行长邵兵说。

  人才是创新创业最活跃资源。“自贸试验区建设能吸引大量高科技人才。”安徽康尼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巧玲认为。这不仅让企业在用人方面有更大的选择空间,还将通过人才集聚带动上下游产业链聚集,产业集群将更加成熟,有利于加快建设新兴产业集聚地。

促进贸易便利,进一步增强带动作用

  安徽自贸试验区方案明确了推进开放大通道大平台大通关建设、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等任务举措,明确提出“努力建成贸易投资便利、创新活跃强劲、高端产业集聚、金融服务完善、监管安全高效、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的高标准高质量自由贸易园区”。

  深化通关便利化改革,是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迫切需要。合肥海关关长辛建民表示,将积极引导市场主体用足用好海关优惠政策,强化监管优化服务,以更短的通关时间、更好的服务保障、更优的流程设置和更低的通关成本,推进片区联动发展、优化综保区等平台布局,鼓励创新培育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

  港口航道是深化大开放的黄金通道。“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芜湖、蚌埠三大片区布局,与我省航运体系中的芜湖港+马鞍山港、合肥港、蚌埠港三大航运枢纽高度契合。”省港航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祎茂表示,将抢抓历史性机遇,持续放大港航资源整合效益,整体提升全省港口和航道条件,积极畅通集装箱运输体系,构筑对外开放大通道。加快制订芜湖马鞍山江海联运枢纽建设方案,建设合肥江淮航运中心,将芜湖港建成长江下游集装箱转运中心。同上港集团、浙江海港集团、中远海运集团等行业龙头企业加强合作,组建航线联盟,畅通江海联运开放通道,为提升开放型发展水平构筑有力支撑。

  培育发展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是自贸试验区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措施。芜湖市慕晨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唐斌表示,自贸试验区挂牌后,会推进进口新零售产业模式的发展。跨境电商企业可以把尚未销售的货物整体批发到国内保税物流中心,再进行网上零售,卖一件清关一件,没有卖出的商品不出保税中心,但也不需要报关,还可以直接退回国外。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促进跨境电商企业更好发展。

  在江淮汽车商用车分公司副总经理戚军看来,安徽自贸试验区建设必将有效吸引和聚集国际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这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不断壮大规模实力,在开放合作中加快产业优化升级。

  人心思进,上下同欲。举全省之力高质量建设自贸试验区,必将为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开创新时代美好安徽建设新局面提供强劲支撑。

责任编辑:admin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观察网,所有自采资讯(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4000123612

相关阅读

  为坚决遏制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行为,切实保护耕地资源,程岭乡综合行政执法队持续开展“两违”常态化巡查管控工作,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违建行为,维

2025-05-20

  “三夏”时节,宿松县洲头乡小麦逐渐由青变黄,籽粒灌浆成型,陆续进入成熟收割期。阳光洒在麦田上,金黄的麦浪在微风中摇曳,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麦香。收割机在田间穿

2025-05-20

  为提高村民健康素养,增强疾病预防能力,5月15日,隘口乡科协在乡三楼宣讲活动室举办“提升健康意识与疾病预防能力”科普宣讲活动。  活动伊始,乡科协负责人强调

2025-05-20

  为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严守耕地保护红线,近年来,程岭乡通过三项硬核举措,构建起宅基地建房全流程监管体系,致力于实现“审批有规、建设有序、监管有力”。  严

2025-05-20

  近年来,程岭乡始终将残疾人事业作为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兜底保障为基础,以就业赋能为抓手,以服务创新为突破,用心用情织密残疾人关爱网络,推动残疾人生活品质和社会参与度持

2025-05-20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滋帼说·家风”大课堂在二郎镇乡村温情开讲。省级非遗程岭大鼓书传承人石玉琴化身“家风导师”,以非遗艺术为载体、用家

2025-05-20

  为增强学生生态保护意识,普及外来物种入侵知识,5月17日,二郎镇中心小学外来物种调查小组走进黄雀畈湿地公园,开启沉浸式科普实践之旅。  活动以“探秘+体验”双

2025-05-20

  为深入探讨省级课题《农村小学在地化课程的实践与探索》教育研究成果,推进区域教育资源共享与协同发展,5月16日上午,由宿松县二郎镇中心小学主办的二郎河流域教学研讨活动

2025-05-20

热门推荐

阅读排行

首页 | 新闻 | 财经 | 娱乐 | 房产 | 公益 | 时尚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环保 | 法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运营单位:北京竣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泥洼北路6号院9号楼二层203-1520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 京ICP备2025122738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554号

Copyright © 2025-2030 中国城乡观察网 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axlt6@qq.com    电话:4000123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