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成功开展首例颈髓穿刺式电极植入术
“眼睛睁开、睁大点,好、好、很好。”7月14日上午10时许,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协和江南医院)神经外科病区内,不久前因车祸导致严重脑损伤、长期处于昏迷状态的石先生(化姓),在接受了该院首例颈髓穿刺式电极植入术后,睁大了双眼回应医护人员的康复指令。
据了解,家住江夏、年近六旬的石先生不久前发生车祸,致头部及全身多处受伤,伤时即刻昏迷,急至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协和江南医院)救治,并以“创伤性硬脑膜下出血”收治入院。石先生病情危重,该院神经外科团队第一时间进行了抢救,虽保住了生命,但术后石先生仍处于昏迷状态,呼之不应并伴随严重偏瘫和肌张力增高。
“患者多发损伤,基础条件较差,在康复治疗的基础上,择期行颈髓穿刺式电极植入术。”该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陈俊介绍,经过多学科会诊,综合评估患者伤情,拟定对症治疗方案,择期手术治疗方案。
在家属的积极配合下,石先生经过积极治疗,各项指标达到手术标准,并于7月10日上午10时许,接受手术治疗。术中,在影像学精准引导下,陈俊副主任医师带领团队,精准地将神经刺激器植入到石先生颈髓C2-C4水平硬膜外腔预定位置;术中测试确认电极位置精准,刺激覆盖良好。手术耗时1.5小时,术中患者出血量少,术后患者安返病房。术后评估,石先生的四肢肌张力已出现下降趋势,肢体僵硬感逐渐减轻。
“昏迷促醒和神经功能障碍恢复是个系统工程,像小孩成长一样有个过程,电刺激发射器埋在皮下,通过平板电脑软件无线控制。”陈俊副主任医师介绍,颈髓穿刺式电极植入术,实现了电刺激技术上的跨越升级,通过植入电极,释放精准电脉冲,刺激脊髓脊柱,从而激活脑干网状上行系统,增强大脑皮层神经信号的传递,同时调节脑血流和神经递质释放,促进神经细胞修复和再生,从而改善患者的意识状态和肢体运动功能。这种精准植入方式能更直接有效地刺激与意识恢复和肢体运动功能相关的神经区域,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看着他能够响应医生的指令,还能眨眼回应我们,我比谁都激动。”石先生的爱人红着眼眶激动地说道,“一开始,对能否康复有过怀疑,但这段时间医护团队用专业和耐心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真切感受到了医院医疗技术的力量和医生的用心。太感谢你们了!”
“患者的每一个微小进步,比如眨眼、手指活动等,都是意识恢复的重要标志。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背后是神经功能重建的重大突破。”神经外科主任吴佩涛介绍,此次成功实施颈髓穿刺式电极植入术,不仅为石先生点亮了机能康复的曙光,更填补了本地区在该领域的技术空白,彰显了该院在攻克神经系统疑难重症方面的决心与实力。今后,将持续推进医疗技术创新,以“突破技术瓶颈,守护群众健康”为宗旨,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让先进医疗技术惠及更多需要帮助的病患。
责任编辑:汪编辑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观察网,所有自采资讯(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4000123612
相关阅读
2025-07-25
2025-07-17
2025-07-16
2025-07-15
2025-07-14
2025-07-14
2025-07-14
2025-07-14
热门推荐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