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同仁堂科技三高管辞职 利润下滑待解

2025-06-19 来源:网络

  日前,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同仁堂科技”)董事长、总经理及副总经理同时辞职,引发业内关注。近两年来,同仁堂科技虽然营收有所增长,但净利润却由此前同比增长超10%变为同比下滑。在业内人士看来,新任掌舵人张毅能否扭转利润下滑趋势有待观察。

  三大高管同时变动

  近来,同仁堂科技迎来剧烈人事变动。6月5日,同仁堂科技公告称,由于工作变动原因,6月4日,邸淑兵辞任公司董事长、提名委员会主席及战略与规划委员会主席、香港联交所证券上市规则第3.05条项下本公司授权代表,陈加富辞任公司总经理,冯智梅辞任公司副总经理。

  根据同仁堂科技2024年年报,邸淑兵曾任北京同仁堂药酒分公司财务主管、副经理,北京同仁堂商业投资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同仁堂股份财务部副部长、投资管理部副部长、部长、党委书记、总经理,同仁堂集团总经理助理兼经济运行部部长、副总经理,现任同仁堂股份董事长,同仁堂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及北京医药行业协会副会长。并于2024年1月22日起,担任同仁堂科技董事长,至今仅有一年半时间。

  记者注意到,陈加富于2023年6月15日担任同仁堂科技总经理,至今也仅有两年时间。

  6月4日,董事会决议选举张毅担任公司董事长,张春友为总经理,温凯婷为公司总会计师。

  公开资料显示,张毅曾任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法律顾问、首席合规官,北京同仁堂药材参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兼)、董事(兼)、董事长(兼)。现任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张春友曾任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分公司副经理及经理,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及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现任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及总经理,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以及北京同仁堂同心医药有限公司董事及总经理。

  公司业绩承压

  高管变动的同时,记者注意到,近两年来同仁堂科技虽然营收有所增长,但净利润出现下滑,业绩承压。

  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72.6亿元,同比增长7.18%;实现净利润8.87亿元,同比下降10.62%;归属于本公司所有者净利润5.22亿元,同比下降11.59%。2023年,实现收入67.7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04%;实现净利润9.9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0.93%。而2021年和2022年,公司的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0.21%和15.55%。也就是说,邸淑兵接管后,并未扭转同仁堂科技业绩滑坡的趋势,反而下滑得更加严重。

  其中,2024年,同仁堂科技的毛利率由2023年的42.04%降为39.64%;净利润率也由2023年的14.65%降为12.22%。在研究开发支出方面,2024年同仁堂科技不包括员工福利开支、折旧及摊销费用的研究开发支出由2023年1.18亿元降为8482.3万元,占净资产比例由2023年的1.22%降为0.83%,占收入比例也由2023年的1.74%降为1.17%。

  同仁堂科技在2024年年报中称,2024年医药各细分行业均面临销售业绩下滑的严峻挑战,同时,原材料价格攀升,成本居高不下,门店客流量亦随之减少,给同仁堂科技实现既定的经营目标带来了诸多挑战与困难。

  同仁堂科技称,2024年,同仁堂科技稳步推进大品种战略的实施、营销模式的转型升级、工业生产供应的优化及管理服务的提升等重点任务。通过实施多元化、全方位的立体营销战略,致力于提升消费者体验,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广泛触达目标客户群体。同时,深入洞察市场需求聚焦市场痛点,有针对性地提供契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以增强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在产品研发方面,2024年,同仁堂科技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的创新药芪参颗粒获得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同时,公司持续在经典名方开发方面发力,继续推动苓桂术甘汤、芍药甘草汤等品种的研发工作。现有产品二次科研方面,针对京制牛黄解毒片、附子理中丸等多个产品开展药理机制研究。此外,针对生脉饮口服液、杞菊地黄丸等产品开展临床研究。

  业内人士认为,2024年同仁堂科技虽然营收亮眼,但利润出现下滑,且研发投入缩水,占收入比例仅1.17%,创新力仍是短板,或影响未来利润的持续增长。2025年业绩能否好转,还要看公司营销改革的成效。

  资料显示,北京同仁堂是我国中药行业的老字号,始创于1669年,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1992年8月,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正式成立。1997年6月,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挂牌,在上交所上市。2000年3月,北京同仁堂股份下沉部分优良资产组建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同年10月底在香港联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

  近年来,关于同仁堂科技与同仁堂股份和同仁堂集团之间的竞争一直存在争议。对此,同仁堂科技在2024年年报中提到,公司及同仁堂股份均从事生产及销售中成药业务,但各自的主要产品不同。

  据悉,同仁堂股份主要生产蜜丸、散剂膏剂及药酒等传统剂型的中成药,其主要产品为安宫牛黄丸、同仁牛黄清心丸、同仁大活络丸、同仁乌鸡白凤丸及国公酒。同仁堂科技则致力于生产能与西药产品竞争抗衡的新剂型产品,主要产品为六味地黄丸、牛黄解毒片、感冒清热颗粒、金匮肾气丸等。而同仁堂集团是同仁堂科技的最终控股公司。

  根据同仁堂集团及同仁堂股份于2000年10月作出的承诺,除安宫牛黄丸外,同仁堂集团、同仁堂股份及其各自子公司,未来不会生产任何与同仁堂科技所生产的药品名称相同或同名而剂型不同并直接与同仁堂科技药品竞争的产品。

  据了解,同仁堂科技作为同仁堂集团旗下、集产供销一体的高科技现代化中药企业,产品涉及20多个剂型,200多个品种。

责任编辑:郑容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观察网,所有自采资讯(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4000123612

相关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居民对健康吃油的关注度不断提升。近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和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主办的食用油安全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旨

2025-06-19

  日前,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同仁堂科技”)董事长、总经理及副总经理同时辞职,引发业内关注。近两年来,同仁堂科技虽然营收有所增长,但净利润却由

2025-06-19

  在全球科技竞争白热化的当下,新材料科学是突破技术瓶颈、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突破口。在这一背景下,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陈磅宽教授团队立足手性科学前沿,以有机硼化学为突破口,攻克多项

2025-06-18

  近日,北京大学数学学院教师韦东奕开通个人账号并发布了相关视频。细心的网友发现,视频中,韦东奕牙齿有缺失,据其家属回应,韦东奕牙齿的问题有很多原因,患牙周炎曾治疗多次,还要去医院检查。

2025-06-16

  近日,湖南省医疗保障局在国家医保局指导下,率先完成《放射治疗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对接落地工作。这一改革通过科学确定价格体系、优化项目管理规范、打通技术转化堵点,让医疗技

2025-06-16

  “因为自控力一般,想短期快速瘦下来,决定自己打药试试”“想减肥,了解到一个好东西,随便吃躺着就能瘦”“口服司美,一个月掉了13斤,好爽”“打了15针,瘦了快40斤,继续加油”……在社交平台上,有大量“

2025-06-16

  近日,浙江绍兴一位88岁的王大爷(化名),在清洗海鲈鱼时,不慎被鱼刺扎伤右手手指。令王大爷没想到的是,不到24小时,他的整只手掌剧烈疼痛、肿胀,王大爷被送入绍兴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救治。

2025-06-13

  中国研究人员近日在英国《柳叶刀》杂志上发布的一项Ⅱ期临床研究显示,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在恶性实体瘤治疗中取得重要进展。与标准疗法相比,CAR-T疗法显著延长

2025-06-12

热门推荐

阅读排行

首页 | 新闻 | 财经 | 娱乐 | 房产 | 公益 | 时尚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环保 | 法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运营单位:北京竣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泥洼北路6号院9号楼二层203-1520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 京ICP备2025122738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554号

Copyright © 2025-2030 中国城乡观察网 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axlt6@qq.com    电话:4000123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