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保

生活垃圾违规填埋、生活污水直排溢流……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通报两省区典型案例

2025-06-30 来源:生态中国网

  6月27日,第三轮第四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集中通报第四批典型案例,包括:山西省临汾长治等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滞后,存在违规处置问题;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城市生活污水直排溢流,污泥违规处置。

山西省临汾长治等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滞后

存在违规处置问题

  2025年6月,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山西省发现,临汾、长治等市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建设滞后,部分填埋场渗滤液直排,一些填埋场违规填埋。

一、基本情况

  国家有关部门《关于加强县级地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5年黄河流域以及其他地区具备条件的县级地区,应建尽建焚烧处理设施。临汾、长治等市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建设缺口较大,生活垃圾仍以填埋为主。

二、主要问题

  一是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建设滞后。临汾市现有2座焚烧设施,仅覆盖全市17个县(市、区)中的4个;长治市现有1座生活垃圾焚烧设施,覆盖全市12个县(区)中的8个,长期超负荷运行。根据《山西省垃圾焚烧发电中长期专项规划》,临汾市应于2025年6月前建成投产4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新增处理能力1940吨/日;长治市应于2024年6月前建成投产西南部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新增处理能力500吨/日。督察发现,临汾市仅有日处理能力600吨的洪洞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进入点火调试,其他3个项目均无实质性建设;长治市西南部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仍处在招投标阶段,进展严重滞后。

  二是部分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直排。《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规定,填埋场应规范设置渗滤液收集和导排系统,合理建设处理设施确保渗滤液处理达标。督察发现,临汾霍州市生活垃圾处理场雨污分流不到位,自2014年投运以来部分渗滤液一直未得到有效收集和处理,经雨洪沟直排山沟。监测结果显示,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浓度分别为4970毫克/升、1230毫克/升、12.1毫克/升,分别超出《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排放限值48.7倍、48.2倍、3倍。

  2025年6月7日,督察组现场督察发现,临汾霍州市生活垃圾处理场未经处理的渗滤液混合雨水,经雨洪沟直排山沟。

  长治市沁县利民垃圾处理中心渗滤液处理设备自2023年6月以来,一直不能正常运行,大量渗滤液未经处理溢流至外环境,形成污染坑塘。监测结果显示,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浓度分别为1560毫克/升、875毫克/升、10.5毫克/升,分别超出《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排放限值14.6倍、34倍、2.5倍。

2.png

  2025年2月22日,督察组暗查发现,长治市沁县利民垃圾处理中心渗滤液未经处理溢流至外环境,形成污染坑塘。

  三是一些生活垃圾填埋场违规填埋。《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规定,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进垃圾填埋场混合填埋,含水率应小于60%;垃圾焚烧飞灰独立填埋分区应符合双人工复合衬层的防渗规定。督察发现,临汾市襄汾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对进场污泥把关不严,2024年1月至2025年5月违规填埋含水率76%—80%的污泥1.1万吨。长治市武乡县县城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于2020年5月以来,违规填埋含水率约80%的污泥1.4万吨。临汾市生活垃圾填埋场2024年9月以来,在飞灰填埋区不符合标准规定的防渗要求情况下,违规填埋飞灰5673.9吨。

3.png

  2025年2月21日,督察组暗查发现,临汾市襄汾县生活垃圾填埋场违规填埋污泥。

三、原因分析

  山西省临汾、长治等市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建设规划推进不力,落实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措施不到位,填埋场日常运行维护和监督管理缺位。

  督察组将进一步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并按要求做好后续督察工作。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城市生活污水直排溢流

污泥违规处置

  2025年6月,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宁夏回族自治区发现,吴忠市城市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建设管理差距明显,生活污水直排溢流黄河,污泥违规处置问题突出。

一、基本情况

  吴忠市地处宁夏中部,黄河穿城而过,生态地位重要,但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比较薄弱。持续提升生活污水收集处置能力,是加强黄河吴忠段水环境治理应当采取的重要措施。

二、主要问题

  一是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建设管理差距明显。《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现有合流制排水系统应加快实施雨污分流改造。督察发现,吴忠市城区雨污合流问题比较突出,截至2024年年底,城区现有的510公里排水管网中,有402公里管网为雨污合流,但一直未按要求部署开展雨污分流改造。按照自治区有关建设规划要求,“十四五”期间,吴忠市城区应新增污水管网43公里,但截至2025年3月仍有21公里的建设任务未完成。《宁夏回族自治区城镇污水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年)》要求,2019年年底前,全面排查建成区排水管网,并实施管网破损修复等工程,但吴忠市直至2021年10月才完成管网排查,发现的87处缺陷点中,28处至今未开展修复。

  因雨污不分流、收集管网破损等原因,吴忠市第一、第二污水处理厂雨季部分时段入厂污水量严重超负荷,2024年分别出现7次、8次污水从格栅间溢流积存厂区情况,其中部分污水排入黄河。

4.png

  2025年4月3日,督察组暗查发现,吴忠市第一污水处理厂厂区污水溢流积存。

  二是生活污水直排溢流。督察发现,吴忠市城区3家污水处理厂雨季部分时段生活污水直排溢流,2023—2024年11个雨天共溢流23次,其中单日降雨量小于10毫米的有5天,降雨量10—17毫米的有5天。吴忠市第一污水处理厂8次开启超越排放口闸阀,共计约120万立方米污水通过地下箱涵排入黄河,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浓度分别为326毫克/升、22.7毫克/升、4.3毫克/升,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15.3倍、21.7倍、20.5倍;吴忠市第二污水处理厂超越排放9次,共计约36万立方米污水经清水河排入黄河,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浓度分别为804毫克/升、27.4毫克/升、5.3毫克/升,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39.2倍、26.4倍、25.5倍;吴忠市第三污水处理厂超越排放6次,近10万立方米污水经南干沟排入黄河,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浓度分别为632毫克/升、9.4毫克/升、3.8毫克/升,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30.6倍、8.4倍、18倍。

5.png

  2025年4月2日,督察组暗查发现,吴忠市第一污水处理厂污水直排黄河。

  三是污泥违规处置问题突出。按照自治区有关建设规划及其实施方案要求,各市、县(区)应组织制定本地区“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方案,强化污泥无害化处理,推广污泥资源化利用。督察发现,吴忠市红寺堡区未按要求制定方案,规划要求建设的20吨/天污泥无害化处置项目至今未启动。红寺堡区污水处理厂年产生污泥约5000吨,未按环评要求把污泥含水率降至60%以下,而是将含水率70%—80%的污泥交由宁夏润地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有机肥。但润地农牧科技公司实际未按环评要求建设相关生产设施,也未取得有机肥料登记证,仅将生活污泥与牛粪等混合后,就违规填埋至厂区周边。2023年至2025年2月,该企业共接收红寺堡区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泥约7700吨,其中违规堆肥填埋约5200吨。督察组暗查时,该企业厂区内露天堆放生活污泥约2500吨,堆放场地未采取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等措施。

6.png

  2025年4月3日,督察组暗查发现,宁夏润地农牧科技有限公司露天堆放生活污泥。

三、原因分析

  吴忠市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力度不够,有关职能部门城市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建设管理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生活污水直排溢流,污泥违规处置问题突出。

  督察组将进一步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并按要求做好后续督察工作。

责任编辑:汪编辑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观察网,所有自采资讯(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4000123612

相关阅读

  记者从国家电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获悉,6月30日,这家公司完成全国首次、青海首笔跨越多条电力通道、大范围跨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经营区域的绿电交易,青海绿电由2500公里外首次送入广东。至此,青海绿

2025-07-01

  6月27日,第三轮第四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集中通报第四批典型案例,包括:山西省临汾长治等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滞后,存在违规处置问题;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城市生活污水直排溢流,污泥违规处置

2025-06-30

  6月28日,这里是米脂县无定河边发现了一处排污口,就在我的身后,从现场我们可以看到,污水的水体颜色已经和这个无定河的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现场可以闻到一股非常刺鼻发臭的味道,顺着水流的方向,咱

2025-06-30

  截至6月24日,市、县生态环境部门累计对16家养殖场(户)进行立案调查,下达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18份、行政处罚决定书8份,行政罚款148.05万元,责令停产整治1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3起,行政拘留2人,行

2025-06-28

  根据实名举报在河北省清河县好泰御捷城对面一个名为嘉禾公园售楼处。原本规划用于建设公园的绿地(6亩地左右),竟悄然“变身”为开发商的售楼处。

2025-06-28

  近日,由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四航局”)承建的江门市鹤山精细化工产业园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及应急收集池一期工程正式动工。该项目是鹤山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的核

2025-06-28

  塑料制品在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但大多数塑料不易分解,导致废弃塑料难处理难回收,长期滞留于自然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成为环境治理难题。我国科学家采用核磁共振技术给混合废塑料“做体检”,以识别塑

2025-06-28

  近日群众反映:河北省张家口市桥东区东望山乡正遭受着触目惊心的生态浩劫——三处非法洗金点如同贪婪的饕餮,用剧毒化学药剂日夜啃噬着青山的肌体。刺鼻的毒雾笼罩村庄,当地居民被迫在毒害中艰

2025-06-28

热门推荐

阅读排行

首页 | 新闻 | 财经 | 娱乐 | 房产 | 公益 | 时尚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环保 | 法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运营单位:北京竣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泥洼北路6号院9号楼二层203-1520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 京ICP备2025122738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554号

Copyright © 2025-2030 中国城乡观察网 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axlt6@qq.com    电话:4000123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