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保

从濒危到新生 重庆打响古树“健康守护战”

2025-06-09 来源:生态中国网

  据重庆市林业局调查统计,重庆共有25741株古树名木,隶属69科158属293种,其中包括501株1级古树、2431株2级古树和22808株3级古树以及1株名木。近年来,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立足科技攻关,通过健康诊断、智能监测、基因保存等创新手段,为古树名木撑起“保护伞”,让千年瑰宝重焕生机。

科研攻关:濒危古树迎来生机

  古树历经岁月,树龄渐长,生理机能逐渐衰退,加之暴风雨、雷击等自然灾害以及病虫害的侵袭,部分古树生存岌岌可危。2021-2024年期间,重庆累计有275株古树死亡销号,其中不乏19株1级古树、29株2级古树以及227株3级古树。

  重庆市林科院古树名木复壮保护科研团队,聚焦全市古树名木保护工作,针对濒危、衰弱古树,从健康诊断、衰弱原因剖析、复壮保护到效果监测,全流程开展科研攻关。截至目前,已成功复壮保护520株古树,其中1级古树36株,2级古树108株,3级古树376株,让众多濒危、衰弱古树重获生机。

科技赋能:珍稀古树基因得以保存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在黔江区,有一株树龄约1200年的“千年红豆树”,堪称重庆“红豆树王”。这株古树颇为奇特,基部大树洞最多可容纳12人,且无明显树冠,顶端仅存一小侧枝,主干及基部大面积中空、腐烂。2024年3月,一场冰雹和暴风雨后,其长势愈发衰弱。

  豆树作为我国特有物种,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2013年被《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评定为濒危(EN)。重庆市林科院科研团队依据《古树名木保护条例》第十九条规定,以这株“千年红豆树”为研究对象,开展濒危古树基因保护技术研究。

  科研团队开展“千年红豆树”扦插试验。

  重庆市林科院张国豪博士介绍,目前科研团队已通过嫁接和扦插,成功保存“千年红豆树”活体基因1份。后续将运用SSR分子标记技术,以该古树为基础开展红豆树遗传多样性分析,同时持续推进濒危古树抢救复壮研究,力求延长这株“千年瑰宝”的生命周期,保存更多古树名木优质基因。

科技护航:打造智慧保护网络

  为强化古树名木智慧监测与智能管护,重庆市林科院科研团队依托“天空地一体化”体系,自主研发了古树名木智慧监测系统,构建起古树名木全方位保护网络。

  该系统借助物联网传感器、AI影像识别技术,能够全周期、全方位实时监测古树名木的物候规律、生长状况、环境和土壤温湿度、土壤养分含量变化、自然灾害以及外界人畜影响等信息。一旦发现异常,即刻发出预警提示。管护人员可按需实时或定期生成健康体检报告,调度保护功能,有效解决古树名木一体化巡护管理难题。

  目前,全市已成功建立2个智慧监测示范点。未来,科研团队还将持续拓展系统功能,在老鹰茶古树群、楠木古树群、银杏古树群等关键区域打造“智慧大脑”样板,实时掌控古树动态。

  ​​​​​​

责任编辑:汪编辑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观察网,所有自采资讯(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4000123612

相关阅读

  6月9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协调局9日消息,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山东省发现,东营市对黄河部分河道管控不到位,违法违规开发建设,水资源保护节约问题多发。

2025-06-09

  据重庆市林业局调查统计,重庆共有25741株古树名木,隶属69科158属293种,其中包括501株1级古树、2431株2级古树和22808株3级古树以及1株名木。近年来,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立足科技攻关,通过健康诊

2025-06-09

  多年来,敦化市积极响应国家对古树名木保护的号召,采取多项有力措施,切实加强境内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守护这些珍贵的绿色“活化石”。

2025-06-09

  在江苏东台条子泥湿地,曾经肆虐的互花米草逐渐退去,盐蒿红草随风摇曳,勺嘴鹬等濒危候鸟在修复后的滩涂上翩跹起舞;在贵州贵阳东门河畔,曾经的黑臭水体变身生态公园,居民们沿着清澈的河岸散步,看白

2025-06-09

  保护野生动物,也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黄某和等人在明知中华穿山甲等动物系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情况下,仍非法收购、出售中华穿山甲等国家重点保护珍贵、濒危野生动物

2025-06-07

  当前,我国已成为手机用户最多的国家。“十四五”时期,我国手机闲置总量预计将达60亿部。然而,如此众多的废旧手机,却只有少量进入循环利用体系。中国循环经济协会数据显示,只有约10%的废旧手机能

2025-06-07

  据财政部、自然资源部联合发布的《2025年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竞争性选拔结果公示》,湖北省申报的“长江重点生态功能区大别山南麓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成

2025-06-07

  近日,生态环境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6部门印发《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明确了美丽河湖建设的总体要求及近三年的工作目标、任务,为全面推进美丽

2025-06-07

热门推荐

阅读排行

首页 | 新闻 | 财经 | 娱乐 | 房产 | 公益 | 时尚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环保 | 法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运营单位:北京竣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泥洼北路6号院9号楼二层203-1520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 京ICP备2025122738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554号

Copyright © 2025-2030 中国城乡观察网 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axlt6@qq.com    电话:4000123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