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 > 

杭州余杭:“点绿成金” 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焕新”绿水青山

2025-07-17 来源:人民日报

  盛夏的杭州余杭山区,竹林叠翠,生机盎然。在百丈镇泗溪村,林农王天杏站在自家毛竹林边,望着翻新的林道和投产的竹笋加工厂,脸上洋溢着笑容:“以前守着几亩薄林过苦日子,现在林子流转了,每年都有租金,还能在竹材分解点打工赚钱,日子越过越有奔头!”王天杏的这份喜悦,正是余杭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动山区共同富裕的生动写照。

  百丈竹海

  作为浙江省林业大区,余杭拥有50余万亩集体林地,但长期以来,分散的经营模式、低效的利用水平,让“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难以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经济效益。全区竹林流转经营面积不到10%,大量林地抛荒,林农增收乏力,成了资源变现的“拦路虎”。

  面对这一困局,余杭区自2022年起,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上“破题开新”。为了推进集体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让林地“动”起来、效益“涨”起来,余杭区探索出“两级流转”新机制——竹林经营权先从农户流转到到村集体,再由区属国企——文旅集团统一收储和经营管理。截至目前,区文旅集团已完成毛竹林流转面积14.37万亩,惠及5镇20个行政村超万户林农,流转签约率突破95%,相关经验为山区县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本。

  在百丈镇,5万余亩毛竹林经营权流转到村集体,通过毛竹林流转签约,百丈镇直接实现村集体增收约261万元/年,农户增收约783万元/年,户均增收超2600元/年。“以前砍竹子卖钱,现在卖风景,路子越走越宽。”百丈镇林农陈香芬笑着说。

  林地经营权确权登记,是改革的关键一环。过去,这一流程涉及林业、不动产登记等多个部门,程序繁琐、周期漫长,林农常为“一张证”跑断腿。余杭区大胆创新,打破部门壁垒。区林业部门与不动产登记中心联合出台《关于做好余杭区毛竹林经营权流转工作通知》,期间,创新简化了宗地测绘、农户指界等不动产权籍调查流程,大幅缩短不动产证办理周期,为国企经营林地上足不动产证和租赁合同的“双保险”,加快了农户联动办理毛竹林地经营权不动产证的进程。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发证195宗、面积超6.9万亩,发放财政补助259万元。

  竹材分解点

  在竹材加工领域,余杭区通过林业“村建民用”模式积极布局。全区已规划建设3个竹材初级加工点,成果初显。其中,百丈镇泗溪村竹材分解点于2023年5月投产运营,年竹材加工量可达2—3万吨,累计加工量超5万吨;百丈镇溪口村竹材分解点已建设完成,即将投产运营;黄湖镇赐壁村竹材分解点正在建设中,预计年底建成。这3个已规划建设的竹材初级加工点全部投产后,加工能力预计可达8万吨/年,能够满足全区大部分毛竹材初加工需求。

  依托集中连片的林地资源,余杭区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让“绿叶子”变成“金票子”。从明晰产权到放活经营权,从流程再造到产业融合,一套“组合拳”下来,余杭不仅让沉睡的林地“活”起来,更让林农的腰包“鼓”起来。鸬鸟镇的“篾匠姑娘”、百丈镇的“玩竹公社”等新业态蓬勃兴起,竹编工艺品等高附加值产品走俏市场。2024年,余杭区实现林业产值10.41亿元,同比增长8.4%。绿水青山的“生态账”正转化为群众实实在在的“幸福账”。

  “从‘卖竹子’到‘卖风景’,从‘单家独户’到‘抱团发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正在重塑余杭的乡村生态。”余杭区林业水利局相关负责人满怀信心地说,“我们将持续深化改革,力争到2025年实现林业总产值突破10.9亿元,让绿水青山成为百姓幸福生活的‘靠山’!”

  山风拂过,竹林轻摇。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一场关于绿色发展的改革故事,仍在继续书写……

责任编辑:汪编辑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观察网,所有自采资讯(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4000123612

相关阅读

  7月11日,浙江省书法名家走进杭州市余杭区余杭街道下陡门村,参加“书法点亮和美乡村”野堤雅集活动。

2025-07-17

  盛夏的杭州余杭山区,竹林叠翠,生机盎然。在百丈镇泗溪村,林农王天杏站在自家毛竹林边,望着翻新的林道和投产的竹笋加工厂,脸上洋溢着笑容:“以前守着几亩薄林过苦日子,现在林子流转了,每年都有租金,还

2025-07-17

  笛声悠扬传四海,民族共筑同心圆。7月12日,杭州市余杭区中泰街道紫荆村竹香沁脾、笛韵萦绕,一场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主题的“笛声传四海·同心共富路”活动在此举行。各民族群众齐聚“中

2025-07-17

  7月15日,余杭区公布首批城市机会场景“双清单”,开放更多的城市机会场景,让科技应用加速落地,赋能城市发展。

2025-07-17

  “什么是电?电是怎么产生的?电有哪些用途……”全国三八红旗手、浙江省劳模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浙江德清县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分中心信通运检班班长胡天瑜,来到德清县工人文化

2025-07-17

  走进位于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龙山街道的渚山村,路面干净整洁,民居白墙黛瓦,生态宜居,产业兴旺。

2025-07-17

  “以前要跑多个部门、申请好几次,评估员也得来家里好几趟,现在一次就办好了,方便多了。”近日,看着评估员在自家完成多项评估后,舟山市民郑宝丽老人的家人说。这是舟山市医保部门推进长期护理保险

2025-07-17

  近年来,杭州未来科技城坚持以高质量党建为统领,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通过激活“红色引擎”、打造“红色堡垒”、深化“红色机制”,推动党建链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持续营

2025-07-17

热门推荐

阅读排行

首页 | 新闻 | 财经 | 娱乐 | 房产 | 公益 | 时尚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环保 | 法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运营单位:北京竣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泥洼北路6号院9号楼二层203-1520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 京ICP备2025122738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554号

Copyright © 2025-2030 中国城乡观察网 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axlt6@qq.com    电话:4000123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