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实施“挂单奔中”三年行动精准帮扶低收入群体
3日清晨5时30分,新昌小将镇的一户农家小院灯火通明。周小检麻利地系上围裙,招呼队员们将刚运到的食材搬进厨房。她一边检查菜单,一边安排5名村嫂分工协作——洗菜、切配、装盘,动作娴熟有序。
“今天有20桌,大家抓紧备料!”周小检声音清亮。作为新昌县七星街道龙山村家宴服务队的一员,这是她一个多月来接到的第8场宴席,这支由村嫂组成的队伍日程表排得满满当当。
一场宴席短则一天,长则三四天,日人均收入能有200元。目前服务队已吸纳了15户低收入家庭人员加入。
眼下,村里还邀请了酒店管理人员为队员们开展培训,推动他们从“帮工”升级为“专业团队”。
去年起,新昌正式启动低收入家庭“挂单奔中”三年行动,对低收入群体实施挂单帮扶增收,助力其成为中等收入群体。该行动以“挂单销号、梯度奔中”为机制核心,承诺到2026年,60%以上低收入家庭人均收入突破3万元。
为精准勾勒群体特征,新昌以家庭为基本单元,开展了多轮摸排核实工作,摸清了占全县人口6.5%的低收入群体的情况,并构建了动态数据库,实时更新和跟踪相关信息。
同时,新昌从家庭成员能力、致困原因、社会关系等多维度综合分析,将低收入群体细分为帮困、帮带、帮创三类——帮困群体含特困人员、低保对象及低边家庭;帮带群体是增收能力有限或因病灾入不敷出者;帮创群体是有就业创业意愿但增收渠道窄的人员。
“过去帮扶工作犹如‘撒胡椒面’,缺乏精准度。如今却能精准施策到个人。”新昌县发改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挂单奔中”行动过程中,该县创新推行分类帮扶的方式,对帮困群体“兜牢民生底线”,让救助资金精准流向最急需帮扶的群体;对有就业带动需求群体“拓宽岗位渠道”,打造“共富工坊”、“零工之家”,扩容公益性岗位,精准推送岗位;对有创业帮扶需求群体采用“菜单式”帮扶,落实培育经营大户、打通产销、国企助力等举措。
眼下,不少乡镇还推出了“自选动作”。儒岙镇皇渡桥村残疾村民潘益东被纳入“帮创群体”,镇里根据他自媒体创业的发展潜力,积极助其参加电商培训班,并调配帮扶资金支持他更新拍摄设备,助力其提升专业技能。倾力扶持下,潘益东借助电商平台销售特色农产品,年收入成功突破10万元,还带动周边12名低收入村民增收。
自实施“挂单奔中”行动以来,新昌全县新增2925户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超3万元,城乡收入倍差从2023年的1.8下降至2024年的1.77。今年一季度,新昌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居全省第一。
责任编辑:郑容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观察网,所有自采资讯(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4000123612
相关阅读
2025-07-08
2025-07-08
2025-07-08
2025-07-08
2025-07-08
2025-07-08
2025-07-01
2025-07-01
热门推荐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