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德宏:深耕民族语言文字,架起多语文化桥
云南省德宏州融媒体中心用傣族、景颇族、傈僳族语言文字出版发行报纸、图书、音像制品,译播中央、省、州新闻、影视剧及创作本土视听节目等方式,在助力民族团结和边疆文化传播上,总结出一套独具特色的组合拳,制作出深受中缅两国边民喜爱的新闻产品。
德宏州融媒体中心少数民族干部职工。
内容生产组合拳,打出本土化、多元化传播。
德宏州融媒体中心遵守国家关于民族语言文字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尊重各民族的语言习惯、文化习俗、宗教信仰、历史等敏感领域的信息,在内容制作和传播过程中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提高内容质量。通过政策、普法、民族文艺等多元化栏目,让新时代党的民族政策和创新理论深入各族群众心中,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德宏州融媒体中心记者采访首届云南省傣族创新歌曲展演活动。
融合发展组合拳,打出层次化、矩阵化发布。
巩固和提升民族语言文字在报纸、广播、电视、出版物的覆盖率和影响力。在创新内容和呈现形式上求新求变,通过“听得懂、用得上、愿意看、喜欢传”的思路,集中优势力量打造品牌短视频账号,与民族文化传承人、专家学者、民间艺人合作,邀请参与内容创作、担任顾问或嘉宾,并结合AI数字人、AI动画持续推出了一系列富有新意,传播效果好,网民喜欢的优质原创短视频。
流程再造组合拳,打出智能化、协同化生产。
建成并先后投入使用“数字电视高清全台网暨全媒体融合平台”“德宏州全媒体智慧平台”“《德宏团结报》四种民文报数字化项目”等,完成德宏傣文、傈僳文系列软件电脑版与德宏民文手机输入法软件的开发,解决了德宏傣文、傈僳文字符在电脑、手机、网络等多平台的输入及显示的国际标准化和标准统一化问题。建立以项目共报、内容共创、技术共用、数据共享、精品共推等为一体的州县融媒体生态圈建设。
架构重塑组合拳,打出扁平化、柔性化管理。
德宏州融媒体中心在改革中,注重组织架构的搭建,把原德宏团结报社、德宏广播电视台、德宏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译制传播中心三家单位的各语部,重新整合成立了四个语部,改变了以前工作人力、财力不足,体制、机制不顺,内容质量不高、标准不一的局面,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节目质量,增强了应对市场变化和挑战。
人才建设组合拳,打出专业化、全能化队伍。
连续多年采取“请进来”和“送出去”、招录少数民族研究生等方式,解决人才技能结构性缺陷问题。组织采编人员线上完成规定学时培训,线下邀请国内专家依托德宏州“万物生长计划”、少数民族语影视译制等开展培训,着力培养民族语言、熟悉新媒体传播规律、能熟练运用新型传播工具放大内容的全能型人才。健全激励机制,释放人才活力,着力打造一支战斗力充沛、创造力丰盈的融媒体人才队伍。
责任编辑:汪编辑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观察网,所有自采资讯(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4000123612
相关阅读
2025-06-28
2025-06-28
2025-06-28
2025-06-28
2025-06-28
2025-06-28
2025-06-28
2025-06-23
热门推荐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