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 > 

林芝虾产业:生态养殖绘就好“丰”景

2025-07-29 来源:网络

  在西藏林芝,这个被称为“雪域江南”的地方,有着清澈的尼洋河水、充足的日照,简直就是水产养殖最佳地。过去由于产业配套不足等原因,这里的水产养殖业几乎是一片空白。当地居民想吃虾,只能眼巴巴地等着外地运输,价格贵不说,买到的虾还常常“蔫头耷脑”,一点都不鲜活。

  如今,在林芝农垦嘎玛农业有限公司的高原渔业养殖基地的虾池里,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长势良好,200万尾鱼虾打破了“高原养不了水产”的魔咒。

  转变始于2022年,当广东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米林市(珠海)援藏干部林浩生、康晓丹、骆明飞来到林芝农垦嘎玛农业有限公司,刚一走进基地,他们就像发现了新大陆:“这么好的条件,为啥不养鱼虾?咱们要在高原上干出个水产养殖业!”时任林芝农垦嘎玛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的林浩生更是放言:“别人说高原养不了虾?那我们就来当第一个吃螃蟹……不对,养虾的人!”

  但高原养虾哪有那么容易?低温、紫外线、生态脆弱,分分钟让虾“集体躺平”。第一次试养,就遭遇“滑铁卢”:暴雨突袭,水温骤降,一池虾直接“翻肚皮”。

  时任林芝农垦嘎玛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水产养殖正高级工程师骆明飞回忆:“当时,看着满池死透了的虾,大家的心都凉了!”但他们没有认输,建蓄水池、装监测系统、升级硬件,现在,技术员每天睁眼的第一件事就是掏出手机看数据,比追星打卡还积极。

  为了让虾适应高原,团队研发出一系列新技术新操作——人工海水调配术:按比例科学补充矿物质及自制水果酵素模拟海水,让南美白对虾在“海味”淡水中自由生长。半絮团水质调控:给虾打造“五星级泳池”,营造生态健康家。更绝的是,他们还搞出了“微流水式可控养殖”“多层保温小棚养虾”等独门秘籍,形成“1+1+N”养殖体系。现在,园区里有10余种鱼虾,预计今年产量20万斤,产值400万元。

  走进120亩的高原渔业养殖基地,一个个保温棚、高位池已成规模,“钢架结构+保温板”的厂房,就像给虾打造的豪华“别墅”。大棚里,技术员们给虾“量体温”“测水质”,像照顾婴儿一样细心。与此同时,团队还探索出了“零排放”生态模式:养殖尾水经过三级沉淀、生物过滤后,直接变成农田的“营养液”。而且,林芝夏季水温适合育苗,未来团队计划把“高原无病苗”返销广东,实现跨区域技术互补。

  公司的虾在市场上一直供不应求。“林芝对虾一上架,半小时就被抢光了!”在林芝市西囤会员超市,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以前外地运虾,成本高还不新鲜。”一旁正在买虾的顾客说,“这本地虾肉质紧实,带着一股清甜,比我在海边吃的还鲜,没想到高原上能养出这么绝的虾!”

  援藏期间,林芝农垦嘎玛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国企经营管理能手康晓丹有两个愿望:一是把虾的价格“打下来”,让西藏人民实现“吃虾自由”;二是把产业稳稳“留下来”,带着群众一起致富。目前,园区辐射带动了20多名农牧民就业,人均年增收1.8万元。藏族小伙尼玛旺堆学会了水质监测技术,他自豪地说:“现在我也是公司的技术骨干了,在家门口就能挣钱。”

  在基地的示范带动下,墨脱、朗县、波密和山南等地先后开展高原渔业发展探索,并通过公司购买鱼苗4万尾、虾苗45万尾,辐射带动作用初显。同时,林芝农垦嘎玛农业有限公司以米林市、巴宜区为重点面向周边农户开展水产生产模式和管理技术培训,探索开展“公司+基地+农户”养殖合作模式,积极推广低成本、可复制的养殖模式和有市场、快长成、能增收的品种,加快探索建立高原渔业产业化发展联农带农机制。

责任编辑:郑容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观察网,所有自采资讯(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4000123612

相关阅读

  “这边显示的是我们正通过智能视频监控,全天候实时监测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情况。自‘天空地’一体化监测平台运行以来,我们在那曲市国家公园累计接

2025-07-29

  在西藏林芝,这个被称为“雪域江南”的地方,有着清澈的尼洋河水、充足的日照,简直就是水产养殖最佳地。过去由于产业配套不足等原因,这里的水产养殖业几乎是一片空

2025-07-29

  1965年9月1日,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西藏日报》当日刊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发来的祝贺电报。电

2025-07-29

  近日,西藏山南市桑日县增期乡举办“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暨农牧民运动会”,500余名干部群众参与。  此次运动会集竞技、文艺、特色产业展示于一体,亮点纷

2025-07-29

  7月21日至30日,由中国记协主办的“共鉴华夏·同传五洲”全球华文媒体联盟中国行走进西藏。来自五大洲18国的近30家华文媒体代表踏访巴松措、羊卓雍措,走

2025-07-29

  在西藏米林市羌纳镇西嘎门巴村,白玛措姆正准备去村卫生室给病人做藏医针灸理疗。白玛是一名村医。平时村里有人病了,在乡医院、县医院开了药,回村里由白玛负责打针、输液。

2025-07-29

  踏上新征程 高原上的“路三代”  1992年,卓玛措姆出生在那曲市一个普通的养路工家庭。从记事起,她常听爷爷奶奶讲述20世纪60年代青藏高原的养路故事。在物资

2025-07-29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7月21日5时15分,在西藏昌都市洛隆县(北纬30.77度,东经96.24度)发生3.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2025-07-21

热门推荐

阅读排行

首页 | 新闻 | 财经 | 娱乐 | 房产 | 公益 | 时尚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环保 | 法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运营单位:北京竣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泥洼北路6号院9号楼二层203-1520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 京ICP备2025122738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554号

Copyright © 2025-2030 中国城乡观察网 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axlt6@qq.com    电话:4000123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