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冀共育科研“硕果” 天科院首家合资公司正式量产
从科研成果“变身”企业新秀,这样的故事再次于我市上演。近日,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天科院)成立的首家合资公司——天科盛景环境科技发展(天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科盛景)正式实现量产,预计年产值达2亿元。目前,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向该公司抛出“橄榄枝”,并达成合作意向。
作为我国交通运输领域的国家级科研机构,多年来,天科院针对港口建设开展了大量科研创新工作,形成了100项核心技术集群,应用到全国200多个港口,承担“一带一路”400多项工程研究,每年超过300项合同在滨海新区科技局开展技术合同登记,通过技术咨询、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等方式进行成果转化。
天科盛景是天科院首次采用以技术作价入股方式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的项目,也是科研成果由“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的生动案例。公司主营业务包括为分布式能源、船舶、柴油汽车、非道路机械等应用领域提供综合环保减排解决方案。其产品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能够填补部分尾气减排系统产业空白。
据悉,2023年,天科院与河北省民营企业——秦皇岛盛景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和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协议,推进船舶催化剂技术实现产业化,推动高新技术转化与成果示范应用。
天科盛景由天科院与河北省民营资本共同成立,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缩影。该公司在中新天津生态城注册成立。在天科院水路交通环境保护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天科盛景总经理刘博群看来,企业之所以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从小试到中试、再到量产的全过程,离不开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在政策扶持、产业配套、审批服务及人才保障等方面的系统性支持,包括开通高校审批与绿色服务通道,以及设立联审窗口,缩短人才落户审批时间等。
项目的全程参与者、天科院海洋资源研究中心主任赵英杰表示,多年来,天科院以推动重大科技项目为抓手,积极破除阻碍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篱笆墙”,让创新链与产业链实现精准对接。“以技术作价入股对于天科院来说,是一种全新尝试。我们提供技术、团队和经营管理,属地政府提供优良的营商环境和激励政策,河北民企提供产业化资金和配套支持。”他说,“未来我们将尝试多种形式,在京津冀推动更多科技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责任编辑:郑容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观察网,所有自采资讯(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4000123612
相关阅读
2025-07-31
2025-07-31
2025-07-31
2025-07-31
2025-07-31
2025-07-31
2025-07-23
2025-07-23
热门推荐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