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 > 

晋中:看太谷区闫村如何运用新质生产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2025-06-26 来源:网络

  6月20日清晨5点半,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太谷区范村镇闫村的蔬菜经纪人老张就已经在批发市场谈妥了3车蔬菜订单。

  在他身后,450栋银白色的蔬菜大棚整齐排列;棚内的智能显示屏上,温度、湿度、光照等信息一目了然。

  从“靠天吃饭”到“靠技术致富”,闫村这个曾被十年九旱困扰的传统农业村,如今用智慧大棚写就了“四季不停产”的致富经。

  旱塬上的“技术革命”

  闫村的设施蔬菜发展之路始于一场破局。彼时,村民们还在靠种植玉米为生,收入微薄且不稳定,遇到年景差的时候,本钱都难收回。1998年,闫村村“两委”决心打破丘陵旱地种植效益低下的困境,带领村民赴山东学习日光温室技术。返乡后,他们结合本地旱塬地形特点,创新性地打造出旱塬温室,开启了有机旱作农业的初步尝试。

  “村‘两委’班子先带头建设了50亩拱棚,当年就有了明显收益,村民们看到希望,很快就加入进来。”闫村村委会主任成小五告诉记者,此后,设施蔬菜被逐步确立为该村的主导产业。

  在此后的近20年里,闫村借助山西农业大学的人才与技术优势,推动设施蔬菜产业的科技化进程;晋中国家农高区汇聚的大量高新技术企业,带来了先进的设施装备以及广阔的市场渠道;乡村振兴(太谷)论坛的举办,为产业发展注入活力,让先进的种植理念和管理模式生根开花……

  2019年,闫村敏锐地抓住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机遇,建成200亩18栋连栋塑料拱棚,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模式初现雏形,越来越多的外出打工者看到了致富新希望,纷纷返乡创业。

  “以前,村里许多人都靠跑大车谋生,我也开过铲车、挖掘机和十轮运输车。后来回到村里,在村‘两委’的帮助下,陆续建起了8个拱棚、3个大棚,年收入有三四十万元。”村民王杰告诉记者,相较过去的风吹日晒、奔波忙碌,现在在家门口赚钱还能照顾老人孩子,他感到十分欣慰。

  经过多年累积,闫村的日光温室大棚达到了400个、拱棚450个,种植面积突破2100亩,70%的村民投身于设施蔬菜种植,“户均一棚、人均一亩”的愿景成为现实。

  大棚里的“数字把式”

  “过去,一个大棚需要四五个人忙活,现在,两三个人就能轻松搞定!”提到闫村蔬菜产业的发展,村民成新华十分感慨。

  近年来,闫村积极推广设施蔬菜轻简化栽培技术,配备了弥雾喷药系统、水肥一体化设备,在播种、施肥、覆膜等环节引入农机具,实现了主要农事环节的机械化作业,用工量减少25%、水肥药投入降低15%、设施蔬菜轻简化率超过70%,真正做到了“减工不减产”。

  智能化管理更是让种植“如虎添翼”。在成新华家的大棚里,传感器实时监测各类参数,种植户仅通过一部手机就能实现对温度、湿度等参数的远程调控。“最近,参数显示黄瓜可能有点缺钾,我们马上就启动了水肥一体化进行精准施肥,才短短几天就得到了缓解。”成新华告诉记者。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引入,许多大棚实现了智能化操作,种植品种不断丰富,模式也从单一的冬棚种植发展到春提早、秋延后和冬棚种植相结合,实现了一年四季都有蔬菜供应。

  “标准化、机械化种植,不但省时省力,还能保证丰产丰收,遇到极端天气也能平稳度过,种地不再靠天吃饭,而是靠科学技术。”成新华细细地算了一笔账,过去种大田亩均收入不足5000元,如今设施大棚亩均超过2万元,一个大棚的纯利润就能达到5万元。

  科技的深度嵌入,让土地释放出前所未有的效益。

  家门口的“绿色银行”

  谈及闫村蔬菜为何备受市场欢迎,成小五说:“我们采取的是‘春提早、秋延后、冬棚保供’的四季轮转模式,比河南、河北等地晚1个月上市,正好填补了市场空档,实现错峰销售,拥有了较大的市场空间。”

  而2019年建成的蔬菜集中批发市场,则彻底打通了闫村蔬菜产销的“最后一公里”。这座由太谷区政府投资220万元、吸引社会资本300万元建成的现代化市场,集经纪、收储、运输、销售于一体,目前的日均交易量已超过300吨。

  市场的繁荣还催生了几十个本土经纪人,村民们从“埋头种地”转向了“抬头闯市场”。

  “以前,凌晨就得起床拉菜去外地,现在,在家里就能对接全国客商,菜还在地里就都订出去了。”成小五表示,批发市场的建成实现了他们直接和大市场对接的心愿。

  与此同时,冷链物流的日益完善也让新鲜蔬菜实现了“当天采收、当天发运”,通过高速路网直达京津冀、长三角地区。目前,每年有12万吨蔬菜从闫村地头走向广州、深圳、上海、厦门等各地消费者的餐桌。

  如今,设施蔬菜已经成为太谷区现代农业的一大主导产业。全区有百亩以上设施蔬菜园区52个,年蔬菜产量保持在40万吨左右,涌现出一批以闫村、象谷村、格子头村、新曲河村为代表的设施农业强村。

  2020年,太谷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7759元,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当地人民勤劳致富的故事依然在生动上演……

责任编辑:郑容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观察网,所有自采资讯(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4000123612

相关阅读

  锣鼓铿锵,喜乐盈村。近日,灵石县南关镇董家岭村洋溢着浓浓的温情与喜悦,备受期待的董家岭村幸福小院正式建成投入使用,将聚焦老年人就餐、娱乐等需求,为乡村老人打造温馨舒适

2025-06-26

  6月20日清晨5点半,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太谷区范村镇闫村的蔬菜经纪人老张就已经在批发市场谈妥了3车蔬菜订单。  在他身后,450栋银白色的蔬菜大棚整齐排列;棚内的智能

2025-06-26

  6月19日,我县西怀远村第七届油菜花文化节正式启幕。本届活动以“魅力怀远”为主题,依托千亩油菜花海生态资源,深度融合乡村旅游、现代农业、研学教育三大产业,通

2025-06-26

  6.26国际禁毒日前夕, 为切实增强青少年识毒、防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守护校园净土,护航青春梦想,6月16日上午,县公安局联合禁毒社工走进县实验小学校,开展禁毒教育宣传活动。

2025-06-26

  6月24日,2025年首次“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河南省安阳市举办。经各地推荐、网友评议和专家评审等环节,共有152人(组)身

2025-06-26

  双向四车道连续畅通、港湾式站台安全舒适、交通标线清晰醒目……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驱车行驶在威远门路上,道路井然有序,通行效率大幅提升,市民李女士感慨:“宽敞、顺畅,出行不再拥堵,政府把好事

2025-06-24

  今年以来,中阳县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以“阵地标准化、制度规范化、服务生活化”为目标,扎实推进74个村级党群服务阵地提档升级,打造集党建、政务、民生服务于一体的“红色家园”,推动基层治理

2025-06-24

  近日,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和省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制定《山西省自然资源督察、自然资源执法与林草监督执法协同配合机制(试行)》,以进一步提升自然资源和林草执法工作效能。

2025-06-24

热门推荐

阅读排行

首页 | 新闻 | 财经 | 娱乐 | 房产 | 公益 | 时尚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环保 | 法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运营单位:北京竣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泥洼北路6号院9号楼二层203-1520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 京ICP备2025122738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554号

Copyright © 2025-2030 中国城乡观察网 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axlt6@qq.com    电话:4000123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