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 > 

济南低碳建设“成绩单”出炉

2025-06-30 来源:网络

  6月25日是2025年“全国低碳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和落实“减碳”工作的有关情况。从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济南先后入选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全国碳监测评估试点,临港经济开发区入选省级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入选国家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国家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通过试点示范建设,探索形成了一系列低碳建设模式和经验。

  推动省级以上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

  近年来,济南聚焦持续优化能源结构、推进节能降碳增效、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围绕推动光伏、风电、生物质热电联产、地热能及新型共享储能示范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我市能源结构。截至2025年5月底,全市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506.79万千瓦,较2024年底增加47.35万千瓦。

  聚焦推进节能降碳增效,印发了《济南市2025年能耗双控和煤炭消费压减暨加强全社会节约用能工作方案》,推动工业、城乡建设、交通物流、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加强重点用能单位管理服务,编制“一区一册、一企一策”节能减煤建议方案,助力企业节能降碳。

  聚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畅通资源循环利用链条,制定《济南市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实施方案》,推进废弃物精细管理、有效回收、高效利用。推进园区绿色循环发展,推动省级以上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持续提升园区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建成温室气体“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

  2021年9月,生态环境部印发《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方案》,开展碳监测评估试点。济南作为全国首批、山东省唯一碳监测评估试点城市,重点围绕温室气体监测网络建设、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碳排放同化反演等工作持续开展探索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试点成效显著。

  目前,济南已建成温室气体“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实现全市域、多指标、长时段温室气体智能跟踪监测,筑牢“环境空气—污染源—生态系统”温室气体监测根基,初步掌握了济南市温室气体浓度时空变化趋势。同时,依托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工作,协同推进高空间分辨率温室气体清单编制,获得了2020年至2023年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明确了济南市温室气体排放源构成及温室气体种类构成,初步识别了温室气体排放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为城市双碳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明年年底完成919处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

  为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济南科学编制实施《济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并在获国务院批复后率先编制国土空间近期规划。特别是在“三区三线”划定工作中,将整合优化后的自然保护地(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生态功能极重要、生态极脆弱区域,以及目前基本没有人类活动、具有潜在重要生态价值的生态空间划入生态保护红线,严格管控对各类生态空间的占用。到2035年,全市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238平方千米,为全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空间支撑。

  同时,济南创新生态修复模式,推动矿山复绿、青山入城。其中,对全市919处历史遗留矿山创新生态修复思路,提出“1+N”治理新模式,即将矿山生态修复与各类产业项目相融合,形成以产业发展带动生态修复治理的全新工作局面,确保2026年年底全面完成919处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

  在探索地热集中利用方面,济南将地热作为重点勘查开采矿种纳入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完成商河县19宗地热采矿权的出让登记工作,并全部纳入省级绿色矿山名录库。2024—2025年供暖季,全市使用地热能的供暖面积约300万平方米,相当于标准煤约9万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约20万吨。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完成约350万平方米

  建筑领域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济南将“绿色建筑”建设作为推动城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创新举措、综合施策。“十四五”期间,全市新建绿色建筑面积总量突破1亿平方米,在新建建筑中的占比提升至100%,完成面积位居全省第一。全市新增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项目4个、二星级25个,平阴县入选省级绿色低碳县城试点,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被省住建厅确定为山东省绿色低碳城市试点区域。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共计完成约130万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共计完成约350万平方米,老建筑实现节能升级。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也是碳排放大户,更是减碳的重点。近年来,济南以钢铁、石化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碳达峰为突破,推动工业领域实现碳达峰,加快全市工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中心城区公交线路总条数达405条

  在公众交通出行方面,济南大力推进低碳公共交通体系建设,全力推动公共交通出行方式绿色转型。2021年以来,济南累计采购纯电动、氢能源等新能源公交车2360辆。除应急救援车辆外,中心城区目前运营的5472辆公交车全部采用新能源车型。积极推动L3级智能网联公交1号线正式投入示范运营,全国率先实现BRT线路自动驾驶车辆运行和双源无轨电车自动驾驶技术应用。

  今年以来,济南开通优化公交线路26条,其中新开小巷公交、街区约巴9条,填补线网空白57.1公里。217条公交线路与3条地铁线路实现了接驳换乘,占现有公交线路条数的50%以上,进一步提升了公交地铁接驳的质量和效率,为市民提供便捷的绿色出行方式。目前,中心城区公交线路总条数达405条,线路长度6145.1公里,线网长度1970.6公里。

责任编辑:郑容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观察网,所有自采资讯(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4000123612

相关阅读

  2025年6月23日至29日,曲阜市口腔医院以“银龄健康,从心启航”为主题,开展老年健康宣传周活动,为老年人口腔健康撑起“保护伞”。  活动期间,医院候诊

2025-06-30

  6月25日是2025年“全国低碳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和落实“减碳”工作的有关情况。从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济南先

2025-06-30

  6月28日,济南市教育局发布消息,今年济南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于6月29日公布。九年级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于6月29日15:00开始查询,其他年级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于6月29日16:00开始

2025-06-30

  为坚决打击涉渔“三无”船舶(无船名船号、无船舶证书、无船籍港)违法违规行为,有效维护海上渔业生产秩序,保护海洋渔业资源,6月25日,青岛市海洋发展局联合中国海

2025-06-30

  为切实维护伏季休渔管理秩序,保护海洋渔业资源,严厉打击利用快艇进行非法捕捞的违法行为,6月24日至25日,山东省海洋与渔业执法监察局第一支队联合青岛市海洋与渔业行政执法

2025-06-30

  6月23日,当AI数字人“文文”在滨州主会场与主持人探讨网络文明意义时,第五届山东网络文明周的序幕正式拉开。一周时间里,以“网络同心 文明同行”为主

2025-06-30

  近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25个部门单位联合印发《山东省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布局建设覆盖工业、服务、特种和人形机器人四大领域的创新平

2025-06-30

  日前,记者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获悉,全省今年夏季午峰最高负荷1.22亿千瓦,晚峰最高负荷1.13亿千瓦。午峰、晚峰全网供应能力分别为1.37亿千瓦和1.16亿千瓦。  国网山东电

2025-06-30

热门推荐

阅读排行

首页 | 新闻 | 财经 | 娱乐 | 房产 | 公益 | 时尚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环保 | 法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运营单位:北京竣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泥洼北路6号院9号楼二层203-1520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 京ICP备2025122738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554号

Copyright © 2025-2030 中国城乡观察网 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axlt6@qq.com    电话:4000123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