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 > 

黄河长城文化旅游带:山河交响处 古今共鸣时

2025-06-26 来源:网络

  夏日的呼和浩特,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黄河携着千年的故事奔流不息,古老的长城在塞北的晴空下蜿蜒伸展,两大中华文明符号在此交汇,绘就一幅壮阔的文化长卷。

  黄河长城文化旅游带北起云中郡故城遗址,南至清水河县,全长约150公里,以沿黄公路、乡道为脉络,串联起20余处核心文旅点位,融合历史、生态与民俗,成为中华文明绵延千年的鲜活见证。

  来自上海的游客李思远漫步于托克托县神泉生态旅游景区,举目远眺,黄河在此奔流而过,与沙漠、湿地、山梁交织成独特的自然画卷。景区内,一股清泉常年流淌,泉水甘冽,引得游人驻足掬饮。“塞北竟藏着一片‘江南’,神泉清冽,沙漠浩瀚,黄河的壮阔与园林的婉约在此完美交融,真是大开眼界。”李思远感叹道。

  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托克托县神泉生态旅游景区以黄河为核心,左翼江南园林与塞北风情相融,右翼库布齐沙漠浩瀚无垠。游客可乘船泛舟黄河,感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苍茫;亦可漫步园林,品味亭台楼阁的婉约。

  毗邻的黄河麦野谷生态休闲旅游区,则以“戏水+研学”为亮点。斥资1.5亿元打造的综合性园区内,室内造景影视基地重现黄河古渡口的繁华,儿童乐园与创意农业基地吸引亲子家庭驻足。游客可体验采摘、农耕,感受“归园田居”的野趣。

  黄河长城文化旅游带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历史的回响。

  清水河县后城咀石城遗址占地约138公顷,是龙山时代石城,其瓮城、马面、瞭望台等防御体系保存完整。遗址内房址、窖穴、墓葬等遗迹清晰可见,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提供了珍贵实证材料。

  托克托县的海生不浪文化公园内,模拟复原的新石器时代房址、公众考古体验区、帐篷营地等设施,让游客化身“史前居民”,体验钻木取火、陶器制作。

  云中郡故城位于托克托县古城村西,是战国至隋唐时期遗址,其呈不规则状,墙体夯筑,东、西、北三面城墙破坏严重,唯南城墙存留较完整。云中郡故城历时900余年,是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地区建立时间较早、规模较大的城址之一。若说老牛湾是黄河长城文化旅游带的“点睛之笔”,那杨家川峡谷便是它的“灵动之魂”。峡谷两侧峭壁如削,谷底怪石嶙峋,长城与古堡点缀其间。盛夏时节,山泉喷涌,绿意漫卷,瀑布挟泥沙奔腾而下,轰鸣声回荡山谷,令人顿生“天地广阔”之叹。不远处的小元峁段明长城,被誉为“金色长城”,城垣蜿蜒于山脊,墩台烽燧林立,阳光下宛若一条鎏金丝带。

  清水河县明长城位处万里明长城的中段,全长155公里,串联108座烽火台、243座敌台。清晨,晨雾缭绕,敌台轮廓若隐若现,宛如一条巨龙蛰伏山脊。摄影爱好者王澜在此守候多日,只为捕捉“长城日出”的绝美瞬间:“阳光洒在城砖上的那一刻,历史仿佛被镀上了金边。”著名长城专家罗哲文曾盛赞清水河县明长城“可与八达岭长城媲美”,登临此处,塞外雄浑尽收眼底。

  历史亦可“鲜活”。清水河黑矾沟窑址群内,20余座明清古瓷窑依山而建,窑身高耸,台阶蜿蜒,昔日的窑工住房仍保留着旧时风貌。站在窑口远眺,眼前仿佛浮现出窑火熊熊、匠人忙碌的场景。

  黄河长城文化旅游带,不仅守护着文化遗产,更以创新赋予其新生。

  位于托克托县的东胜卫文化旅游区依托明代卫所遗址,打造黄河文化与民俗展演。时下正值旅游旺季,景区内非遗剪纸、民族歌舞轮番上演,游客可身着明代甲胄,体验“戍边将士”的豪情。

  6月,正是徒步探秘的好时节。游客可沿明长城遗址徒步,途经烽火台与敌台,感受“墩台林立,烽燧炬列”的边关气象;或参与研学游,在专家讲解中解码长城的建筑智慧;亦可挑战“竞技游”,在长城脚下骑行、攀岩,体验别样豪情。

  “清水河县紧扣‘一廊两轴五带’文旅发展布局,充分发挥地处黄河长城文化旅游带的区位优势,深度挖掘全县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业态、提升质量、优化服务,扎实做好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加快构建以5A级景区为引领,以黄河长城两大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的全域旅游格局。”清水河县文化旅游体育局局长乔楠表示,“下一步,我们将联合周边旗县推进S237最美旅游公路建设。这条示范性旅游公路以土默特左旗哈素海为起点,串联神泉景区、泉寿湾旅游景区,贯通老牛湾黄河大峡谷旅游区、明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及老牛坡红色教育基地,届时游客能一路看尽黄河壮美、长城雄浑,还能感受红色精神,全面构建‘全景覆盖、全业融合、全域联动’文旅发展新格局。”

责任编辑:郑容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观察网,所有自采资讯(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4000123612

相关阅读

  6月25日,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包钢赴武川县调研大青山生态保护、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文旅融合发展等工作。  在井尔梁高山草原,包钢实地察看

2025-06-26

  夏日的呼和浩特,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黄河携着千年的故事奔流不息,古老的长城在塞北的晴空下蜿蜒伸展,两大中华文明符号在此交汇,绘就一幅壮阔的文化长卷。  黄河长城文化旅

2025-06-26

  5月14日开始,准格尔旗妇幼保健院组织体检机构走进学校,启动2025年准格尔旗中小学生健康体检工作。

2025-06-23

  6月18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规范涉企行政执法 推动做好群众身边具体实事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3月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部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增强整治涉

2025-06-23

  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以及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内蒙古自治区将生态治理、产业升级与就业扩容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就业促进之路。

2025-06-23

  日前,内蒙古包头市东河湿地管护中心巡护队在包头黄河国家湿地公园东河片区日常巡护时,接到天禾农业工作人员通知,在十大股村湿地附近发现一只水鸟正在浅水区奋力挣扎,无法脱离水面。保护区救援小

2025-06-23

  “这里让我有了‘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归属感!”日前,走进清水河县人才公寓,看着和暖的阳光照进舒适的床榻,县委党校新入职的汪孟举感慨地说。

2025-06-23

  准格尔旗党建引领红色创投项目近日启动。项目以民生需求为核心、基层党建为纽带,由机关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在职党员、新就业群体、各类志愿者等组成,服

2025-06-18

热门推荐

阅读排行

首页 | 新闻 | 财经 | 娱乐 | 房产 | 公益 | 时尚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环保 | 法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运营单位:北京竣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泥洼北路6号院9号楼二层203-1520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 京ICP备2025122738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554号

Copyright © 2025-2030 中国城乡观察网 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axlt6@qq.com    电话:4000123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