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 > 

延边州强化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

2025-06-27 来源:网络

  2025年以来,延边州以古树名木保护为切入点,通过动态监测、精准管护、活化利用与广泛宣传等举措,全力推动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同共进。

  动态监测摸底数,构建精细化管理体系

  延边州对州内古树名木实施全域覆盖的“一树一档”管理模式,统一编号并全部挂牌保护,通过实地勘察与数据录入相结合的方式,动态监测古树名木的数量、分布及生长状况。2025年上半年,高质量完成全国古树名木智慧管理系统年度数据更新工作,确保数据实时性与准确性。目前,全州共有以松、柏、榆、栎、杨柳等为代表的古树4385株(吉林长白山森工集团经营范围内4280株)、名木1株,形成了覆盖广泛的古树名木资源数据库。

  “因树施策”强管护,提升抢救复壮实效

  延边州将日常养护与抢救复壮相结合,针对不同树龄、树种及生长状态制订个性化管护方案。2025年以来,累计争取专项资金100万元,完成17株古树名木的抢救复壮工作,通过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支撑加固等专业措施,有效改善古树生长环境。例如,对延吉市一株树龄超300年的古榆树,采用根部透气铺装与营养液灌注技术,使其濒危状态得到显著缓解。

  活化利用挖潜力,推动生态价值多元转化

  延边州创新探索古树名木保护与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的发展路径,计划于7月底前建设完成8个古树小微公园(广场)。这些公园将以古树为核心,配套建设休闲步道、科普标识牌等设施,既为居民提供休憩场所,又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文化景点。如珲春市依托一株200年树龄的古柞树,规划建设“柞树文化广场”,融入朝鲜族民俗元素,实现生态价值与文化价值的有机融合。

  广泛宣传造声势,打造生态文化名片

  延边州精选州内最具代表性的古树名木,通过多元载体开展宣传推广。编制《长白华盖——延边古(奇)树集萃》宣传册500册,收录古树的形态特征、历史渊源及保护故事;制作《悠悠古树韵绵绵故乡情》宣传视频,在抖音、快手等平台及《吉祥新闻》等媒体发布,累计播放量超10万次。此外,还将古树名木纳入“延边生态名片”打造计划,通过举办“古树摄影大赛”“古树文化节”等活动,提升公众保护意识,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郑容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观察网,所有自采资讯(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4000123612

相关阅读

  积分制激活乡风治理,多元特色产业带头示范……近日,公主岭市范家屯镇孟家村凭借乡风文明建设、基层治理创新、产业融合发展等突出成效,成功入选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成为新时代农村现代化转型的生

2025-07-05

  2025年以来,延边州以古树名木保护为切入点,通过动态监测、精准管护、活化利用与广泛宣传等举措,全力推动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同共进。  动态监测摸底数,构建精细化管理

2025-06-27

  按照市委“1288”总体工作思路,市政数局积极推进公共数据资源转化资产资金工作,努力实现数字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6月20日,四平态势感知系统高清影像数据产品在

2025-06-27

  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审计厅关于2025年深入开展“科学规范提升年”行动的部署,四平市审计局扎实开展&ldquo

2025-06-27

  推出“春城卡”、开展“万名学子游长春”活动、建设大学生实训基地……为引聚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来长留长,长春市创新出台“长

2025-06-27

  在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下,我市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着力推动文化与科技、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走进吉林市博物馆,奇幻的魔墙使历史文

2025-06-27

  碧波荡漾,鱼跃人欢!近日,在磐石市吉昌镇亚吉水库,一场热火朝天的捕鱼活动正在进行。磐石市农业农村局、市水产站工作人员深入现场,参与指导本次千塘鱼生态捕捞。  阳光洒

2025-06-27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营造学习民法典的良好氛围,近日,磐石市人民法院立案庭法官干警走进磐石市东宁街道中福社区,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普法宣传活动,将法律知识送到

2025-06-27

热门推荐

阅读排行

首页 | 新闻 | 财经 | 娱乐 | 房产 | 公益 | 时尚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环保 | 法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运营单位:北京竣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泥洼北路6号院9号楼二层203-1520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 京ICP备2025122738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554号

Copyright © 2025-2030 中国城乡观察网 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axlt6@qq.com    电话:4000123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