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财政:财政金融协同发力 高效赋能科技创新
今年以来,襄阳市财政局按照湖北省统一部署,聚焦“财政+基金”“财政+担保”“财政+信贷”“财政+保险”四大模式,重构政府引导基金体系,更加有力有效地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创新创业,为科技创新注入强劲动能。
一是“财政+基金”,撬动资本引擎,激发发展动能。建立襄阳市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协调工作机制,出台了《襄阳市政府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政府引导基金管理。襄阳市引导基金联合湖北省引导基金、社会资本,拟设立襄阳市区域性分母基金,支持襄阳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探索财政“拨改投”改革,聚焦项目导向,创新股权赋能,吸引更多金融要素聚集襄阳、孕育产业,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活力。精准聚焦“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战略导向,争取湖北省楚天凤鸣基金出资引导,成功签约5000万元科创种子基金和1亿元市隆中材料科创种子基金两只省级科创种子基金,首期出资2000万元,重点支持来襄发展或引进至襄阳的高精尖人才的创新创业项目和高水平科研成果转化项目,着力营造优良的科技创业投资生态。
二是“财政+担保”,破解融资难题,降低企业门槛。持续增强襄阳市融资担保集团的整体资本实力,市级财政向市融资担保集团增加注资1000万元,并争取省再担保集团5000万元股权投资,推动担保资本金增加至6亿元。鼓励担保集团联合省科担公司推广“科担联合贷”“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等专项科担产品。构建财政支持的融资担保体系,坚持施行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四补机制”(资本金补充、保费补贴、风险代偿补偿、业务奖补),引导其降费让利。截至6月底,科技担保业务规模7.11亿元,扶持企业199家,其中“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48笔1.56亿元,“科担联合贷”3笔1200万元,有效降低企业融资门槛,提高融资可得性。
三是“财政+信贷”,精准服务实体,激发市场活力。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放大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产业领域的信贷投入,建立省市风险共担机制,设立市级信用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对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农民个人信用价值和农村资产信用价值等相关信用贷款给予风险补偿,精准服务科技创新、中小企业、“三农”等普惠群体实体。襄阳市首期风险补偿资金池认缴出资额为4000万元,并拨付首期资金400万元。为规范风险补偿资金使用,襄阳市财政局会同市直相关部门和金融监管机构,联合制定了《襄阳市信用贷款风险补偿资金使用细则(试行)》,确保机制高效运转、资金使用安全规范,不断增强市场主体信心。
四是“财政+保险”,降低分散风险,增强科技型企业竞争力。为进一步发挥财政支持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作用,襄阳市研究制定《襄阳市科技保险保费补贴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保费由财政分类予以补贴。旨在对科技型企业核心研发人员、技术人员人身意外、重大疾病、住院医疗等提供保障,同时切实降低或分散科技型企业在科研、技术交易、成果转化等环节的风险,增强科技型企业产品竞争力。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责任编辑:郑容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观察网,所有自采资讯(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4000123612
相关阅读
2025-07-09
2025-07-09
2025-07-09
2025-07-09
2025-07-09
2025-07-09
2025-07-09
2025-07-01
热门推荐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