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小麦总产首次突破240万吨
今年我市小麦6月5日开镰,历经10余天收割,截至6月22日,575.76万亩小麦全部完成收获。目前,夏种正在推进,预计6月30日前完成。
据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市夏粮生产实现历史性突破。小麦单产创新高,全市小麦预计平均亩产427.5公斤,同比增长3.89%。其中,吴桥县曹洼乡小麦示范田经专家实收实测,亩产达到825.26公斤,创小麦亩产新高。小麦总产首次突破240万吨,预计总产246.14万吨,同比增长4.25%。全市夏收旱碱麦184.98万亩,平均亩产289.5公斤,总产53.55万吨,种植面积、单产、总产分别增长19.6%、11.4%和33.1%。黄骅市旧城镇千亩旱碱麦绿色丰产抗逆示范方,经专家实测亩产达597.89公斤,刷新了我市旱碱麦单产纪录。
为确保夏粮颗粒归仓,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农技人员到田间,开展机收减损与安全生产指导,引导农户及时抢收并提升播种质量;气象部门及时制作并发布“三夏气象服务”专题预报,通过短信、微信、大喇叭等渠道推送高温预警与晾晒建议,帮助农户规避不利天气影响。多地开启“小麦收割—秸秆离田—玉米播种—玉米夏管”的“三夏”生产流水线模式,显著提高生产效率。
在今年夏收夏种工作中,科技力量成为亮眼“主角”。6月以来,沧县、泊头等地近500台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农机参与大规模麦收作业。在北斗技术加持下,农机实现自动化、高精度作业,提升了夏收夏种的质量和效率。
据悉,接下来,相关部门将重点抓好夏种夏管工作,指导农户抢时抢墒加快推进夏种,扩大适播面积,提高播种质量,全面完成全年1350万亩的粮食生产任务。同时,加强在田作物管理,做好查苗补苗、水肥调控、病虫害监测预警等工作,为秋粮丰产丰收夯实基础。
责任编辑:郑容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观察网,所有自采资讯(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4000123612
相关阅读
2025-06-26
2025-06-26
2025-06-26
2025-06-26
2025-06-26
2025-06-26
2025-06-26
2025-06-25
热门推荐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