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镇市暗流镇:财政奖补“小资金”撬动乡村振兴“大民生”
一盏盏路灯驱散夜的黑暗,一条条坦途串联希望之路,一处处长廊洋溢欢声笑语。“木刻村的晚上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明亮过!以后群众走夜路,心里就踏实多了。” 看着路边崭新的太阳能路灯,木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林达丽的脸上乐开了花。
据了解,2025年6月前,暗流镇木刻村部分村内道路一直未安装路灯,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和不便之处,群众反映强烈。暗流镇政府接到群众反映后,积极向上协调资金,先后在木刻村8个组安装200盏新路灯,保障村民生命财产安全,提升村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增强村民对村庄的归属感。此外,路灯安装企业还无偿维修了木刻村超过质保期的76盏路灯,让旧灯重放光明,彻底解决了夜间出行隐患,村庄夜晚面貌焕然一新。
7月1日,天刚蒙蒙亮。村民李国友熟练地发动三轮车,载着刚从地里采摘的黄瓜、茄子,直奔农贸市场。车轮下,路面平整坚实,车辆行驶平稳。“搁以前,想都不敢想!一下雨,别说骑车,走路都得提心吊胆!” 他黝黑的脸上舒展笑容,激动地说到。此前,关口村大槽组气象站路口至计生站的道路凹凸不平、坑洼难行,给群众出行带来极大困扰。工作人员入户走访时发现这一民生痛点后,迅速将其列为重点推进事项,实施全面升级改造。改造后的道路不仅平整宽阔,方便居民出行,还增设了休息区域与停车位,极大便利了村民日常生活。为进一步提升群众满意度、幸福感与安全感,负责该路段改造的企业还无偿修建了安全围栏。
“以前想找个地方坐坐都难,现在长廊修好了,我和几个老姐妹天天都能聚在一起聊天,日子过得有滋有味!”80 多岁的史仲英笑着说。除了休闲娱乐,长廊还成了老人们的 “议事厅”。村里的大小事,老人们常在此讨论,为村干部建言献策;谁家有难处,大家也会一同想办法,既拉近了邻里感情,也让乡村治理更 “接地气”。
不仅如此,每年汛期,暗流河村的长廊因遭雷击,常出现立柱倒塌、瓦片损坏等情况,不仅影响居民使用,还存在严重安全隐患。2025年,暗流镇政府将休闲设施翻新列入民生实事,通过项目实施改造,让长廊焕然一新,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安全去处。此外,企业还无偿安装了避雷针,保障了景观长廊的安全与群众的使用安全。
据悉,为进一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提升群众生活质量,2024年,暗流镇政府向上争取到财政奖补资金132万元,并于2025年成功实施3个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涵盖道路改造、公共设施维修及民生照明工程等,极大改善了村内基础设施与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带动了农村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
责任编辑:郑容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观察网,所有自采资讯(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4000123612
相关阅读
2025-07-10
2025-07-10
2025-07-10
2025-07-10
2025-07-10
2025-07-02
热门推荐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