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综合救助服务中心举办第13个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活动
今年6月19日是第十三个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为全面展示救助工作成效,深入解读救助政策法规,凝聚社会力量共同关爱流浪乞讨人员,6月19日,惠州市综合救助服务中心举行了以“织密救助网络,筑牢安全底线”为主题的“开放日”活动,积极营造全社会支持救助工作的良好氛围。惠州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建锋出席活动并参与座谈。活动邀请了有关市直部门、县(区)民政部门及乡镇(街道)负责救助工作的同志、社会组织及热心市民代表参与。
活动中,市综合救助服务中心的讲解员引导市民代表到救助中心一楼展厅参观讲解,通过现场展板、屏幕等宣传媒介,代表们深入了解“惠助空间”理念与功能,驻足观看政策亮点与救助成效的展板,并实地探访救助生活区,近距离感受受助人员的实际生活保障与救助中心规范化、人性化的服务环境。“开放日”当天同步启动2025年度“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结合近期极端高温、暴雨天气情况,组织出动街面巡查车,与惠城区内18个镇(街道)共同构建街面救助网络,围绕辖区重点区域为流浪乞讨人员及临时遇困群体提供防暑降温物资。
刘建锋表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是民生保障体系中兜底性、基础性的重要一环,对维护社会安定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同时指出当前救助工作仍存在短板,仍需强化部门间协同联动,整合职能优势,形成合力。他强调,要综合运用“铁脚板”、基层信息反馈和智能监控平台等手段,及时发现流浪乞讨人员及临时遇困群体,落实精准识别救助、动态跟踪反馈、定期分析总结等工作机制,切实提升救助工作的规范性和实效性。
座谈会上,市综合救助服务中心主任陈浩汇报了辖区救助工作总体情况。与会人员围绕救助服务流程、受助人员发现与移交机制、站外医疗救治、慈善力量参与、就业帮扶衔接等具体工作进行交流。
此次“开放日”活动不仅是一次成效展示的窗口,更成为连接救助管理机构与群众的桥梁。通过实地探访与深入交流,市民对救助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有了更直观的认知。市综合救助服务中心将以开放姿态,持续倾听各界声音,用心织牢织密救助安全网,守护每一位困难群众。
小链接:2025年惠州市综合救助服务中心救助管理工作基本情况
1、2025年至今,共救助各类流浪乞讨人员912人次,为542名受助人员提供返乡车票,由工作人员护送返乡的有64人,为不明身份信息的流浪乞讨人员成功寻亲19人。
2、2025年至今,共开展街面巡查70次,派出工作人员359人次,劝导、救助街面流浪乞讨人员183人次,发放食品、防疫及御寒防暑物资685份。
责任编辑:郑容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观察网,所有自采资讯(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4000123612
相关阅读
2025-06-25
2025-06-25
2025-06-25
2025-06-25
2025-06-25
2025-06-25
2025-06-18
热门推荐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