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浪县泗水镇铁门村:多措并举推进乡村建设 民生福祉节节高
古浪县泗水镇铁门村紧紧围绕“抓党建聚合力,强基础促发展,创文明树新风”的总体思路,以党建引领为基础、乡村建设为目标、基层治理为抓手,补短板强弱项,多措并举推进乡村建设各项工作,使全村基础设施不断夯实,发展活力持续增强,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创建成效显著。
党建领航强根基,筑牢乡村建设“主心骨”
铁门村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乡村建设的“红色引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联动机制精准对接民生需求。为使各项举措更贴合群众实际需求,村里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入户走访广泛征求意见,科学制定巷道硬化实施方案,安排专人跟进工程进度、协调施工难题,确保项目高效推进;在此基础上,同步组织干部入户摸排,为困难家庭争取医保补助、落实临时救助,开展政策宣讲答疑,并优化政务服务流程,让群众办事更便捷。这些惠民实事落地见效,切实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入户进行政策宣传
“这几年我家人生病,村上的领导干部来给我们宣讲医保政策,还帮我们申请临时救助医疗补助,减轻了我们家里的经济负担。”铁门村村民朱国华说。
产业赋能促振兴,激活强村富民“新动能”
产业兴旺是乡村建设的物质基础。泗水镇铁门村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依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独特地理环境,将葡萄产业作为特色主导产业重点发展,不断壮大日光温室种植规模。同时,通过引进龙头企业,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实现了葡萄的规模化种植与产业化经营,形成了显著的规模优势和品牌效益。
打理葡萄藤蔓
走进村民李凤菊的温室大棚,一排排葡萄藤枝繁叶茂,嫩绿的葡萄串挂满枝头,长势十分喜人。李凤菊正仔细地打理葡萄藤蔓。“现在正是葡萄生长的关键期,精心管护才能有好收成。跟着村里的产业模式走,咱心里有底气,日子也越过越红火!”她一边忙碌一边笑着说道。
“铁门村现有日光温室大棚231座,正在建设220余座,主要种植辣椒、西红柿、葡萄等精细果蔬,特色产业种植不仅拓宽了村民增收致富渠道,也为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接下来,我们将持续扩大种植规模,引进更优质的品种,提高果蔬的产量和品质。同时,持续加强技术培训,定期邀请专家和技术人员来村里指导,让村民们掌握更先进的种植技术,使铁门村的特色产业更上一层楼。”铁门村村委会副主任张其龙说。
环境焕新添绿意,扮靓乡村振兴“新颜值”
为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巩固绿化成果。今年以来,铁门村聚焦环境治理整治过程中“重点、难点、盲点”问题,凝聚村干部、党员群众、公益性岗位人员等力量,集中对村庄道路、河道沟渠、绿化带、房前屋后等重点区域开展拉网式“大清除、大整治”,对乱堆乱放、枯枝杂草、积存垃圾等进行全面清理整治,确保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取得新成效。在全面清理整治的基础上,铁门村进一步拓展工作维度,坚持“见缝插绿、规划造景”的理念,在村内道路两旁、房前屋后精心种植各类花草树木,绿树红花相映成趣,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成为村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铁门村小游园
“今年以来,我们补植补栽各类花卉苗木3000余株,新建小游园1处,全村绿化量大幅度增加,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铁门村村委会副主任张其龙说。
泗水镇铁门村以“抓党建、兴产业、优环境”为支点,让乡村建设脉络清晰可感、成果触手可及。如今,党员干部的身影活跃在惠民一线,温室大棚里的果蔬缀满枝头,道路两旁的花草迎风摇曳,庭院里满是生活气息,这些看得见的变化,不仅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舒心,更以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为乡村建设注入强劲动力,推动省级示范村创建朝着“基础扎实、产业兴旺、环境优美、治理有效”的目标稳步迈进,让乡村建设的成果真正转化为村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绘就出一幅宜居宜业的乡村新图景。
责任编辑:汪编辑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观察网,所有自采资讯(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4000123612
下一篇:金昌 小麦亩产攀新高
相关阅读
2025-07-21
2025-07-15
2025-07-15
2025-07-15
2025-07-15
2025-07-15
热门推荐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