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安定区:“五育融合”育新人
松土犁地的欢笑声、扎染艺术的专注神情、烧烤架上升腾的烟火气……随着安定区首批5个特色实践基地正式投入运行,标志着区域劳动教育进入体系化、特色化发展的新阶段。
走进南鹰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学生们有的手握铁锹有模有样地松土;有的推着小型犁具认真犁地;还有的提着水壶给马铃薯苗浇水。在基地另一边,三三两两的学生正俯身观察着农作物的生长情况,时不时地在纸上记录着。
南鹰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负责人 郑晓燕:南鹰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构建较为系统的劳动教育课程,涵盖“春耕、夏种、秋收、冬藏”全过程。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了解农作物生长规律,掌握一定劳动技能,增强动手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劳动中学会分工协作、相互配合,体会劳动艰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中华路学校学生 贾雨菡:在这里,老师教我们认识了许多农具,我们使用它们进行了翻土、播种、除草、浇花等多种劳动实践,在园子里我们还认识了许多植物和蔬菜,老师还教我们就寝和用餐时的礼仪,在这里的一天我感到快乐极了。
家长 孙娟红:看到孩子们在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学着做农活,学就餐礼仪,吃得比家里香,睡得比家里稳,孩子们很开心,我们做家长的也很开心。
南鹰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班主任 冉彪:此次劳动实践教育活动对孩子们来说,是行走的成长课堂,从整理内务到田间劳作,从体育锻炼到团队协作,每一次动手实践都是一次蜕变。
走进周家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一场别开生面的“劳动嘉年华”正在进行,基地特色实践区同时开课,处处洋溢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周家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负责人 石鹏程:周家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围绕开营徒步、非遗手工、三馆研学、烹饪体验、农田劳作“五大”主题活动,为学生铺就成长之路。劳动实践基地,不仅是农作物生长的沃土,更是学生成长的希望之路、实践之路、未来之路。
周家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负责人 石鹏程:周家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围绕开营徒步、非遗手工、三馆研学、烹饪体验、农田劳作“五大”主题活动,为学生铺就成长之路。劳动实践基地,不仅是农作物生长的沃土,更是学生成长的希望之路、实践之路、未来之路。
室外,二十多个“小匠人”正围坐在露天工作台前,专注地揉捏着手中的陶泥。在指导老师的示范下,一个个成型的陶坯在孩子们手中诞生了。在扎染教室,学生在老师的讲解下小心翼翼地在白布上涂抹着颜色,教室里洋溢着创造的喜悦。
周家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班主任 赵鸣明:在劳动实践中,学生展现出了课堂外的闪光点,他们从怕苦怕累到主动担当、团队协作,感恩意识也明显增强了。作为教师,我深刻体会到做中学、学中做的价值,劳动不仅是一项技能,更是品格的锤炼。
最热闹的当属前院的“美食工坊”。在课外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认真地串着肉和菜,并放在烤架上进行烧烤,翻面、刷料忙得不亦乐乎,俨然一副“小厨师”的架势。烤串出炉时,孩子们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脸上写满了成就感。
家长 胡旭勇:他们体会到这种劳动带来的快乐,我们作为家长也非常乐意和孩子们共同成长,共同体验劳动给孩子们带来的成长过程。
在安定区其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同样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劳动景象。李家嘴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将“基地生活皆课程,基地课程皆生活”的理念贯穿始终,创新性地构建了“三生”教育课程体系。在这里,学生们通过生命、生存、生活教育,触摸到泥土的温度,体会到劳动创造的价值。香泉民族中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活动同样精彩纷呈,学生们在果园观察果树,在田间努力除杂草,徒步锻炼体魄。
公园路小学学生 闫馨慧:这次劳动实践活动成为了我求学路上最珍贵的宝藏,让我们触摸到了知识的温度,品尝到了劳动的辛苦,收获了满满的快乐。
家长 窦绍静:作为家长,我很支持这种教育方式,希望学校以后多组织这样的活动,让孩子在活动当中积累知识,获得成长,培养责任感。
这些特色鲜明的实践场域,正是安定区统筹盘活农村闲置校舍资源,打造具有安定地域特色、人文特色和示范引领作用的育人矩阵。安定区将持续深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推动城乡资源共享、课程共建、师资共育,打造具有安定特色的劳动教育品牌,助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汪编辑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观察网,所有自采资讯(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4000123612
相关阅读
2025-06-27
2025-06-27
2025-06-24
2025-06-24
2025-06-24
2025-06-24
2025-06-24
热门推荐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