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 > 

重庆131个劳务品牌带动270万人就业

2025-07-18 来源:网络

  盛夏的京城,阳光炽烈。7月16日清晨,麻利收拾好雇主家的餐桌后,48岁的秦从英戴上遮阳帽、骑上自行车,就去了两公里外的农贸市场。这位来自重庆市万州区的“巴渝大嫂”,3个月前通过标准化培训,如今在北京当育儿嫂。“每个月能挣9000块钱,我特别珍惜这份工作。”她说。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在就业市场结构性调整、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重庆劳务品牌正以其独特的“造血”能力,成为带动群众增收的“金钥匙”。市人社局数据显示,重庆已培育“重庆火锅师傅”“巴渝大嫂”“大足雕客”“云阳面工”等131个劳务品牌,覆盖13个行业,带动约270万人就业(约占全市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三分之一),他们年人均收入是普通农民工的2.3倍。

  从打零工到树品牌

  两个“三分之二”背后的抉择

  在北京的育儿嫂从业人员中,秦从英是新人,但她干这行已经8年了。“最早就是帮人做家务顺带看孩子,我觉得收入还行,就专门去学了育儿知识,自己找活干。”她说,但找活儿太难了,“没亲戚朋友介绍,陌生人不会轻易信任你,活儿不稳定,收入也不稳定。”

  这正是许多农村转移劳动力面临的共同困境——没有品牌背书、缺乏正规渠道、没有专业认证,导致工作流动性大,稳岗就业成了“老大难”问题。

  “农民增收,务工是重要支撑。”市农业农村委区域协作处处长孙元忠介绍,全国脱贫人口人均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比重超过三分之二,脱贫人口务工就业规模占脱贫劳动力比重接近三分之二。“这两个‘三分之二’说明,稳岗就业是农民增收的‘定盘星’,必须稳住。”

  近年来,重庆农村转移劳动力务工收入虽然整体上涨,占比却小幅下滑。“传统零散务工扛不住风浪。更严峻的是,脱贫人口就业集中在建筑、低端制造、餐饮等行业,这些领域机器替代人力的速度在加快。再加上农村转移劳动力老龄化加剧,他们一旦失业,再就业难度很大。”孙元忠说,是形势逼着求变。

  劳务品牌的崛起,为破解这个难题提供了一种思路。

  “可以说,一个劳务品牌就是一部创业史。”市就业服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比如,“云阳面工”遍布全国,年产值超600亿元,带动云阳县20万人就业,带动周边区县逾15万人就业;“开州金厨”带动20万人就业;“巴渝大嫂”带动10多万人就业……在乡村全面振兴背景下,农村转移劳动力高质量就业的需求更大、要求更高,劳务品牌的作用也更加凸显。

  秦从英就从中尝到甜头。凭借“巴渝大嫂”这个品牌,她不用自己托关系找活儿干,平台会主动为其匹配雇主;培训时学到的早教知识,让她能胜任更高薪的育儿岗;品牌方还提供维权支持,让她“干活更踏实,收入更稳定”。

  从凭经验到靠标准

  构建全周期培育体系

  劳务品牌不是新鲜事物,改革开放40多年来,有的劳务品牌红极一时,有的却销声匿迹。“多数是没跟上时代转型步伐。”相关人士分析,早期劳务品牌多扎根于乡土,对技术要求不高。随着机械化智能化发展,不少行业对人工需求减少,原有的品牌不升级就会被淘汰。

  如何让劳务品牌从“数量多”转变成“质量优”,让从业者从“低收入”转变成“高收入”?重庆给出的答案是:产业协同+标准先行。

  “先得把符合市场需求、有地方特色的品牌挖掘出来,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孙元忠说,市场导向是关键。比如家政护工全国缺口达3700万个,“巴渝大嫂”一推出就供不应求;“重庆火锅师傅”立足本地饮食文化,一亮相就成了香饽饽。

  近年来,重庆精准发力,实施劳务品牌发现培育、发展提升、壮大升级三大行动,结合鲁渝协作、川渝合作和市内“一区两群”产业布局,定向培育品牌,让劳务输出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解决了“有没有”,还要攻克“好不好”。“全国都没有现成的劳务品牌标准,我们就自己摸索。”孙元忠介绍,市农业农村委会同市人社局等多部门出台了《乡村振兴劳务品牌人员评价规范》7个地方标准。这也是全国首批劳务品牌标准,填补了业内空白。

  “重庆人从小就吃火锅,但一个好的火锅师傅到底需要些啥技能?以前没说法。”培训师曾红说,如今“重庆火锅师傅”标准明确规定,火锅师傅得会做底料、汤料、酱料、蘸料,能处理食材、预制菜品,还得懂餐饮管理,“标准一出来,培训就有了方向,雇主选人就有了依据,学员收入自然涨。”

  在此基础上,我市构建起“标准+培训+认证+维权”全周期培育体系,67所基地校提供标准化培训。截至去年底,在重庆火锅师傅、巴渝建工、巫溪烤鱼工等16场培训认证中,共有665人通过考核,就业率超95%。

  “学有标准、干有规范、权益有保障,这才是品牌的底气。”曾红说。

  从单一就业到链式发展

  “劳务+”升级蝶变

  一套“组合拳”下来,重庆劳务品牌迎来提质升级的丰收季。

  “自去年春节以来,我们已经送了500余位‘巴渝大嫂’到北京务工,工资从6000多元到2万元不等。”重庆巴渝子弟劳务集团董事长王江亮底气十足,“巴渝大嫂”已被评为全国最受关注劳务品牌和脱贫地区特色劳务品牌,其带动力和影响力与日俱增。

  在重庆市秀山县,“武陵山缝纫工”牵手湖北恩施、贵州沿河等30多家机构组建品牌联盟,5万多人靠这张“名片”找到了工作。

  在合川清平镇,玻璃制作技艺衍生出庞大的玻璃产业,带动7.6万余人成为“山城玻璃工”,间接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就业人数超21万人次,形成了庞大的产业生态圈。

  ……

  一组数据,见证着重庆劳务品牌的强大能量:全市劳务品牌产业链年经济效益约1700亿元,上下游全产业链从业规模达270万人,年均增速15.3%,年人均收入是普通农民工的2.3倍。

  “劳务品牌是市场拼出来的,经得起风浪,再加上政府扶持,才能有如今的特色和影响力。”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副教授安小风认为,未来劳务品牌要靠龙头企业带动,聚集上下游产业,让品牌效益更大;深化区域协作,让更多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就业。

  接下来,重庆将持续推进劳务品牌提质工程,紧扣构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和“416”科技创新布局,结合东西部协作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培训+创业+就业”全链条模式,培育“巴渝智工”等新质生产力品牌,升级乡村振兴劳务品牌,推动传统劳务协作向“劳务+技能+品牌+创业”四轮驱动转变。

责任编辑:郑容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观察网,所有自采资讯(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4000123612

相关阅读

  3651.8亿元,同比增长7.6%——今年上半年,重庆外贸进出口交出了这样一份成绩单。  近年来,受全球笔电订单萎缩等因素影响,重庆外贸一直面临下行压力。同时,全球经

2025-07-28

  盛夏的京城,阳光炽烈。7月16日清晨,麻利收拾好雇主家的餐桌后,48岁的秦从英戴上遮阳帽、骑上自行车,就去了两公里外的农贸市场。这位来自重庆市万州区的“巴渝大嫂&rdq

2025-07-18

  7月13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委获悉,截至目前,我市累计建成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8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90个,市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重点镇村1420个、精品线路200余条,形成了点线

2025-07-18

  重庆海关17日发布消息称,2025年上半年,重庆电动汽车出口增长(同比,下同)逾五成。  据重庆海关统计,2025年上半年,重庆外贸进出口总值3651.8亿元(人民币,下同),增长7.6%。其中

2025-07-18

  “不需要专程返回户籍地,也不需要来回奔波,只需通过手机提交申请即可完成办理!”近日,硕士生小李从成都某高校毕业后,顺利入职重庆一家科技企业,并通过重庆市线上政

2025-07-18

  7月14日,记者从重庆九龙坡区获悉,通过盘活区内存量安置房,该区321户拆迁过渡家庭有了新居,并将在本月之内完成选房、签约、结算、接房、办证。  “这个地方交通方便,

2025-07-18

  17日,历经三年精心筹备的重庆体育博物馆正式开馆。该博物馆既是传承体育文化的历史见证,更是弘扬体育精神的鲜活载体,标志着重庆体育文化建设迈入崭新阶段。  从山城儿女

2025-07-18

  7月17日,市政府召开重庆市反诈工作专题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截至目前,我市持续深化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三年行动,抓获犯罪嫌疑人7790余人,移送起诉4722

2025-07-18

热门推荐

阅读排行

首页 | 新闻 | 财经 | 娱乐 | 房产 | 公益 | 时尚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环保 | 法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运营单位:北京竣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泥洼北路6号院9号楼二层203-1520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 京ICP备2025122738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554号

Copyright © 2025-2030 中国城乡观察网 版权所有

本网站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 邮箱:axlt6@qq.com    电话:4000123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