撂荒地变身"聚宝盆",重庆涪陵区江北街道以巡察整改促特色农业发展
6月16日,骄阳似火,重庆涪陵区江北街道北雁村的花椒种植基地里,20多名村民正忙着采摘青花椒。天空中,无人机往返穿梭运送着刚采摘的果实,勾勒出一幅科技助农的生动图景。
采摘青花椒。
"今年预计能收30吨花椒,产值约100万元。"种植大户黄世福抹了把汗说,"虽然受天气影响,今年产量有所下降,但街道正在规划灌溉系统,明年收成会更好。"作为重庆市子恩花椒种植股份合作社的负责人,黄世福2023年10月通过街道牵线,流转370亩撂荒地发展花椒产业。
这片生机勃勃的花椒林,是江北街道巡察整改成果的生动写照。2023年7月,区委第三巡察组指出街道"产业振兴成效不明显"问题后,街道党工委立即组建专班,通过盘活闲置土地、引入社会资本等方式推动产业升级。北雁村率先响应,不仅让荒山披上绿装,更带动村民实现"一地生三金"——土地流转有租金、务工有薪金、集体有分红。
70岁的张能芬边麻利地摘着花椒边说:"年纪大了外出打工难,现在家门口一天能挣80元,一年下来有2万多元收入。"村民邱海胜补充道:“在这里务工,我有务工费,另外还有土地流转费。”据悉,该基地采摘季日均用工70余人,全年发放劳务费约30万元,同时将村集体经济入股的5%作为每年的固定分红。
二渡村。
在二渡村,同样的转型故事正在上演。今年3月开业的二渡农场里,孩子们正在体验农耕乐趣。负责人宁恩东介绍,这个集研学教育、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综合基地,已累计发放工资50万元,农户通过流转土地获得稳定租金8万元。
一组数据印证了整改成效:2024年,江北街道村(社区)集体经营性收入达2116.28万元,较2022年增长313.23%。
江北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推动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让更多撂荒地变成"致富田"。
责任编辑:汪编辑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观察网,所有自采资讯(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4000123612
相关阅读
2025-06-21
2025-06-21
2025-06-21
2025-06-21
2025-06-21
2025-06-21
2025-06-12
2025-06-12
热门推荐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