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行走课堂” 延庆石峡村成为长城文化红色教育新地标
初夏的晨光洒在蜿蜒的外石路上,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峡村党建广场中央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与巍峨的石峡关长城遥相呼应。这座昔日静谧的京郊村落,如今正以“长城文化红色教育基地”的全新身份,吸引着四面八方的参访者。截至2025年6月,基地已累计接待学校、企业、党政机关等团体190余批次,超2.8万人次在此触摸历史脉搏,感悟红色精神。
作为第三批北京市红色旅游景区(点),石峡基地突破传统展陈模式,以“历史+科技+艺术”的跨界融合重构红色教育场景。2025年村史馆内升级了数字显示屏,让600年前的修城场景跃然眼前,非遗匠人现场演绎的剪纸技艺则将长城营建智慧转化为可触摸的文化记忆。在这里,历史不再是书本上枯燥的文字,而是通过先进的科技手段和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变得鲜活起来,让参观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波澜壮阔的历史。
“在教育基地的建设中,我们更注重参与性与感染力,打造了‘行走的红色课堂’‘行走的生态课堂’和‘行走的印记课堂’三大主题课堂。”八达岭镇宣传委员高媛介绍,2025年,石峡村长城文化红色教育基地推出了三条红色主题路线,满足不同群体的多层次需求:精华体验路线以石峡关堡遗址为核心,半日行程浓缩长城抗战史;深度体验路线串联森林步道与生态农场,全天候体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成果;沉浸体验路线则通过角色扮演、攻防模拟等创意环节,让红色教育“活起来”。
今年5月正式开放的北京观长城森林步道(延庆段一期)石峡示范段,为基地注入全新活力。这条2.5公里的生态廊道沿古长城遗址延伸,参访者可在此远眺层峦叠嶂间的石峡关全貌,俯瞰“层林染翠映敌台”的壮美画卷,感受长城的巍峨磅礴,体验自然与历史文化的相互交融。
“当阳光穿过明代火炮遗址的弹孔,那种历史穿透感让人瞬间泪目。”来自海淀区同泽园西里社区党支部成员深受触动。
从视觉震撼到心灵共鸣,教育基地同步升级的“五个一”特色活动形成完整教育闭环:在长城脚下重温入党誓词,于观景平台齐唱《长城谣》,数字影院播放《守望长城》纪录片,专家微课解析“长城精神”内涵,最后以手写明信片沉淀感悟。这种沉浸式学习模式,使红色教育真正实现入脑入心。
为扩大教育辐射面,基地与周边学校、社区联动,开展“红色故事宣讲团”“小小讲解员”等志愿服务项目,不断弘扬延庆保护长城、弘扬长城文化的精彩故事和爱国情怀。
9岁的刘思涵利用周末为游客讲解石峡村守护长城的故事,“每次介绍完石峡村的历史、村里人自主保护长城的事迹,都能看到叔叔阿姨眼里的惊叹,这让我特别自豪。”刘思涵说。
随着配套设施持续完善,基地单日最大接待量已达500人次。从机关干部到国际友人,从银发团队到亲子家庭,不同群体在这里找到专属精神养分。当90后青年在长城抗战故事中感受热血担当,当孩子们通过互动体验了解历史厚重,当老一辈在游览中唤醒红色记忆,红色基因就这样突破时空界限。
这个坐落在长城脚下的红色地标,正以创新教育模式诠释着新时代文化传承的使命担当。高媛表示:“未来,我们将在‘长城精神’的引领下,用好红色资源,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和形式,让红色教育基地成为沁润初心、激发使命的‘课堂’,让长城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责任编辑:汪编辑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城乡观察网,所有自采资讯(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4000123612
上一篇:北京警方连破两起伪造临时号牌案
下一篇:北京自贸区五年实现多个全国首创
相关阅读
2025-07-04
2025-06-25
2025-06-25
2025-06-25
2025-06-25
2025-06-25
2025-06-25
热门推荐
阅读排行